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複習做好這4點,至少多考20分

期中考複習做好這4點,至少多考20分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複習是學習最重要的方法,特別是考試前,複習的程度直接影響了考試的分數。

期中考即將到來,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記得輔導孩子做好複習。

本文將重點介紹小學生複習的誤區與正確方法,希望對各位家長和孩子有所幫助。

1

克服不良習慣

“考的全都會,會的全做錯。”很多孩子一旦考試就遭遇“滑鐵盧”,成績一公佈,孩子懊惱,家長氣惱。

這是因為孩子不會複習。

在學校老師經常強調,複習不能盲目,一定要講究方法。

疲勞戰術、只做難題、沒有目標,是複習中最容易踩的陷阱。

◇疲勞戰術

每次考試前,家長讓孩子抓緊時間複習,挑燈夜戰,爭取多做題,多背書。

可疲勞戰術是最低效的複習方法。

當孩子已經疲憊了,就很難集中注意力,不僅該學的沒學好,甚至亂學一通。

◇只做難題

現在的家長普遍認為,複習就該做難題,越難就越好。

不是的,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基礎,考試考的也是平時學的內容。

如果只做難題,不僅鞏固不了基礎知識,還會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從而逃避學習。

◇沒有目標

有些家長督促孩子複習時,就讓孩子背書。孩子什麼都背,到最後可能什麼都忘了。

複習不能盲目,張弛有度才能事半功倍。

給孩子定好計劃與目標,比如今天覆習字詞,明天覆習詩歌,並且督促孩子落實好。


期中考複習做好這4點,至少多考20分


2

迴歸基礎知識

期中考試複習的時間並不多,與其多做題,不如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特別是語文,基礎知識尤為重要,生字、組詞、詩歌都是得分重點,也不容丟分。

上課時要跟著老師走,眼睛看、耳朵聽、心裡想,該記筆記就要動手記。

下課後要及時複習,掌握了基礎知識,考試至少能拿75%的分數。

◇迴歸課本

有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本的本是本質的本,學習一定都要以課本為基礎。

寫作業前記得複習當天所學知識,作業就寫得又快又好。

複習時記得利用好課本,課本決定了能否拿下試卷上的基礎分。

◇迴歸筆記

記筆記的目的不是為了抄書,而是方便複習。

每次學習新課後都要拿筆記本出來翻翻,把知識過一遍,確認都學會了。

複習時更不能忘了筆記本,不僅要把之前的筆記重新學一遍,最好整理出每單元的知識框架。

◇迴歸錯題

錯題本能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每個孩子都應該有錯題本,最好每科備一本。

平時的錯題要整理好,寫明做錯的原因,有空就多做做,多複習錯題。

家長記得提醒孩子,錯題本是考前複習的利器,用錯題本來複習也更有針對性。

3

做到高效複習

達爾文說過:“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先抓習慣,先找方法,成績才能提上去。

孩子早上才學的知識,晚上就忘了,對著作業一頭霧水,考試時更是頭腦空白,都是因為不善於複習。

一定要教會孩子複習,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複習方法。

◇制定複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複習要有規劃,如果孩子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到頭來什麼都沒學好。

最好按照各科考試時間來安排複習,然後根據知識難易程度來安排先後順序。

◇列清單開展複習

就拿語文這一科來說,並不是每個知識點都是最重要的。

列出主要考點、重要考點、容易混淆點、常考常錯點這幾項,然後對著表格一一打勾,逐項攻克這些知識。

◇形成知識網絡體系

如果孩子很容易混淆概念,或者用錯解題方法,那就一定要教他列出知識網絡體系。

理清楚每個單元的重點是什麼,弄清楚知識與知識的聯繫,然後形成知識網絡體系。

◇多跟老師、同學討論

不懂的問題,要大膽提問,不確定的地方,要大膽質疑。

學習需要交流,鼓勵孩子多請教老師,多跟同學討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

家長也要重視

快要考試了,孩子開始緊張,連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這樣不好。

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嚴格來說,家長過度的干預、干擾都會影響孩子的複習進度。

為了孩子,家長也應該做好這三件事,不要讓孩子分心。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當孩子學習時,不要頻繁打斷孩子,最好不要噓寒問暖。

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讓他能專注地投入學習中,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陪著孩子一起學習,而不是用手機、電腦製造噪音。

◇切忌對孩子指責抱怨

當孩子退步時,不要一直指責他;當孩子學習跟不上進度時,不要一直抱怨他。

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是孩子在考試前該做到的,也是家長要做好的。

幫助孩子找出問題,並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當務之急。

◇合理安排飲食和作息

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打亂了孩子的飲食習慣,造成腸胃不適。

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只有睡好了,第二天才有精神學習。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