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12種“作死”寫法,一定要避開

高考作文12種“作死”寫法,一定要避開

高考作文是特殊的寫作情境,高考閱卷也有特殊的批改背景。一個省幾十萬份試卷,要在短短几天內完成,閱卷老師要看得準還要看得快,平均一天看幾百近千篇文章。壓力大,任務重,可想而知。

一篇作文可以直接決定考生的命運。先不說內容寫得多好,最起碼不要在基本點上出現大紕漏。但很多考生還是不清不白,用“作死”的做法在應付,也許有人說盡力了,那麼這個“盡力”的背後,是你漫長的準備過程,如果在準備過程中疏忽了,你在考場上,再盡力,也很難逃過一劫。

下面盤點一下考場作文常見的12大“作死”情況,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高考作文12種“作死”寫法,一定要避開

1

卷面塗抹嚴重

有半數以上的學生過不了書寫關,本來字跡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連標點都標不清楚,還有很多塗抹塗改的現象,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態度,這麼重要的考試,你怎麼這樣對待呢?當然一些學生字跡真的不好,可要認真書寫,字裡行間裡也能讓人覺得你的態度是很認真的。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潔,很難得高分,絕大多數人都是2類以下的分數。42分就成為大多數考生的宿命。

告訴大家一個實用技巧:如果寫了錯別字,怎麼辦?只要在旁邊加上很小的“x”,或者用小括號括起來,千萬不要一個勁塗黑,生怕老師看不到這是個錯別字。

另外,儘量不用塗改液,一兩處無妨,多了,就是做標記的違規硬傷了。

2

標題浮誇,華而不實

新材料作文,如果你的文章標題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那麼中規中矩點也可以,千萬不要用大話空話、“假哲學”、華而不實、偽抒情的標題。


例如:“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之類的標題,就不如“擦亮眼睛,洞悉本質”“抹去現象的浮塵”,來得新穎別緻。

例如:以夢為馬;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類標題本來很不錯,但太多人用了,被用得氾濫了,你就要慎用。

例如:承擔使命,報效祖國;志存高遠,為國為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時光不老,我們不散。要麼太空太大,假得可以,要麼太文藝範,華而不實。

高考作文12種“作死”寫法,一定要避開

3

開頭註定了“結局”

(1)照抄材料作文

第一段幾乎把材料抄一遍,你還覺得這是引用或者是聯繫材料,豈不知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材料的內容是什麼?需要你用長篇大論來敘述,如果你真的打算用一段話甚至超過30個字把材料敘述一遍,閱卷者一定會這樣想:“就幾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這麼多字數來描述標題,你的文章還能寫好?至少是湊字的嫌疑,並且是不慎重的態度…”於是你的文章得分就over了。

(2)觀點偏激

開頭的觀點就存在爭議,讓閱卷老師覺得你偏激,看問題不全面,一個偏激、看問題不全面的學生能寫好什麼文章?例如說2013年的北京卷,一個學生開頭就說“手機和每個人都已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每個人都愛它…”,2009年高考作文“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每個人”這個詞,也太籠統了,要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隱形的翅膀就好了。

(3)套作開頭

很多學生覺得用排比句開頭就很好,於是就用“XX、、因為XX才”,“正因為有了XX才會有XX”,上來就好幾句,不說罷了,一說就麻煩了,一個學生寫“自信”的話題,上來就說,“老鷹因為自信才飛上藍天;小溪因為自信才流進大海…”用“勇氣”的話題,就寫“老鷹因為勇氣才飛上藍天…”老鷹的飛翔是覓食的需要,是客觀規律,不自信就不飛了?

(4)感慨半天,卻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刪掉,沒有什麼意義,例如說“一轉眼,快高中畢業了,我們的心被高興和喜悅佔據,同時也充滿了對同窗依依不捨的留戀…”你感慨半天,要寫什麼?並且語言還很平淡,口語化,你的文章很難拿到高分。

4

低估閱卷老師智商

有的學生在作文中,無視閱卷老師智商,給老師講“低級”的道理,充滿初淺的教化意味,比如非要給“授人以魚”做長篇幅的解釋,閱卷老師就會比較反感。


有的考生還生怕老師看不懂,在文章前來個“題記”,文章後還來個“後記”,或者畫蛇添足補充自己寫作的思路和初衷,意在提醒老師:您別看偏了,請get到我的意圖。閱卷老師基本就手不留情了。

建議:少些題記,切記不寫後記,切記切記不寫自我解讀作文構思立意的後記!!

