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年度大戲,高送轉來了!(附股)

11月已經過半,A股一年一度的高送轉大戲又快要上演了,這個東西其實挺玄學的,雖然大夥都知道這就是個數字遊戲而已,但是每年還是玩的樂此不疲

,也沒辦法,畢竟連文章出軌資金都能把千億規模的伊利股份拉起來,大A一切皆有可能。

可能有朋友一直沒搞清楚高送轉到底是指啥,其實交易所是有明確定義的:“主板10送轉5以上,中小板10送轉8以上,創業板10送轉10以上”。送轉指的是,送股和轉增股本,前者來自未分配利潤,後者來自資本公積。注意,這都和分紅沒一毛錢關係。。

其實明白了原理,也就能分析出什麼類型的企業傾向去高送轉。大體有幾個特點:

1、股價高,送轉後除權,價格看起來便宜了,增加流動性;

2、未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充足;

3、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對未來業績有信心;

4、總股本過低;

5、個人愛好,就是過去經常願意高送轉的那些公司。

機會!年度大戲,高送轉來了!(附股)

具體來說,高送轉行情可分為三個階段:高送轉預期炒作、高送轉炒作、填權炒作。

高送轉預期炒作就是賭哪個公司可能要實施高送轉,因為等預案出來就基本上是一字板了,高送轉預期炒作的關鍵是如何篩選有高送轉預期的個股。

高送轉炒作就是等預案落地,炒確定性高送轉,這個可能持續時間更久,並且送轉比例越高的個股越容易被炒作。

填權需要等到送轉除權的階段,所以當前如果炒填權主要炒的是三季報的送轉填權。

總結歷年高送轉行情的幾個規律:

1)創業板、中小板公司送轉概率大;

2)次新股送轉概率大(2018年高送轉中次新佔比超過50%);

3)高股價+低股本公司送轉概率大;

4)送轉公告日期越早越好,尤其是首家高送轉(年報首家高送轉一般是11月中下旬);

5)送轉比例越高越容易被炒作;

6)高送轉可能結合當前熱門題材進行炒作。

篩選高送轉個股有個多因子模型,大體也是基於類似上面這些底層邏輯,拉個單子預測下本年度高送轉的名單:

機會!年度大戲,高送轉來了!(附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