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條件,都不惜掏腰包,給孩子買昂貴的學習用品,甚至是幫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讓孩子學會不同領悟的文化和技能。父母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贏的前提下,是不是已經忽略了孩子可能會輸呢!雖然輸,聽起來總給人不光彩的印象,可是,哪有人總是贏,不會輸呢?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我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孩子會不會因為父母的影響,在父母的強壓下,而變得“輸不起”?對於“輸不起”的孩子,他們在今後,是否會適應更廣的社會發展空間?這些孩子他們在行為習慣上,有哪些常見的表現呢?

一、“輸不起”的孩子有哪些特徵

1.情緒不穩定易怒

每個人都有情緒,喜、怒、哀、樂是人情緒的表現幾個方面。“輸不起”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是極其不穩定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易怒,怒是生氣表現出來的樣子。這些孩子受挫能力低,基本上每件事都想著自己是正確的,會贏的,接受不了自己失敗,也不想自己失敗。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2.缺乏耐心和耐力

“輸不起”的孩子,他們在做事情方面,缺乏一定的耐心和耐力,內心不夠堅持,容易動搖。比如,他們本來正在做一件不錯的事情時,中途發現有其他更好的事情,他們就會選擇放棄原來所做的事,而投入到另一個事物當中去。這也是屬於“輸不起”的孩子的特徵,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夠肯定,信心不足,往往還想得更遠了,而他們又總是患得患失的樣子,以致於自己一事無成。

3.投機取巧

“輸不起”的孩子,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會投機取巧。有的人投機取巧,就恰到好處,有的人投機取巧,卻換來不如意的結果,這裡所說的投機取巧,指的是這類“輸不起”的孩子。他們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他們的“精”頭腦用處不當,就拿學習來說,這個過程是積累和運用結合起來的,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使成績突飛猛進。
假想一下,一個小學生,原本他的成績屬於中等,他內心非常想做一個成績優等生,很想自己的成績排名最前面,他為了這個目標要達到,他有兩個方向的選擇:第一,是勤能補拙,多努力和多思考,並且與同學老師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幫助自己學習。第二,是在考試的時候,遇到自己不會的,作弊,讓自己成績早點上去,超越其他的同學。很明顯,這兩個方向的態度截然不同,要是真的“輸不起”,先考慮的是怎麼讓自己不輸,而不是想著應該怎麼讓自己更好。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輸不起”的孩子,有他們敏感的地方,有他們的擔憂和不能不贏的心理。到底是他們本身性格上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呢?都是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的!

二、讓孩子懂得輸,對孩子很重要

1.勇於面對困難

孩子在經歷挫折和困難時,能夠勇於面對,鍛鍊了孩子本身。他們正在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對自己目前所遭遇的困難不嘆氣,不悲哀。因為他們明白,困難不止是隻有一次,如果這次遇到困難時,不敢面對,那麼下次別的困難,還會到來,困難總是伺機而動的,只有正視它們,不怕它們,才能站穩腳跟。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2.敢於承擔責任

有時候,困難會直接挑戰我們的孩子,它們的影響可謂龐大,會苛刻地對待孩子們,不會溫柔以待。當孩子遭受挫折打擊時,一些意料之外的事,往往還需要孩子來承擔相應的責任。孩子只有敢於承擔起責任,才能算得上真正地面對困難。孩子在經歷過一件事情之後,除了知道自己要不畏懼,面對困難,還清楚明白了責任的重要性,鍛鍊了自己如何做人做事,並不斷地給自己的人生格局找出路。

3.輸也是一種收穫

即使是輸了,也要輸的清楚和明白!贏是勝利,是希望,是一種證明自己的方法;那麼輸,則是通往更加光明的道路。輸也有它的好處,就是讓我們知道失誤和錯誤的地方在哪裡?有了經驗和總結,孩子收穫的也不少。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輸並不是見不得光的事,也許它是一種教訓,它是勝利之前的鋪墊,它是堅韌者的告白。總之,要正視輸贏,正視規則,最後才能體會到獲得來之不易的果實!

三、正確引導孩子在輸中成長,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

1.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

孩子即使在比賽中輸了,我們除了要安慰孩子,告訴孩子比賽的真正意義,還要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信心。這樣孩子在以後其他比賽中,才能有應賽的好心態,勇往直前,不畏懼困難。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2.懂得與孩子溝通交流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溝通很重要,懂得與孩子溝通交流的父母,他們也不是天生的。“活到老,學到老”,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而這句話真正蘊含的意義,就不僅是讓我們知道:人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人們生活的意義,就在於認識知識、積累經驗和體會不同的人生味道!所以,我們想經營一個好的家庭,就得有所改變,不管現在和從前區別多大,有了孩子之後,一切都得在變化之中。學會和孩子溝通也是一門藝術!

3.不溺愛、不辱罵

父母教育孩子,最不應該的就是這兩大方面:一是過於溺愛孩子、疼惜孩子;二是暴力對待孩子,辱罵孩子。過分寵愛和溺愛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只是更多的依賴,而家庭暴力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需要讓他明白,懂得輸才能在輸中成長

孩子在成長髮展的過程中,難免遇到不如意的事,父母只有陪伴和正確引導,才能給到他們真正的收穫!我們要在孩子特殊時期,恰當地指導他們,也要在孩子該獨立的時候,放開手,允許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夢想!

今日話題互動:您是怎樣告訴孩子關於輸的理解呢?您對孩子今後人生的輸贏有什麼看法?歡迎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