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達爾籤梅州60萬頭生豬產業鏈後,年出欄總規模超300萬頭

中國質量新聞深圳訊(劉強報道)11月13日,康達爾公司與廣東省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簽署了《康達爾梅州市年出欄6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投資框架協議》,計劃總投資約15億元。廣東省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增國、副局長張鴻等相關領導;康達爾集團總裁巴根、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黃益武、副總裁謝永東等出席簽約儀式。

康達爾籤梅州60萬頭生豬產業鏈後,年出欄總規模超300萬頭

康達爾籤梅州60萬頭生豬產業鏈後,年出欄總規模超300萬頭

康達爾集團總裁巴根(右)代表與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簽約

根據框架協議,該項目採用自繁自養的經營模式,將涵蓋飼料生產、生豬養殖、生豬屠宰、食品加工與流通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項目分兩期進行,其中一期項目包括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及其他必要配套設施,二期項目包括生豬養殖、生豬屠宰、食品加工與冷鏈物流等。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梅州市是廣東省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基地。其中,畜牧業更是梅州的優勢特色產業,已發展成為全市農民增收創收、振興農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在全市農業生產中佔據重要位置。

簽約儀式上,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增國介紹了梅州農業發展情況、生豬養殖現狀及優勢,並表示希望康達爾集團能發揮自身優勢,高標準建設環境友好、產品安全、生產高效、管理先進、防疫規範的生豬項目,紮實助推梅州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康達爾集團總裁巴根表示,康達爾集團將以“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為導向,將梅州項目打造成標誌性示範養殖基地,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養殖,加速推進集團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戰略佈局,力爭成為廣東省“菜籃子”工程的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個月來,康達爾集團連籤高州、湛江徐聞、茂名電白、梅州四地的生豬產業鏈項目,年出欄總規模超300萬頭。此次落子梅州,也是康達爾集團繼佈局粵西之後,在粵東地區的首個項目。作為核心灣區外延區域,粵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有著無可比擬的地理和資源優勢。進軍粵東,不僅為擴張養殖產業版圖錦上添花,同時為助力廣東省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畜禽產品供應奠定了堅實基礎。

去年以來的非洲豬瘟延續至今,全國多個省份發生疫情,嚴重威脅畜牧業生產安全。從我國生豬供應鏈看,我國生豬產銷區分離,大量生豬需要從產區長途運往銷區屠宰,長途調運成為疫情傳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防控非洲豬瘟,國務院在《全國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全面實施分區防控,科學規劃生豬養殖佈局,最大限度減少生豬長途調運,鼓勵和支持大型養殖企業集團在省以內和同一個大區內佈局全產業鏈,推行育、繁、養、宰、銷一體化的融合發展新格局”等新政。

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省內人口保持快速流入趨勢,2018年人口總量達11346萬人,是我國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省,每年需從省外調入生豬1000多萬頭以滿足市場供給。今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禁養區等因素影響,生豬生產形勢尤為嚴峻,生豬供應缺口巨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政府採取了活豬跨省禁運的嚴厲措施,市場將只能在區域範圍內競爭配置資源。近年來出現的“南豬北養”戰略佈局,以及延續多年的全國“活豬大流通”格局將因此調整。

在此背景下,康達爾集團作為具備40年養殖經驗積澱的農牧企業,充分把握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規劃在廣東省及周邊建設多個集飼料生產、育種、育肥、屠宰加工及物流於一體的生豬產業鏈項目,拓展生豬養殖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