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飯點不吃飯,全家都去追著餵飯,家長們不要再害孩子了

可能很多的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孩子到了飯點不吃飯,一家人都來哄孩子吃飯。

全家人抱著飯碗跟著孩子身後跑,孩子還覺得好玩,之後一次比一次難哄,有些脾氣不好的家長甚至都動手打孩子了,但是孩子還是不聽話,簡直讓人難搞。

孩子飯點不吃飯,全家都去追著餵飯,家長們不要再害孩子了

給孩子餵飯其實是家長在偷懶

很多時候家長選擇給孩子餵飯都是認為孩子自己用筷子吃飯會把到處都弄得亂七八糟的,所以乾脆就直接喂孩子吃飯了,也不用飯後再麻煩的去收拾。

甚至有些家長看見孩子自己拿筷子,還會讓孩子把筷子放下。

而就因為家長這種餵飯的方式,讓孩子慢慢的形成了習慣,加上某些家長,如果孩子在飯點的時候不吃飯,家長就著急忙慌的拿著飯碗去孩子身邊,哄孩子吃飯。

孩子這邊玩著玩具,另一邊家長一點一點的把飯喂到嘴邊,如果家長還跟著孩子滿屋子跑,孩子只會更來勁,覺得很好玩,家長餵飯的難度就更高了。

而家長這種餵飯的做法,慢慢的就會讓孩子失去自己吃飯的興趣,也讓孩子學不會自己吃飯,家長錯過了教導孩子吃飯的最佳時機,等孩子上幼兒園時就更加難以糾正了。

孩子飯點不吃飯,全家都去追著餵飯,家長們不要再害孩子了

同時,家長餵飯對孩子來說也有很多不好的方面

1、影響消化吸收

家長在餵飯的時候會漸漸的失去耐心,不斷地催促孩子“快點吃”,而孩子在家長地催促下快速吞嚥。

結果沒有充分咀嚼,這樣只會加大胃部負擔,影響消化吸收能力。

2、影響牙齒髮育

孩子邊玩邊吃,很多時候都是快速吞嚥或是含著飯不下嚥,都不利於牙齒髮育。

快速吞嚥牙齒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含著飯不下嚥會導致食物中的殘渣和糖份在牙齒上堆積。

孩子飯點不吃飯,全家都去追著餵飯,家長們不要再害孩子了

3、影響身體發育

家長追著給孩子餵飯,容易造成孩子地消化不良,最終導致營養不足。

又或者孩子自己不能控制食量,大人一喂就吃,結果營養過剩。

4、影響孩子專注力

孩子邊玩邊吃,不能專注地做一件事,一旦孩子養成了這樣地習慣,很容易影響到他的專注力。

5、影響孩子獨立性

習慣於家長餵飯的孩子很容易產生依賴心理,沒有獨立生活地能力,總是習慣性地依賴他人,只等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家長們為了孩子操碎了心,但是有些心真的是沒有必要操的,比如給孩子餵飯這件事,其實孩子在7-8左右就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了。

孩子飯點不吃飯,全家都去追著餵飯,家長們不要再害孩子了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自己吃飯的想法時,家長不要因為懶得收拾去反駁孩子,應該讓孩子進行嘗試,家長在一邊協助,讓孩子慢慢的學會自己吃飯。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的結果是,大多數孩子在8個月左右開始學著自己吃東西。這個階段家長們可以試著引導孩子自己吃飯,給孩子提供吃飯的樂趣,比如專屬的寶寶椅,寶寶的餐具等等,讓孩子產生好奇心。

而且家長需要注意,不能逼迫孩子吃飯,很多家長認為一日三餐都是定時定點的,但是不能這樣去要求孩子,孩子自己有飢餓的感覺,家長“逼迫”孩子吃飯,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同時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攝入,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吃飽就準備大量的零食,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不願意吃飯。

給孩子餵飯並不是家長愛的證明,相反更像是家長懶惰的證明,真正愛孩子的家長應該學會在適合的時間,引導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為孩子上幼兒園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