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序 :首鋼本賽季的第一場硬仗沒打贏

本賽季首鋼開局打出一波四連勝,但遇到的都是實力處於中下游的對手(天津、八一、山東、上海),昨晚才遭遇了宿敵深圳隊,面對上個賽季四強的球隊,儘管深圳隊狀態不佳,但首鋼還是再次敗下陣來。“再次”是個重點詞,要圈起來。

首鋼隊自馬布裡離隊後,便失去了“遇強更強”的氣質和能力。近兩個賽季,面對廣東、新疆、遼寧、深圳這些強隊難有勝績,相反面對弱旅則擁有擁有奇高的勝率。這和馬布裡時期的表現完全相反,那時候是遇強更強,遇弱反而有走麥城的時候。

雅尼斯到來後,為這支球隊帶來了穩定的攻防體系,球隊打的頗有章法,但就是和強隊作戰的能力弱化。單純把原因歸結為內線孱弱是有失偏頗的,畢竟馬布裡時期首鋼內線就弱,籃板一項經常被爆。

本賽季,球隊換掉了上賽季表現還不錯的艾倫傑克遜,引進了NBA的林書豪,顯然是奔著重奪總冠軍去的。

但就目前的5場比賽來看,林書豪還沒有準備好,首鋼也沒有準備好。

01 馬布裡vs林書豪:球場指揮官的定位、打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2012年-2016年時期,馬布裡在34歲-38歲之間,競技狀態和實力是和今年31歲的林書豪不相上下的。這一點通過兩人的比賽數據上可以略窺一二,林書豪前5場場均數據大致為26+6+6,基本和馬布裡2012年的數據持平。

個人進攻手段上,兩人也是差不多,都是強側手的暴力突破,利用速度優勢甩開對手突入籃下,或者上籃或者傳球,效果都非常出色。通過兩人被侵犯上罰球線的次數可以看出,兩位都是聯盟中被侵犯造犯規最多的人,林書豪前五場場均罰球9.8次,比馬布裡2012賽季的8.8次還要高。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可見,林書豪作為一名曾經在NBA打出過亮眼表現的外援,競技能力層面和馬布裡是難分伯仲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林書豪無法像馬布裡那樣帶隊取得成功呢?三點:定位、個人打法和球隊戰術。

(1)馬布裡是絕對戰術核心,林書豪的隊內地位不權威

馬布裡2012年加入首鋼後,憑藉自己傲驕的履歷、主動展示的領袖氣質、教練閔鹿蕾的力挺和國內隊友的能力不夠等4個原因順利的成為了球隊毫無爭議的NO.1。球隊的一切戰術都是圍繞馬布裡設計和展開,因為他1號位的身份,他自然的主導了球隊的一切戰術,這他構成了他日後領導球隊的基礎。

林書豪加盟首鋼時,馬布裡的條件他基本不具備,除了過往不錯的NBA履歷外,他沒有太多資本。他到隊時,1號位的方碩已經成長起來,翟曉川在國家隊也打出了名堂,雅尼斯部署的體系已經成型,這些決定了林書豪無法得到像馬布裡那樣的球隊資源。他更多的是在融入球隊原有的體系,這就很難發揮出核心作用,因為事實上他也不是核心,只是球隊的一個超強得分手而已。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2)馬布裡的擋拆戰術簡潔高效,林書豪的強突孤單影只

馬布裡在首鋼的成功,除了他超強的關鍵球個人能力,能通過擋拆這種簡單高效的手段串聯球隊也是他的殺手鐧。最有名的當然是他和大外援莫里斯的擋拆配合,簡直聯盟無解。除此之外,他也和朱彥西、吉喆等人打擋拆,正是他和朱彥西的擋拆讓朱彥西第一個賽季就名震江湖。

馬布裡通過打擋拆配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北京隊空位投籃準確的優點。首鋼隊幾乎人人能投籃,但又幾乎人人都不具備個人單打投籃的能力,因此通過擋拆接到馬布裡的傳球,投籃就變得容易起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優秀的球員會讓隊友變強。

林書豪不擅長擋拆,更習慣個人突破,他的突破帶有鮮明的個人特點。他喜歡在突破中尋找空間然後撤步跳投,這一招確實運用的很好,得分效率也很高。他的突破傳球則是選擇突破得很深,然後找機會傳給跟進的隊友或者底線隊友,這個打法本身並沒問題。但實戰效果不佳的原因在於國內隊友的跟進意識和能力不夠,效果就出不來。

因為跟進打不出來,對手就比較容易找到防守的線路,他傳球的效果就不好,場上的失誤很多。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3) 破聯防,馬布裡有莫里斯的罰球線中投;林書豪只有隊友的站樁三分球

馬布裡時期的首鋼隊能稱雄CBA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擁有莫里斯這樣一個無解的中投手。有了他這樣的大外援,首鋼面對聯防時就可以讓莫里斯站罰球線,因為他神準的中投,聯防的破解就比較容易,而且莫里斯也是騙犯規的高手,因此實戰效果非常好。對手如果變換盯人,又防不住馬布裡的擋拆,這就讓首鋼立於不敗之地。

