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笑裡藏刀”,購房者該看透這2個“假象”,可別信以為真

提到樓市,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呢?感性單純的人往往看到的是正面,而理性敏銳的人則往往看到的是反面,站在不同的立場,視角自然不盡相同。在大眾眼中,房地產是暴利的,是穩賺的買賣。但如今市場大環境變了,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的壓力。雖然旁觀者看到的依舊是一團和氣和風光的外表,但裡子早已隱患重重。揭開房地產的面紗,露出來的真容也許並不是人們所想的“俊俏面龐”,而是一個“笑面虎”。購房者該看透這2個“假象”,可別信以為真!

樓市“笑裡藏刀”,購房者該看透這2個“假象”,可別信以為真

第一個“假象”:房子根本搶不到!

每次提到樓市降溫的問題,就一定有人站出來反問:我們這裡明明一開盤就賣完了,根本搶不到,怎麼可能會降溫呢?但諸葛小編也不止一次的重申過原因,一件事情不能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大放遠,全面的去看待。一個地方不能代表整體現狀,所以還是要以全國大多數城市和核心大城市作為參考,不能以偏概全。

一方面,各城市發展速度不同,現在正熱的城市現狀,是一線核心城市前些年早已經歷過的,所以必經之路總會過去。而且城市經濟是會不斷髮展的,每一次公佈城市線級名單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市場也不會永遠不漲停,也不會一直不跌停。另一方面,“一城一策”能夠巧妙的避免全國一刀切的“後遺症”,因此未來的房價會因各地經濟和人口、措施等因素的不同,而出現明顯的分化,就算是同省比鄰的兩個城市也可能會有反差,這是很正常的。

樓市“笑裡藏刀”,購房者該看透這2個“假象”,可別信以為真

另外,在5月份新鮮出爐的《國民安居指數報告》中顯示,購房者信心指數和經理人信心指數雙雙下降。前者為103.7,環比下降5.1%,後者為112.5,環比下降1.6%。說白了,買賣雙方都沒信心了,尤其是二手房市場,很多城市都呈現出了“買不起,賣不掉”的尷尬局面。

那麼,為什麼說“搶不到”可能是個“假象”呢?因為這種場面完全是可以人為操控的。你所看到的只是開發商想讓你看到的,而真實的狀況卻已被華麗的“遮羞布”所掩蓋了。比如,很多售樓處都“養著”成百上千名“影帝”,無論是熱情的“購房者”還是氣憤的“房鬧”,都能演的惟妙惟肖。而且“捂盤惜售”也是很多樓盤的慣用伎倆,明明庫存還很多,卻偏要告知“已售完”。所以,認真就輸了,購房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套路牽著鼻子走。

第二個“假象”:“地王”頻現要回暖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2019年第34周,全國重點城市土地市場活躍度減弱,其中深圳的土地市場已連續3周無供應成交。

樓市“笑裡藏刀”,購房者該看透這2個“假象”,可別信以為真

而近日,業內分析師劉鬱也發文指出,2019年1-4月,全國全部土地成交價款為1.7萬億元,每平米成交均值為2380.5元,溢價率為13.9%。與去年同期相較,成交價款、成交均值和溢價率分別下降1.1%、3.2%和29.5%。

從兩組數據中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出一個趨勢,那就是開發商拿地變得謹慎。而事實上,很多房企已經停止拿地。雖然“地王”的消息還時常出現,但被爆出的城市則是屈指可數那幾個,絕大部分城市還是與數據相吻合的。

購房者該如何“以不變應萬變”?

用“笑裡藏刀”這個詞來形容目前很多城市的現狀十分貼切,購房者需要見招拆招,以不變應萬變。樓市調整轉型期間有所波動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不該受其影響而動搖初心,用“不以房喜,不以房悲”的平常心去理性對待。房價不是未來走向的唯一參考,房貸利率、當地調控措施、人口、房屋質量、開盤週期、成交週期等……這些都瞭解全面了之後,再下結論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