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11月14日22點,賈乃亮工作室發佈了一則聯合聲明,宣佈賈乃亮和李小璐業已離婚。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11月15日凌晨2點36分,李小璐發佈長文,感慨自己近一年來的狀況。

2018年冬天,有人拍到了她的東西,問她怎麼辦。她沒有理會,第二天,偷拍者將視頻發出後,網絡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謾罵聲。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在李小璐看來,這是有人精心設計,有人煽風點火,有人落井下石,是網絡“求食”的人,編排出“推理”,漫畫故事,最終將她推送到生命的邊緣。

她一度想到結束生命,但是因為女兒,她才堅持了下來,她要盡一個母親的責任。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為什麼會犯錯?是因為她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女人中的一個,不要以封建社會那種對待婦女苛刻的標準,用最下流的詞彙罵人!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她還提到,要大家不要管,“因為別人的家事與你無關!”

此時的李小璐,可憐至極。

她失去了公眾的喜歡,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成為單親媽媽,一度走在生與死的抉擇邊緣。

那麼,又是什麼將她逼到了這個地步?

是網絡上人們對她的口誅筆伐麼?

是眾人對她的指指點點嗎?

當然不是,可憐之人,必有她的可恨之處。

因為她在公眾良知的路上,走錯了!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偷拍者可恥嗎?

那要看偷拍者拍到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有的人深入犯罪窩點,拍到的是利國利民的證據,拍到的是罪犯違法犯罪的證據。

有的人,拍到的是明星糜爛的私生活。

即便把“求食”者看作是獵豹,他們第一選擇,當然是伺機去攻擊獵物中的“老弱病殘”,有機會可尋的目標。

為什麼他們認為自己拍到的東西,可以換來金錢,可以稱作“求食”,是因為那份東西,不符合社會公序良知。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李小璐曾經作為賈乃亮的妻子,作為甜馨的母親,她沒有遵從一個妻子該保守的良知。

退一步講,她出軌時兩個人感情破裂,不再有愛。但在婚姻關係中,出軌是不被允許的。這無關封建社會,還是當代社會,這不是苛刻,而是原則。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如果婚姻關係中的兩個人,都可以無視原則,亂搞關係,那才是這個社會的扭曲。

她真的是愛自己的女兒嗎?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是她親手分裂了一個完整的家庭,讓女兒成為了單親家庭的一員。當她生活在學校裡,她會受到旁人怎樣的目光,她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和心理壓力,這些後果,在她出軌的時候,有考慮過嗎?

是她自己的行為,把自己推到了這樣的一個位置。是她自己的行為,坑害著女兒。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對於她犯下的錯誤,公眾要不要管?在她看來,這是“別人的家事”,但實際上,公眾當然有參與這件事的必要。

至少,對於賈乃亮這個受害者,公眾會站在他的一面,如果公眾不譴責李小璐和PGone,那賈乃亮是多麼無助。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公眾參與,是因為對道德的維護。

道德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如果誰都不去理會“別人的家事”,不發表對此事的看法,那麼哪裡還有社會意識形態?什麼又是道德準則!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婚內出軌是不違法法律的,但是它有違人倫道德。

正是每一個個體對於道德的遵守,才有了良知,才有了善惡對錯。

一個普通人是怎麼變成明星的?是因為她的優點,吸引了很多個體給予了她一份愛、一份支持,這一份份愛和支持,凝聚成了強大的力量。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但是,當明星做出了違反法律或道德的時候,個體給予她的,只能是一份討厭和一份抵制,這些討厭和抵制,同樣可以壓垮她。

當討厭和抵制撲面而來時,要看看自己究竟做了什麼,才把自己從高峰,害到了谷底。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李小璐,別把錯誤都歸咎到別人身上,誰不希望歲月靜好?當李小璐優秀的時候,也是這些人把李小璐奉為愛豆。

李小璐:可憐之人,必有她可恨之處

孩子不是李小璐的擋箭牌,公眾不想去傷害甜馨,卻也不想放過這樣的李小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