5

離題萬里,東拉西扯

有時候作文材料你看懂了,你寫的東西別人未必看懂,因為即便你寫的文章,標題是你自己擬定的,可是閱卷老師看了之後,好像內容與標題不是非常密切,也就是自己把自己擬定的主題寫偏了,甚至有湊字的嫌疑,這樣的話你的文章自然就是低分了。

6

思想消極,滿篇牢騷

在閱卷中,寫點單純美好的戀愛,無妨,但格調不高的早戀同居和同性題材是高考作文的敏感區,違背主流價值觀觸碰道德底線是禁區,武俠古風玄幻魔幻是“無人區”,牢騷滿腹動輒批判教育批判老師的文章是“白區”。

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你卻把你那點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津津樂道,或者把問題看得很偏激,在你的眼裡滿眼都是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而你就是坐而論道、指點江山的高手。這樣的文章,不太可能受到老師的歡迎。

當然不是不能寫陰暗面和消極面,而是要理性客觀。比如2016年全國卷1的漫畫作文,就不是要你歌頌中國教育風氣,而是要挑唯分數論的刺。

 

高考作文12種“作死”寫法,一定要避開

7

無中生有,錯誤低級

一個學生在高考作文中寫道“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沒有氣餒,卻淡然處之、一笑而過。”那麼現實中的司馬遷真是這樣?“一笑而過”太不嚴密了,不符合現實,司馬遷在文章也曾經寫過相關的事情,意思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溼透了衣服。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現實閱卷中,有太多的學生在文中“牽強附會”,這樣的文章很難有說理性。

還有,引用出現明顯失誤。比如“海子有一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愛迪生髮現了相對論”。一下子就把自己知識匱乏、積累淺薄的毛病暴露在閱卷老師的眼皮底下了。

8

文章幼稚,呈低齡化

很多學生寫作水平一般,但是在文章中“小學時候的我”、“初中時候的”……要知道,你即將邁進大學校門了,你的文章也應成熟了,你曾關注的那些事情,那些怎樣與小夥伴們戰勝困難,彼此相互幫助的,那樣的內容可能只適合“英語的書面表達中的李華”了,而語文作文真的很難得到老師的認同,不要說共鳴了。

9

套作宿構,痕跡明顯

高考中讓閱卷者發現“套作”“宿構”結果會怎樣,學生們多數都很清楚,但是很多學生在考前,套用模板,如三大段,結果文章中也出現了一些論據、觀點,但那是套作;或者改寫名篇名作梗概,穿靴戴帽,改頭換面。

10

卷面塗抹嚴重

中心不明,無主旨句

很多同學的作文沒有主旨句,自己寫完了也難以一句話講出自己的中心立意。閱卷老師短時間內更難看出你文章的主旨。一些優秀的學生也常有這個毛病。其實閱卷老師,很難靜心把你的文章讀一遍,一般都是瀏覽一遍,兩遍掃下來,也沒有從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沒能領會你到底寫什麼內容。看看你的語句還可以,字跡也可以,讓閱卷者給你高分又不願意,給你低分又捨不得,所以分數還是可以的,但是很難拿高分。

建議:文章標題、開頭最好能將自己的觀點有所交代,各個語段開頭和結尾最好能強化下本段的中心。

  

高考作文12種“作死”寫法,一定要避開

11

文體四不像

全國卷作文有一個重要特徵是“文體不限”,但對此有不少老師與學生存在錯誤理解:認為“文體不限”就是不需要文體的規範,寫起作文來信馬由韁,隨心所欲,其結果,寫出的文章成了非驢非馬、非豬非狗的“四不像”。其實,對目前高考作文中的“文體不限”宜作這樣的理解:提供考生多種選擇的機會,便於學生在自己擅長的文體中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而從今年的閱卷情況看,這方面考生做得不盡如人意。相當一部分的考生,開頭引用或概括一下作文材料,提出觀點,中間記敘有關主題的一件事,結尾來一番議論。從開頭結尾看,屬於議論文;但從主體看,卻又像記敘文。文體不倫不類。或者開頭一大段記敘,後面又是議論性語言,不像記敘文又不像議論文。最後閱卷老師只能根據其語言功底,給個三類上和二類下浮動的分數。

12

照抄作文材料

切記,這是高考作文的最大忌諱!把它放在了最後一點!

揪出抄試卷材料這種投機行為,是閱卷老師最首要的任務。閱卷老師看得準不準是欣賞能力問題,能否看到考生抄襲原卷材料則是態度問題。或者說,某篇文章內容評多少分,是見仁見智的,但抄襲材料,是應當人神共鑑的。筆者有一年參加高考原卷,某閱卷老師因為沒發現學生照抄材料,還給了40分以上,被閱卷組請去辦公室喝茶,為嘛?看卷不認真啊!

一般而言,閱卷老師第一天是試評,要求把全套試卷通覽一遍,包括各類文本閱讀和病句成語題。有的考生不夠800字,就東拼西湊,照抄文本閱讀的內容,有的更“高明”,採用串聯式抄襲,這個題目抄30字,那個題目抄20字。閱卷老師要有火眼金睛,一眼判斷考生是否抄襲了試卷內容,一旦發現,決不輕饒!

此外還有如寫武林江湖,魔幻科幻,盲目創新,字數不夠等等情況,都可能是大面積失分原因,這裡不做簡介。但是以上十二種情況是考場作文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在平時的備考中應引起學生的注意,要不在考場上,那真的是“作死”的節奏。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