喜馬拉雅頻傳IPO,版權問題愈演愈烈之下將何去何從

八方電氣衝A股:研發投入不高 涉專利侵權後花千萬"滅火"

八方電氣自2017年起連續三年享受國家關於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但其研發投入卻並不高。

據財經參考報道,八方電氣在技術專利上栽過跟頭。據瞭解,2012年,公司開發了第一代中置電機BBS驅動系統,但此項技術多處不符合專利法的要求,未獲得相關發明專利。即便如此,自2013年開始,利用該技術生產的產品不斷地流向歐洲市場。

而對公司不利的是,與上述相關的技術在2007年3月,日本Sunstar公司便在日本遞交了PCT專利申請,並於2010年獲得授權。

2014年8月,日本Sunstar公司向德國杜塞爾多夫法院提出八方電氣生產、銷售的BBS01中置電機侵犯其歐洲專利(EP2143628),損害賠償金額預估50萬歐元。2017年3月,德國杜塞爾多夫法院一審判決認定八方電氣敗訴。2017年6月,公司提起上訴。

但同時,公司向Sunstar公司尋求和解,經過與Sunstar公司的多次協商,最終商定並於2017年底簽訂協議,八方電氣以150萬美元(據當時匯率摺合人民幣約1012.77元)的價格購買了Sunstar公司在歐洲、中國申請獲得的專利。

喜馬拉雅頻傳IPO,版權問題愈演愈烈之下將何去何從

喜馬拉雅頻傳IPO,版權問題愈演愈烈之下將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在線音頻平臺喜馬拉雅FM(下稱"喜馬拉雅")再傳IPO,已選擇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安排5億美元至10億美元的公開募股,上市地點計劃為美國。

從2018年起,喜馬拉雅曾多次傳出上市消息,喜馬拉雅FM第二大股東、證大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戴志康去年5月透露,喜馬拉雅FM估值已達200億元,有望2019年在A股上市。不過,對於上市傳聞,喜馬拉雅官方稱目前並無確切上市計劃與安排。

從喜馬拉雅自身的情況看,目前其已躋身在線音頻頭部平臺行列,但隨之而來的版權問題也愈演愈烈。有觀點認為,喜馬拉雅內容付費走的是流量模式,當付費內容的風口漸漸過去時,整個音頻市場行業也將逐漸進入瓶頸期,用戶將會對"碎片化、同質化、非標化"的內容失去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