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今年的新菌棒又到了!看著這些新到的菌棒,群眾們喜上眉梢,再苦再累連夜加班也值得。”迷家河村村委會主任高建明邊查看菌棒成色邊高興地說。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迷家河村位於棋盤鎮東2.5公里,區域面積12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9戶938口人,主導產業以玉米、核桃為主,屬國定貧困村。2016年精準識別中,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118人,貧困發生率0.53%。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為了確保全村貧困戶整體脫貧,村民致富奔小康和貧困村按時退出。迷家河村在鎮黨委、鎮政府和縣幫扶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搭乘“三變”改革春風,於2018年4月成立了宜君縣迷韻緣農村集體專業合作社,依託縣食用菌培育基地,7月份投資13.5萬元建成食用菌培育設施大棚3個,羊肚菌10棚投資8.6萬元。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合作社共輻射6個村民小組,入會社員269戶,其中帶動貧困戶30戶112人。合作社吸納“菜單式”扶貧資金30餘萬元,採用“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經營模式,培育食用菌3萬袋,羊肚菌10棚,吸納貧困勞動力12人。計劃到2020年底發展到10萬餘袋。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食用菌種植,鼓了村民“錢袋子”


“下一步,我們將在線下發展的基礎上做大做強線上發展,以迷家河村為中心,讓附近更多的群眾看到食用菌發展帶來的可觀收益,以此來帶動周邊更多的群眾參與規模種殖。”高建明自信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