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些標準買紫砂壺,能買到好壺嗎?

壺友們在剛接觸紫砂壺之後,會從各種渠道瞭解到各種不同的紫砂知識,有些知識確實能夠幫助你更好的瞭解紫砂。但是其中有些所謂的知識,則是壺商營造的賣點和噱頭,完全是誤導人的節奏。

如果壺友們用一些誤導性的知識和標準來玩壺,那麼很容易進入誤區,今天小蔣跟大家總結一下,市場上還存在哪些誤導人的東西。

用這些標準買紫砂壺,能買到好壺嗎?

紫砂壺倒立不掉蓋就是好壺?

如果經常在網購平臺看壺的壺友,應該能注意看這樣的一個問題,網購平臺的很多商家,通常用紫砂壺裝滿水倒立,來標榜自己家的壺密封性密性好,想以此跟你表明,這樣的壺做工好。很多新手一看,好像覺得很有道理,應該是這麼回事,其實這只是一些糊弄初學者的把戲和噱頭。

這其中的奧秘在哪裡呢?其實無非是簡單的大氣壓強的一箇中學物理常識。要滿足裝水的紫砂壺能倒立不掉蓋,只需要滿足幾點:1,壺蓋和壺身之間比較平整,在紫砂壺燒成第一次後的整口步驟時,壺蓋和壺身之間的間隙整的小些。2,壺鈕的氣孔能夠用手直接按到,如仿古,西施這樣的壺鈕,而石瓢的壺鈕由於手沒辦法按到,再好的石瓢好也沒辦法倒立。

另外還有一些商家會拿一把壺裝滿水,然後提起壺鈕能把整個壺提起來,壺蓋和壺身不會分離掉落,這其實也是整口時候的處理。整口的步驟是在燒成的時候進行,不屬於制壺的流程,因此與壺做的好壞是沒有關係的。而市場上一些廉價的手拉壺,通過精密整口,就能玩倒立,但是不能因為這些博眼球的把戲和噱頭,我們就說這樣的壺是一把好壺。


用這些標準買紫砂壺,能買到好壺嗎?

三山齊平的壺才是好壺?

小蔣曾經碰到過一些壺友,要求你把壺倒立在桌面上,看看三山是否齊平(壺嘴、壺口、壺把處於同一水平面),以此來判定紫砂壺的好壞。這個我以前好像也講過,紫砂壺造型的搭配是為了達到整體的美觀性和協調性,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器型來搭配壺嘴、壺把和壺身之間的比例和相互的位置關係。有些壺在滿足整體協調性的要求下,剛好也滿足三山齊平。而不是刻意的追求三山齊平,而把整體造型的美感忽略掉,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用這些標準買紫砂壺,能買到好壺嗎?

用開水淋壺,乾的快的才是好泥料的壺?

這個是目前很多壺友多深信不疑的測試紫砂壺泥料好壞的方法,覺得一把壺用開水淋壺身,水乾的越快就說明泥料越好。其實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壺上的水乾的快慢與否,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泥料的吸水性(很多材質都是具有一定吸水性的,哪怕是紅土磚,也會吸水),紫砂泥料的吸水性通常在2%以內。

2,壺型的關係,有些壺型更符合水的流動滑落,像西施,龍蛋這樣的壺型,水倒上去幹的就會比較快。而有一些器型,壺蓋比較平緩,如漢瓦、德鍾這樣的器型,壺蓋就不利於水的快速流淌,因此水乾的相對要比其他器型慢些。

紫砂壺開水淋完後的水大部分是流淌滑落的,只有很小一部分是被壺體吸收掉的,如果一把壺真的能吸水,那你的壺在泡茶的時候豈不是越用越重?

因此開水淋壺並不能拿來評判泥料的好壞,但是用開水淋壺的方法是可以用來分辨一把壺是否經過打蠟處理,因為一把壺如果在燒成後進行打蠟處理後,開水淋在壺身,會在壺身表面凝聚形成一些水珠。

用這些標準買紫砂壺,能買到好壺嗎?

甘蔗豆腐開壺泡茶會更好?

用甘蔗、豆腐放入壺內在鍋裡用水煮,這樣的開壺最早是一些商家提出來的,說是用這樣的方法開壺能夠降火氣,泡的茶會更好喝。這也是無稽之談,而原礦泥料的紫砂壺的開壺其實很簡單,拿到一把新壺,先把壺內的窯灰和燒製紫砂壺掉落在壺內的白色石英砂清理乾淨,然後用開水清洗幾次,最後還可以用茶葉在壺內燜泡一壺茶,把茶葉倒掉清洗乾淨就完成了開壺,即可正常使用。


上面這幾點是很多新壺友們比較容易被誤導的地方,希望新朋友看完後能夠避開這些誤區,而老朋友也可以把這些知識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