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品房成交量首次實現正增長,分析認為難長久保持

2019年11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9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603億元,同比增長10.3%,增幅較1—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部分開發投資80666億元,同比增長14.6%,增幅回落0.3個百分點。

全國商品房成交量首次實現正增長,分析認為難長久保持

諸葛找房市場研究員姜國君分析認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較之1—9月份有所回落,從節點性因素來看在預期之內,也與去年同期的走勢基本相同。但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後幾個月乃至全年的增速都低於10%,而今年每一個統計週期都超出10%,總體來看今年的開發投資情況是好於去年的,這也可以看作是行業的利好驅動之一,預計今年全年增速有望不低於10%。

一、房企資金面改善使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加快

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54882萬㎡,同比增長9.0%,增速比1—9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98802萬㎡,增長10.4%。房屋新開工面積185634萬㎡,增長10.0%,增速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36937萬㎡,增長10.5%。房屋竣工面積54211萬㎡,下降5.5%,降幅收窄3.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8474萬㎡,下降5.5%。

分析認為,從施工和新開工的數據看,1—10月份的增速是明顯加快的,特別是新開工增速較之1—9月份高出了1.4個百分點。可以看出房企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積極性,特別是加快了對存量土地資源的開發進度,這實際上也體現了經歷前幾個月的市場回款後,房企資金面得以改善,行業運行保持著常態。1—10月份竣工面積雖然依舊呈負增長態勢,但降幅收窄明顯,自1—7月份收窄後,至此已連續4個月收窄,這對購買期房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二、土地市場持續遇冷,房企拿地呈分化趨勢

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8383萬㎡,同比下降16.3%,降幅比1—9月份收窄3.9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9921億元,下降15.2%,降幅收窄3.0個百分點。

分析稱,1—10月份房企土地購置面積下降16.3%,土地市場持續保持低溫,但降幅進一步收窄,已連續3個月收窄。在政策及資金持續收緊的情況下,多數房企對新增土地儲備是持保守態度的,但亦有一些經營狀況較好的房企仍在踴躍拿地,以致降幅持續收窄。而結合土地市場反饋的情況看,今年以來拿地的以頭部房企居多,行業間有加速分化的趨勢。

三、銷售面積今年首次實現正增長,但難以保持

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3251萬㎡,增速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1%,1—9月份為下降0.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5%。商品房銷售額124417億元,增長7.3%,增速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0.8%。

分析指出,從商品房銷售情況看,1—10月份銷售面積為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銷售金額增幅也呈持續擴大之勢。有關正增長的信號給市場帶入了積極的影響,但由於接下來又面臨市場轉淡的節點,所以這個增長態勢基本上是難以保持的。

四、商品房待售面積降幅持續收窄,庫存壓力加碼

數據顯示,至10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9323萬㎡,比9月末減少23萬㎡,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125萬㎡。

分析認為,至10月末商品房庫存保持了負增長態勢,而降幅持續收窄,去年及今年一直保持著這樣的趨勢。雖然距正增長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但總體上看還是表現出了較大的壓力。

五、資金收緊效應進一步顯現,市場回款有起色

數據顯示,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45151億元,同比增長7.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21288億元,增長7.9%;利用外資131億元,增長63.2%;自籌資金46996億元,增長3.3%;定金及預收款49163億元,增長9.4%;個人按揭貸款22137億元,增長14.1%。

分析指出,房企到位資金方面,增幅經歷了1—9月份的擴大以後,於1—10月份出現回落,其中國內貸款、利用外資、自籌資金增速都在減緩,資金收緊效應進一步顯現。另外,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增速有所加快,這得益於近幾個月市場營銷力度的加強,回款有所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