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中小學生期中質量檢測結束,初中老師有這些建議

半島記者 孫雅琴 欒英傑

目前,全市大部分初中學校的期中質量檢測已經結束。雖然各個區市自行命題,進行檢測,但試題的考察方向基本一致。初一至初三,上一階段的學習,學生都存在哪些問題?今後的學習,學生和家長又該如何攜手攻克?11月13日,記者採訪了青島七中、青島啟元學校、青島四十七中三所初中的老師,來聽聽他們的分析和建議。

初一

注重語數英,也別忽略了副科學習

從小學進入初中兩個多月時間,經歷了期中考試,也暴露了學習中的不足。13日,記者採訪了青島七中初一10班班主任王曙光,她告訴記者,本次期中考試部分學科是四校聯考,還有的科目是市南區統考,試題較為靈活,難度適中,就學生們的成績而言,明顯看出,受小學影響,學生們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注重語文、數學、英語們主課的學習,而忽略了副課的學習,副課的成績對整體的成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這次期中考試可以看出,有的班級只看三門主課的成績很好,但綜合來看七科的成績那就差了很多,學生們的著力點都放在了主課的學習上,其他學科的學習沒有體現出優勢。小學習慣了重複性、機械性學習的同學,初次接觸到靈活性較強的試題有點懵,不會靈活運用知識,導致成績不理想。”

王曙光老師介紹,七科均衡學習,不偏科的學生在這次期中考試中體現出了明顯的優勢,而偏科嚴重的學生單拿出三科成績來看,優勢也並不是非常明顯,反而被副課拖了後腿。“首次期中考試讓學生們重新審視初中學習,發現了偏科的不良影響,對後期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的改變起到很大的作用。”

對於後期的學習,王曙光老師認為學生及家長的學習觀念都要發生轉變,家長配合學校、幫助孩子做好小初銜接,從學習習慣上要改變,注重七科的均衡發展。“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今後學習的建議,第一:對於老師而言,經過了期中考試,瞭解了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情況,在講試卷的同時更要引導學生注意學習方法的改變;第二:學生聽課方面要改進,老師講課學生們看似在認真聽講,其實很多學生抓不住重點,今後要重點查看學生們的隨堂筆記,看看他們提煉的學習重點是否準確;第三:讓學生們反思對待作業的認真程度。這次考試的試題和每天做的作業和接觸過的試題相關,只不過在這些基礎上稍微變動,更加靈活了。然而很多學生平時對待作業不認真,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做過的試題仍然出錯。”

初二

物理的首次大考,應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物理是初二新開課,首次大考反映出的問題需要學生和家長格外注意。青島啟元學校初二物理老師任守義介紹,本次考試主要考查的前三章節,同學們出現問題較多的是基礎概念不紮實、理解不夠深入。“判斷日常生活中的物態變化,這方面出錯較多;還有利用數學的函數關係尋找物理規律的拓展題,對學生來說有難度。”任守義說,這次期中質量檢測中涉及了很多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題目,比如聲吶測距、回聲問題、測量速度等。

任守義建議,同學們應該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預習有利用課上集中注意力,課後鼓勵學生動手進行小實驗,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很多物理現象源於生活,所以同學們學習物理重在理解,學以致用,多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還要重視觀察和實驗。建議同學們可以按章節梳理學過的知識,形成思維導圖,構建合理的網狀知識結構體系。平時再準備一個專門的錯題本,收集整理平時容易出錯的題。”任守義補充道,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在家裡創造一些小實驗,平時和孩子一起完成,一起探討。重點在於實驗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形成科學探究的思維過程,實驗之後也要總結分析一下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初中語文學科的學習是螺旋式上升,雖然初中三年考試的題型都差不多,但是閱讀量逐步加大,思維深度加大,寫作要求也在提高。”青島啟元學校初二語文老師紀強告訴記者,現在語文考試的區分度越來越高,比如說現代文閱讀以前還有套路可循,現在則是更多考查學生尋找訊息的能力,只有把文本讀透才有望得高分。課本上的名著導讀也要注意,現在要求整本書閱讀,有時會考查到書中的具體細節,而不是某些重點。紀強說,初一初二的語文學習一定要做好課堂筆記,主要靠課上學紮實,課外多拓展,推薦學生閱讀《讀者》等青少年雜誌。“語文想得高分,考前臨陣磨槍不會快也不會光。只有初一初二多花時間積累了,初三才能更好地應對中考。”紀強說。

初三

試題綜合性強,要善於思考舉一反三

此次期中質量檢測也是初三化學學科的第一次大考。青島四十七中初三化學老師劉敏介紹,從市北區的試題情況來看,由於主要考查的是課本前三單元,整體難度不大,但一些試題出的比較靈活,且與生活聯繫緊密,這也貼近目前中考的考查方向。比如有一道“氧氣走迷宮”的題目,讓學生根據氧氣的行走線路判斷線路上放置的物質;還有一道選擇題則談到了《流浪地球》裡面的“人造空氣”。

“這幾年的中考化學試題,越來越注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後面的學習也會慢慢涉及質量守恆定律等知識,難度越來越大。一些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還不太適應,這次考試也給大家提了個醒。在今後的學習中,要特別重視每一個實驗,尤其是實驗中的現象要做好對比、歸納和總結;還要加強對化學性質的理解和記憶,注意聯繫實際生活,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劉敏強調,同學們還應增強讀題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注意運用化學用語,這些都是化學綜合能力的體現。

初三數學的綜合性越來越強,也容易拉開差距。青島四十七中初三數學老師劉立雁分析,這次市北區初三數學試題的基礎題、中檔題、拔高題大約呈40%、40%、20%的比例,題目設置合理,能夠拉開一定的檔次。“一些學生基礎掌握地不牢,就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提別是最後兩道大題的最後一問,難住了不少同學,這說明大家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還有欠缺。”

劉立雁建議同學們在日後的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注意課堂上認真聽講,把最基本的知識點掌握牢固,同時還要提高運算能力,注意反思總結,不搞題海戰術,而是應該通過一個題掌握這一類題。“家長平時也應做好輔助工作,課後作業督促孩子獨立完成,即使是做不出來的也應鼓勵孩子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等第二天老師解答時也要多分析一下自己當時為什麼沒想到。現在的中考越來越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善於思考,學會舉一反三;同時多進行練習,積累經驗。”劉立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