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福克-沃爾夫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福克-沃爾夫標誌

福克-沃爾夫飛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德國飛機制造商,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德國不萊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設計並生產福克-沃爾夫Fw-190等著名軍用飛機而聞名於世。二戰後雖然遭受重創,但依然堅持運行。該公司和其它大多數德國飛機制造公司一樣,最終演變成了歐洲空中客車集團的一部分。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Fw-190

布洛姆-福斯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布洛姆-福斯標誌

布洛姆-福斯是一間德國造船及工程公司,成立於1877年,總部位於德國漢堡。現隸屬於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該公司在二戰前及二戰期間透過漢堡飛機制造公司生產飛機。

1933年納粹黨取得政權,並進行違反凡爾賽條約的活動,當時公司正由魯道夫及瓦爾特·布洛姆兄弟管理。政府的擴軍計劃提供了大量資金,使公司脫離了原本的財政危機。布洛姆-福斯於專門建造船隻前亦有為德國國內設計及製造航空器,戰前為德國漢莎航空,其後則為納粹德國空軍。布洛姆-福斯的航空部名為漢堡飛機制造公司,因此其首架飛機的名稱以“Ha”和“BV”開頭。

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布洛姆-福斯使用了漢堡諾因加默集中營中的囚犯為其工作。現時布洛姆-福斯一直有捐款予強迫勞工賠償基金。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BV 222運輸機

道尼爾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道尼爾早期標誌

道尼爾是德國飛機制造商,成立於1922年,總部位於德國腓特烈港。二戰開始前道尼爾便在納粹的慫恿下繞開凡爾賽條約設計和製造大型轟炸機,如Do 19和Do 217等。

1985年被戴姆勒·奔馳股份公司購買了道尼爾公司大部分股份,1996年戴姆勒·奔馳宇航公司又將其道尼爾航空有限公司80%的股份出售給美國的費爾柴爾德飛機公司,成為目前的美國仙童-道尼爾公司。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Do 17轟炸機

歐寶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歐寶標誌

歐寶是一家德國汽車製造公司,總部位於呂塞爾海姆,成立於1862年1月21日,於1899年開始生產汽車。最初歐寶生產縫紉機和腳踏車,1937年,歐寶結束了腳踏車之生產。同年,德國納粹下令全力生產小汽車,主要都是供應政府單位使用。至1940年,歐寶共生產了一百萬部汽車,同年10月奉令停產小汽車,全力投入軍事武器的生產。

2017年3月7日,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以13.2億歐元向美國通用汽車收購歐寶。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歐寶早期自行車

博格瓦得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博格瓦德標誌

博格瓦德是德國一家傳統汽車製造商,也就是寶沃。成立於1919年,總部設在德國不萊梅。

博格瓦德是納粹德國最重要的卡車生產商之一。

二戰爆發後納粹迫使博格瓦德改變其產品範圍。 在二戰期間,該公司是半履帶車輛(例如裝甲運兵車,拖拉機,裝載機)的主要供應商。 還生產了魚雷。博格瓦德各個工廠均強迫利用了大量來自波蘭和蘇聯的勞奴。在不來梅開設的工廠在1944年10月12日的不來梅空襲中被摧毀。

2005年中國的福田汽車向卡爾·博格瓦德的孫兒買下了品牌的使用權,並在2015年推出概念車和2016年正式重新發售。

博朗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博朗標誌

德國博朗公司為一間德國公司,於1921年創立,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主要的產品是家用電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不得不接受武器合同,特別是製造無線電和無線電控制設備。 1944年,法蘭克福的兩個工程都被空襲摧毀。

1967年博朗公司被吉列公司收購為子公司。2005年,吉列公司被寶潔公司(P&G)收購,博朗公司也成為寶潔公司的子公司。

大陸集團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馬牌標誌

大陸集團是一間德國運輸行業製造商,中國一般稱為馬牌。成立於1871年,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主要產品為輪胎、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錶以及其它汽車和運輸零件。是世界第四大輪胎製造商,排在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之後。在收購了西門子 VDO之後,它已成為全球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

從1936年開始,大陸集團就投入了軍備生產,為卡車轎車生產輪胎及配件。戰爭開始後,輪胎生產已經適應了國防軍的特殊需要,在其餘的生產中,好戰的產品如自密封油箱以及用於坦克和信息部隊的電池盒。 特別重要的是生產飛機輪胎。 戰爭快結束時,利默工廠增加了“防毒面具”的生產。

大陸集團強制勞動者約為5500人並在多個集中營建立了工廠。

林德集團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五):空軍技術如此先進為何仍不敵英美

林德集團標誌

林德集團是一家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化學工業集團。成立於1879年,位於慕尼黑。

從1933年開始,林德就生產小型柴油發動機,從1938年開始,生產汽油發動機和發電機以及大型柴油發動機和拖拉機。

在納粹時代,林德使德國擺脫進口合成汽油和橡膠困境, 林德為納粹德國火箭計劃提供了液氧。

從1958年起,在發動機和拖拉機的生產銷售失敗之後,董事會於1969年3月21日決定停止拖拉機,而擴大叉車的生產。

未完待續,排名不分前後,請持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