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書記的“責任田”

河南縣域經濟網南陽訊: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需特色。近年來,河南省鎮平縣晁陂鎮立足農村產業“離不開農、離不開土”的發展特點,通過積極探索,初步把發展紅薯產業作為政府引導的強村富民路徑。該鎮黨委書記張書盈親自種植十畝的紅薯地先行先試,以此來檢驗這一產業是否可以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是否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當地老百姓也親切地稱他為“紅薯書記”。

紅薯書記的“責任田”

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前後刨紅薯,眼下正值紅薯成熟季,紅薯書記的紅薯地裡也是一派豐收喜景。伴隨著拖拉機的轟隆聲,除蔓、翻土、撿拾、裝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站在地頭看去,翻犁的紅薯出土成行,個個體態飽滿、顏色鮮豔,煞是好看。“紅薯書記”張書盈撫摸著自己親手種植的紅薯內心有說不出的高興。他告訴記者:“當時是脫貧攻堅的需要,要求我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作為老百姓來講,也需要增加收入,這樣才能確保他們不返貧。結合我們晁陂兩個優點,一個是閒置土地比較多,第二個是我們有個電商銷售,去年銷售紅薯網上非常火爆,鎮平縣境內紅薯都不夠銷,從唐河方城等外地調紅薯。從這兩個結合點,我決心發展村集體經濟種植紅薯。另外我考慮種這個紅薯效益比較好,操作著非常簡單,機械化種植,種完之後不用管。到銷售的時候,機器過來掃秧起紅薯。我們貧困戶只管拾紅薯都可以了。我覺得這個項目比較好,方便實施。”

在選準紅薯產業時,晁陂鎮政府在選苗育種上與當地鄉土專家裴生民對接,選用市場需求大、有口碑的品種;在政策上按照每棵苗補貼0.05元的標準鼓勵大戶、村集體流轉土地進行種植,並且村裡沒錢、鎮裡暫借;供貨出售上與鎮“灑灑”電商公司合作,千方百計為農民打消種種顧慮。

紅薯書記的“責任田”

要想扶貧產業強,首先銷路不能愁,今年晁陂鎮羅營村被阿里巴巴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蓬勃的電商產業為紅薯銷售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當地的紅薯通過電商銷售供不應求的現象也讓紅薯書記和紅薯種植戶吃了定心丸,種植積極性大大提高,為紅薯產業的持續發展壯大提供了動力。

晁陂鎮半坡村村民崔玉柱是有名的種糧大戶,在政府引導下,今年他第一次大面積種植了18畝“西瓜紅”紅薯。我們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接一個訂單電話,可是呢他自己種的紅薯沒出地頭就已經搶購一空,他只能想辦法為買家尋找新的貨源。

在紅薯書記的示範帶動和政府的積極引導下,今年晁陂鎮種植紅薯700畝左右,其中政府主導種植的“西瓜紅”品種種植面積達300畝。由於不嚴苛的生長條件和不精細的種植方法就可以讓紅薯成長並收穫,晁陂鎮部分行政村還利用光伏發電板下的土地種植紅薯,有效利用起70畝的閒置土地,也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提供了新路子,真正使土地活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孫喜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