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4個月,1.2萬居民區九成達標,市民最想知道“溼垃圾去哪了”

垃圾分類4個月,1.2萬居民區九成達標,市民最想知道“溼垃圾去哪了”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鍾雷/文 青年報資料圖

居住區達標率由15%提升至90%,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長4.6倍,幹垃圾處置量減少33%。在今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與會代表和委員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情況的報告。在為這份成績單欣喜的同時,針對溼垃圾處理、生活垃圾設備設施更新換代等方面存在的瓶頸,代表們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垃圾分类4个月,1.2万居民区九成达标,市民最想知道“湿垃圾去哪了”

2022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自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垃圾分類”成了每個市民日常生活中避不開的一個詞。會議上,上海市副市長湯志平作《關於本市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情況的報告》。他指出,今年以來,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好於預期。廣大市民主動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上海發佈”的垃圾分類功能查詢量已達2000多萬人次;全市1.2萬餘個居住區達標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較2018年10月增長4.6倍,溼垃圾分出量增長1倍,幹垃圾處置量減少33%,有害垃圾分出量較2018年日均增長9倍多。

湯志平說,全市已完成2.1萬餘個分類投放點規範化改造,完成4萬餘隻道路廢物箱標識更新。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及塗裝1395輛溼垃圾車、3086輛幹垃圾車、84輛有害垃圾車及192輛可回收物回收車。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13998個、中轉站181個、大型集散場9個。下一步,將高標準推進示範街鎮創建工作,確保年底達標街鎮達到70%以上、示範街鎮達到50%。並於2020年二季度前建成3座溼垃圾資源化項目,到2022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市人大常委會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監督檢查組副組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在作《關於本市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情況的專項監督調研報告》時也指出,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已經形成,全程分類體系初步建立,硬件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同時,他強調,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撬動社會治理的有力支點。

垃圾分类4个月,1.2万居民区九成达标,市民最想知道“湿垃圾去哪了”

回答好“溼垃圾去哪了”等問題

要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居民的分類積極性,要求相關部門要回答好“垃圾去哪了”等一系列問題,其中“溼垃圾去哪了”更是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馮經明指出,從調研情況來看,由於溼垃圾分出量遠超預期,本市溼垃圾末端處置能力尚有不足,建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科學規劃和佈局溼垃圾的處置設施。吳健中委員則就溼垃圾資源化產品如何應用到農林業提問。秦暢代表也提出,應當進一步告知市民溼垃圾的去向以及利用手段,讓老百姓看到參與的實效。

對於這一焦點問題,市綠化市容局表示,為了確保溼垃圾得到分類處置,已制訂並實施了源頭中轉及末端環節設施改造、農業有機肥廠集中處置、改造提升就地分散處置能力、提高集中處置能力等四種措施。目前,本市已經建成溼垃圾集中處置設施6座,更多溼垃圾項目已經在建和納入規劃,到2021年底,通過上述四種方式可以滿足最高峰11630噸/天的處理能力。

市農業農村委回應稱,目前在菜場溼垃圾製作有機肥方面已經制定出臺了相關規定,餐廚垃圾製備土壤調理劑的應用還在建立應用試點,在安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形成技術規範來加強質量把控和適用。

垃圾分类4个月,1.2万居民区九成达标,市民最想知道“湿垃圾去哪了”

加強人流密集場所執法

除了關注垃圾的去向外,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讓垃圾分類更便捷高效也引發了熱烈討論。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鳴指出,圍繞垃圾分類中加強科技的研發應用,應當堅持問計於民,“市民對垃圾投放的便利性有著最切身的體會。”他認為,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進生活垃圾設備設施的研發、改進、更新換代。“高校的挑戰杯,職校的技能競賽,甚至社區退休的工程師,都具有發明創造的能力,讓他們助力設備研發,還可以增進市民的參與度。”

對如何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徐彙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國文建議,一方面應當通過嚴格執法,進一步引導市民、單位形成良好的生活垃圾處理習慣,切實將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納入法治軌道。同時,加強執法也是必要一環,執法部門要履職盡責,提高取證辦案能力,尤其是針對集貿市場、學校、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更要加強執法檢查,持續增強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鍾雷/文 青年報資料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