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產業結構調整 藥材飄香地生“金”

王 軍

連日,臨澤縣新華鎮明泉村推廣種植的冬花、紅花等中藥材連續第八年豐收。

這兩天,明泉村村民祁國昌正在收穫冬花根,今年,他以間作套種方式,種植豌豆和冬花4畝,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去年,我們一畝地也是賣個5000元左右。今年的這個價格,也是還能賣個5000元左右,加上豌豆就是賣個7000元左右。”祁國昌說。

明泉村立足實際,2011年起嘗試種植中藥材,如今,全村中藥材種植面積近950畝,其中,紅花種植面積800多畝,冬花種植面積150畝。

明泉村第一書記顧文超說,“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我們今年種植的冬花、紅花,畝均效益都在4000到5000元。”

明泉村村民祁發文說:“之前種的是大蒜,再就是玉米。冬花的話,種下來是4000多塊錢。”

甘肅和順元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中藥材引進、種植、推廣、研發、精深加工為一體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企業自2013年成立以來,目前年生產中藥材3000多噸,年產值4000多萬元。企業在抓好生產的同時,不斷加大中藥材試種推廣力度,6年間,在我縣試種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藥材十餘種。

甘肅和順元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柱說“我們今年種了大概有十幾個品種,板橋那邊種了蒲公英、甘草等;鴨暖那邊種了紫蘇,尤其紫蘇的種植面積最大,一畝地產量好的能到3噸半,我們是四月份開始種植的,基本上到九月底就收完了。”

今年,臨澤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把中藥材種植作為破解傳統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以公司加農戶的合作方式,引進中藥材種植。目前,全縣種植中藥材1.05萬畝,涉及孜然、紅花、枸杞、白芍、肉蓯蓉等數十個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