馬布裡時期,只有馬莫第一選擇打不出來時,首鋼才會把球打到球隊的外線上去,讓三分手來解決問題。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但如今的球隊中沒有能罰球線策應的內線。大外援漢密爾頓更願意在靠外的位置拿球,對於籃筐的威脅都集中在三分線上,這就導致首鋼5人全都在三分線上,強投三分本身就只能看天吃飯了。昨晚對陣深圳隊輸球就輸在這個點上。

林書豪自己對聯防也並不熟悉,因此他更多的選擇突分的辦法來尋找球隊外線的投手,效果尚可,但打不死對手,因為對方的內線完全沒有壓力,投籃投不進籃板全是對手的。

02馬布裡vs林書豪:馬布裡喜歡慢的陣地強攻,林書豪喜歡快的突擊強攻

如今已經是主教練的馬布裡在北控隊帶隊依然延續了自己打球時的理念,那就以慢節奏的陣地攻防為球隊的主要戰術要領,可以抓轉換進攻但絕不迷戀速度,通過他對外援福格的改造可以看得很明顯,其實這是他延續了閔鹿蕾的執教風格。

這種打球方式的關鍵要素在“控制球場的節奏,拖慢下來,力拼防守”,其實連雅尼斯也是理念。所以,雅尼斯上任首鋼之後不久把球隊體系建立起來了,因為他是繼承性修改,並沒有推翻前任閔鹿蕾的戰術。

林書豪打球時期最成功的特點就是快速突擊,在快的節奏他才容易發揮他尋找空間的優勢。我們發現首鋼隊的林書豪和隊友打球不在一個節奏上,林書豪的快就讓他和隊友之間的銜接十分凝滯,突出的表現在林書豪摔倒的次數太多了!他倒地多是他對CBA打球節奏的不適應,而不是他身體不夠強壯。他在NBA都扛得住,來CBA怎麼可能扛不住呢?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1)林書豪和方碩、劉曉宇都需要球權在手,功能重疊

馬布裡的後衛搭檔是李學林和孫悅,兩位在進攻端的作用主要是輔助運球和空位投三分球,更多精力還是在防守端盯防對方的小外援。這樣在攻守上都和馬布裡完美融合,攻擊不佔用球權,防守還能為馬布裡分擔壓力。

林書豪的搭檔是方碩、劉曉宇都是持球型的控衛,特點的發揮全部依賴有球。方碩投籃準確度高,都是建立在他自己持球跳投的情況下,他的空位三分球比他自己持球投三分效率低多了。

劉曉宇就更不用說了,沒有球在手基本不行。其實在林書豪沒來首鋼之前,劉曉宇和方碩就因為打球特點交叉而導致劉曉宇發揮不出來。要知道,他在上海隊有球在手的時候,可是一個場均15分的後衛,絕對是CBA一線本土後衛的水平。

林書豪可以打無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林書豪之所以才30歲就在NBA打不下去,就是因為他在NBA不會打無球,NBA球隊不可能給他大量持球的機會,所以他一旦無球打不出來,對球隊的幫助不大了。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如今的首鋼擁有三個能力不錯但特點一樣的控衛,但三個控衛1個籃球,咋整?

(2)林書豪不具備馬布裡的關鍵球能力和狼性氣質,帶隊能力就差一些

馬布裡的關鍵球能力絕對是目前CBA第一,他這種關鍵球的力挽狂瀾才讓絕對實力並不佔優的北京首鋼多次以下克上的取勝,顯然這種能力不是誰都有的,林書豪不具備這個能力。

馬布裡的狼性氣質和帶隊能力也是他多年在NBA隊內做第一把交椅訓練養成的,儘管在NBA當老大並不成功,但在球隊一直當一把手的這個經歷就太重要了。

林書豪雖然在NBA打出過林瘋狂的超級表現,但當球隊核心領袖其實他還真是第一次。此外,他身上完全沒有馬布裡那種睚眥必報的狠勁兒,他更像是一個籃球的優等生,性格實在太好了。

然而,職業籃球比賽,性格太好的人當球隊領袖,成功者寥寥無幾。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結論

事情一分析就清楚了,首鋼想恢復往日榮耀,單純複製原有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

球隊必須在圍繞林書豪建隊和堅持原有體系這兩者之間做出明確的選擇,單純要求林書豪去融入原有的球隊體系,必將限制林書豪打球的優點,也無法在林書豪、方碩和劉曉宇之間找到組合的最優解。

昨晚比賽失利後,林書豪主動攬責,他表示自己做的還不夠,自己將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調整。

其實,需要調整和努力的遠遠不止他一個人。首鋼要重塑輝煌,雅尼斯的球隊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內線孱弱的首鋼,林書豪率隊難贏深圳,緣何馬布裡率隊4年奪3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