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近幾年,隨著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得到了顯著發展,產銷量飛速遞增,新能源汽車也逐漸在消費市場普及開來,愈來愈受到用戶認可。不得不承認,

中國的電動汽車補貼政策的確收到了十分不錯的效果。
但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止中國有補貼,其實美國也有,歐盟20多個國家也都在實施補貼計劃。不過,今年開始,中國的補貼已經開始退坡,逼迫車企推動電池降本,不再靠補貼賣車,而美國聯邦政府對於銷售量達20萬輛的車企也會將7500美元的稅收補貼減半,最後取消。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此時,反倒是擁有多家巨頭汽車製造商的德國,在新能源的發展勢頭不明顯,普及率也比較低的各種壓力之下,不僅沒有縮減補貼,反倒是拿出了更誘人的補貼政策,以資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

據外媒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將現有的電動車補貼額度提升50%,最高達到每輛車6000歐元,以推動當地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而補貼金額的一半或將由主機廠、經銷商等承擔,另一半則由德國政府承擔。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事實上,作為汽車老牌強國,德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時代遭受著巨大的壓力,並且開始擔心在新一輪的電動化浪潮中落後。

據統計,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01.8萬輛,滲透率達到2.1%。而德國聯邦機動車管理局數據顯示,作為汽車工業大國,德國全年乘用車銷量約為343.6萬輛,然而其中新能源車銷量僅為6.75萬輛,滲透率更是隻有1.96%,甚至還未達到全球平均值。

但這並非德國政府不努力,原本德國政府早在2017年7月1日起,就開始對電動車、混動車分別補貼4000、3000歐元,直到2020年一共三年,目標正是為了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然而如今計劃保有量卻連一半都沒達成,根據2019年5月數據來看,目前德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概只有48萬輛。

反觀作為德國支柱的幾家汽車巨頭,對於轉型新能源總是猶猶豫豫。回首當年在尾氣門爆發之前,無論是大眾、戴姆勒還是寶馬,大家似乎都不曾看好電動車,也不相信依靠電動車會盈利。它們不肯放棄燃油車的巨大利潤反而去生產賠錢的電動車,不斷在探求內燃機的極限,不斷降低內燃機的排放,結果純屬自己騙自己,搞出來排放作弊軟件。可能他們也清楚,在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法規下,即使付出巨大的研發費用也不能達到要求。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然而,柴油車尾氣造假的醜聞卻讓大眾集團一時間“敗走麥城”,德國支柱車企的口碑倒了,大眾的口號也從Das Auto被調侃成了Das Gas。不可否認的是,“排放門”困擾著大眾集團,對其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對此,大眾集團只得開始寄希望於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畢竟零排放出行的電動汽車再也不會和“排放門”扯上任何關係。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大眾佈局新能源領域動作那是相當的堅決且迅速,換新車標、口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拿出了700億歐元投入電動化浪潮之中。與此同時,緊跟大眾步伐,相繼被爆出排放醜聞的戴姆勒和寶馬,也在與大眾三家CEO的電話會議中達成共識,認為未來是電動化的天下,並開始朝著新能源轉型。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但“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如今當大家交完了尾氣門的罰款,看到了特斯拉開始盈利,以及model 3的屠榜,感受到了巨大想要一起發力電動化時,此前德國政府的三年補貼政策卻快沒了。這顯然不利於自家最親的三個兒子的發展,所以德國政府才不得不幫他們擦屁股,延長補貼計劃並且增加補貼金額。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大眾集團曾經叛逆過,但如今這項補貼新政計劃,卻正是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視察大眾汽車茨維考工廠時曝光。據悉,在該工廠,

大眾汽車將量產最新的純電動車型——ID.3。默克爾在該工廠考察時強調:“茨維考是德國汽車產業的支柱,我們需要掌握更多的創新技術。”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而新的補貼方案對4萬歐元以下的純電汽車補貼從4000歐增加到6000,插電3000歐至4500歐,這對大眾MEB平臺出來的電動車顯然十分有利,因為大眾首款誕生於該平臺的純電動車型ID.3的起步價正低於3萬歐,結合該車系剛剛開始投產,預計首期產能3萬輛,配合著新補貼政策的利好,勢必能改善、推動電動汽車的銷售,進一步刺激消費市場。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當然了,德國政府提高補貼除了對本國汽車企業的支持,想必也是為了整個新能源配套產業鏈能夠得到長期、持久的發展。畢竟在電動化初期要投入的資金是巨大的,尤其電池成本,面對中日韓電池巨頭,諸如松下、LG化學、三星SDI、寧德時代等等,歐洲國家也需要對自己的電池廠家提供足夠多的利好。畢竟電動時代電池相當於發動機,是核心技術,也是車上最貴的部件,誰不想掌握在自己手裡。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另外,目前中國截止今年9月,全國充電樁保有量已經達到111.5萬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344萬臺,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為了在新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努力追趕,在新補貼政策出臺的同時,德國總理默克爾還表示預計2030年德國將擁有100萬個充電站,路上有1000萬輛電動車,直接從2020目標值100萬輛到2030年1000萬輛,可見其雄心和決心。

德國突然宣佈提高補貼力度?意義何在?

而與德國的情況類似,目前整個歐洲在推廣新能源車的進程上都相當緩慢。儘管歐盟要求在2021年至2030年間,要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進一步減少37.5%,但是在今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歐盟警告各國政府,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意願正在下降。或許這也是德國政府急於出臺刺激計劃的原因之一。

說到最後:

在全球節能減排刻不容緩的當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已不可逆,無論中、美、日、德,都在提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作為汽車工業史上最早起步的德國,卻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趕了個晚集。相對應的,若想奮起直追,又要產品上坡,還要價格利於消費者,促進銷量,最快速有效的方式,無非只有破費國庫,用補貼買單,而這無疑是“不想落後捱打”必須付出的代價。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