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憶先烈 瞿家灣裡傳贊歌

烈士陵園憶先烈 瞿家灣裡傳贊歌——湖北省審計廳六個黨支部赴洪湖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風雲變幻天地寒,湖北審計洪湖趕……”洪湖瞿家灣老街的宣講志願者瞿兆利,迎著風,站在巷子口,即興而吟。

11月13日,湖北省審計廳綜合處、行財處、農業處、社保處、派出農業農村處和派出民政社保處6個黨支部、24名黨員,一同前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洪湖市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參觀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上午8點30分,24名黨員同志在廳辦公樓門前集合,統一乘大巴車出發。行前,綜合處黨支部通過與基地進行溝通,對活動做了充分準備,制定了周密的方案,製作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簡介”發到每一名黨員手中。利用旅途時間,現場開展了一次“車載微黨課”活動,全體黨員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廣播的形式插播了《學習時報》上《不斷開起“中國之治”新境界》文章,大家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治國安邦之路的艱辛不易。

三個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了洪湖岸邊瞿家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為代表的革命先驅,創建了以洪湖蘇區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洪湖岸邊的瞿家灣正是湘鄂西蘇區首府所在地”,宣講志願者瞿兆利自豪地介紹道。

烈士陵园忆先烈 瞿家湾里传赞歌

圖為全體黨員同志在瞿家灣牌匾下合影

漫步在百年老街,一塊塊牌匾映入眼簾,“中國共產黨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大會舊址”“湘鄂西省委組織部”……,木牌漆字,色彩已經斑駁,彷彿帶著大家走進了革命時代。來到老街內的武器展廳,大刀、梭鏢、長矛、“水上飛”等革命時期使用的器具,它們曾經是生產工具,也是戰士手中的武器。“水上飛”,曾經是湖區獵民的一種獵鴨工具,在水上游擊戰爭中,機動靈活、隱蔽性強,敵人的機動船也常常被它打得人仰馬翻。面對這些,大家不禁感嘆:“洪湖人民真的是物盡其用,智慧無窮”“看到這些器具,就好像看到了它曾歷經的血雨腥風”。老街盡頭,遠處似傳來“洪湖水喲長又長,人心向著共產黨”的吟唱。

烈士陵园忆先烈 瞿家湾里传赞歌

圖為參觀瞿家灣革命舊址

七年鏖戰,湘鄂西蘇區走出了賀龍、許光達、賀炳炎等67位共和國開國將帥,洪湖地區為中國革命犧牲了10萬餘人,他們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黨早期的紅色政權,用鮮血灌溉了黨的萌芽。為紀念湘鄂西蘇區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國務院於1957年為湘鄂西革命烈士紀念碑撰寫碑文,1978年批准建立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這也是除人民英雄紀念碑外,由國務院撰寫碑文的唯一一座紀念碑。

下午,全體黨員前往參觀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向烈士們敬獻花籃,高舉右手在國旗下、面朝烈士紀念碑,莊重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國歌奏起的那一刻,大家凝神肅立,胸前的黨徽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烈士陵园忆先烈 瞿家湾里传赞歌

圖為向烈士敬獻花籃

烈士陵园忆先烈 瞿家湾里传赞歌

圖為全體黨員同志在紀念碑前合影

悼念儀式結束後,講解員帶大家參觀了位於紀念碑西邊的陳列館。館內展示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西蘇區史實,概括而生動地再現了湘鄂西人民革命鬥爭的光輝歷程。二樓陳放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賀電、賀詞、贈送的紀念品等。賀龍元帥、常勝將軍段德昌、文武雙全周逸群,一張張畫像,就像一座座豐碑,給後代繾綣無盡的思念,也留下了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戰勝每一個困難的“洪湖精神”。

烈士陵园忆先烈 瞿家湾里传赞歌

圖為在陳列館聆聽講解

尋訪遺蹟,回顧歷史。回程途中,黨員同志們你一言我一語,交流心得、分享體會。“烈士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作為一名年輕黨員,我更應該時刻將革命精神置於心中、賦予行動。”綜合處蔡青元動容說道。農業處陳曦說,“洪湖紅色之旅,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鮮活的思政課和歷史課。我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在審計中排除萬難,永葆為民初心。”派出農業農村處張軍感觸頗深,“瞻仰烈士遺蹟,讓我倍知今日來之不易,我將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現在,奮發向上,在自己的崗位上砥礪前行,不負韶華。”(綜合處 梅傲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