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金磚會晤最值得關注的方面,都在這裡了


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正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無疑是今年年底前最值得關注的國際大事件。那麼,哪些重要信息是我們不能錯過的呢?對此,

小百通專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教授,就本次峰會的亮點作出解讀分析。以下為陳鳳英教授的觀點摘要:



劃重點!金磚會晤最值得關注的方面,都在這裡了

陳鳳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會議召開背景特殊

不久前,智利取消了原定於11月中旬舉辦的APEC會議,而G20峰會也已於今年6月在日本大阪閉幕。2019年,只剩下金磚峰會這一場重要的國際多邊會議,自然就成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往年金磚峰會在全世界的關注度並沒有此次這麼高。在不少發達國家看來,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金磚組織似乎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正是今年的特殊背景和環境,凸顯了此次峰會的重要性。

劃重點!金磚會晤最值得關注的方面,都在這裡了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中軸線。

在全球形勢愈發複雜的當下,世界需要這樣一場重要的會議來談論應對措施,談論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如何解決這些發展中的問題。

如何看待當下世界的發展,如何看待金磚國家未來十年發展等等,這些議題必將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會議焦點引人關注

不能否認,目前全球經濟都面臨下降風險,有些國家還面臨社會危機和制度危機。就金磚國家內部來說,印度和巴西也面臨著經濟下行或者社會動盪等問題。

本次會晤主題為“經濟增長打造創新未來”,“創新”是個關鍵詞,那麼,如何用創新來引領可持續發展?尤其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如何在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用創新去推動經濟轉型?這是普遍面臨的問題。

劃重點!金磚會晤最值得關注的方面,都在這裡了

而中國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從經濟穩定發展到比如5G等科技引領世界,中國的發展是欣欣向榮的。

此時,中國在金磚峰會上所傳遞的中國觀點、中國態度、中國方案,就具有了極大的關注度。

當地時間11月13日,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講話,向世界表明了他對世界形勢的最新判斷,也提出了金磚國家下一步合作的方向,並進一步表明了中國的發展立場。這無疑是金磚峰會上的最大亮點。

金磚合作愈發珍貴

當下的全球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美國單邊主義盛行,歐洲自顧不暇,在南北合作不順暢的情況下,以金磚為平臺的南南合作在此時顯得愈發珍貴。

而合作的關鍵詞還是“創新”。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以往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為什麼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等等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遇到了困境?最大的問題就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如能源、大宗商品等產業在經濟中佔比過高,致使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而要想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只能依靠創新發展。

劃重點!金磚會晤最值得關注的方面,都在這裡了

圖說:2018年8月7日,在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阿科斯市附近,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工程二期第九標段項目中方現場施工管理負責人劉年(左)在施工現場指導巴方員工。美麗山水電站二期項目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首個在海外獨立投資、建設和運營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也是“特高壓+清潔能源”在拉美的示範工程。 新華社記者李明攝


習近平在昨天閉幕式的講話中指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是下階段金磚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抓手。

新工業革命,就是新的科技革命。在科技方面的創新合作是南南合作中首先要突破的領域。不管是數字經濟還是互聯網經濟,南南國家的發展都是相對落後的,要想實現追趕甚至彎道超車,推進創新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抱團取暖非常重要。印度突然退出RCEP,智利突然取消舉辦APEC等等,都是因為本國的經濟出了問題,甚至引發了政治危機。這樣的困難是很難通過一國之力解決的,必須抱團取暖,在經濟發展、全球治理、地區合作、國際機構改革等重大問題上達成一致。金磚精神代表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在困境之中,取長補短、求同存異顯得尤為重要。

“一帶一路”助力金磚合作

金磚國家如何尋找合作發展的領域和方向?

習近平在講話中說,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而這一平臺無疑是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平臺,有著廣泛的前景。

另外,要發揮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作用,充分利用相關機制,比如應急儲備基金等,以應對金磚國家的短期金融危機。

劃重點!金磚會晤最值得關注的方面,都在這裡了

除此之外,南南合作還有很大的空間。相對落後的國家要想發展,首先缺少的就是資金。那麼錢從哪裡來?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機構在融資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比如利用公私合作項目(PPP)來解決資金、就業等問題,這些經驗對金磚國家也是有借鑑意義的。

事實上,當下很多國家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經濟問題、就業問題、社會問題等等,背後都是發展的問題。通過金磚峰會這樣一個平臺,讓參與的發展中國家交流經驗,借鑑成果,取長補短,這就是其最大的意義。

記者 / 寧靜

(本文整理自對陳鳳英教授的電話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