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科塔邊界談判研究

「邊疆時空」何星亮 | 中俄科塔邊界談判研究

何星亮


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務院參事。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和宗教研究工作。出版學術專著三十餘部。

引 言

清代西北中俄邊界,勘分多次,前後數十年。每勘分一次,沙俄多佔一大片土地,中國多失一大片國土。沙俄屢勘屢佔,中國屢勘屢失,此為中俄邊界談判劃界的基本規律。但也有例外,中俄科塔邊界談判就是一個。

光緒九年(1883)的中俄科塔邊界談判是根據《中俄改訂條約》第八條的規定進行的。該條文稱:

同治三年塔城界約所定齋桑湖迤東之界,查有不妥之處,應由兩國特派大臣會同勘改,以歸妥協,並將兩國所屬之哈薩克分別清楚。至分界辦法,應自奎峒山過黑伊特什河(即喀喇額爾齊斯河)至薩烏爾嶺畫一直線,由分界大臣就此直線與舊界之間,酌定新界。

中俄科塔邊界談判,是光緒七年(1881)《中俄改訂條約》簽訂之後進行的西部三段邊界談判中最為重要的談判。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光緒八年(1882)九月二十四日的奏摺中稱:

定約(即中俄改訂條約)之時,伊犁一段爭論最久,故劃分界址均已議明,已按圖可稽。喀什噶爾一段,言明以兩國現有之地勘分,亦尚直截了當。惟科塔一段,約內聲明應自奎峒山,過黑伊特什河,至薩烏爾嶺畫一直線,由分界大臣就此直線與舊界之間,酌定新界等語。是此段界務本須臨時斟酌,顯有出入之處。其履勘議分,關係實非淺鮮。若不慎詳從事,誠有如清安等所稱失地利而貽後患者。

在談判前,沙俄意欲違約多佔,採用先發制人、先佔後談的慣伎。然而,此次談判並不像以往的中俄邊界談判,沒有讓沙俄的陰謀得逞。為什麼中國談判代表能挫敗沙俄的陰謀?它對後人有什麼啟示?所有這些,未見有較系統、深入地研究。

紅線、直線與黃線

中俄科塔邊界談判,圍繞三條線展開,即所謂紅線、直線和黃線。此次分界談判,主要是黃線之爭。

所謂紅線,即1864年烏里雅蘇臺將軍明誼與俄國分界大臣簽訂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規定的科布多和塔爾巴哈臺的中俄分界線,清代史籍稱之為紅線或明誼線。此條分界線,該約記已有明確規定:

第一條:自沙賓達巴哈界牌起,先往西,後往南,順薩彥山嶺,至唐努鄂拉達巴哈西邊末處,轉往西南,順賽留格木山嶺,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順大阿勒台山嶺;至齋桑淖爾北面之海留圖兩河中間之山,轉往西南,順此山直至齋桑淖爾北邊之察奇勒莫斯鄂拉,即轉往東南,沿淖爾,順喀喇額爾齊斯河岸,至瑪尼圖噶圖勒幹卡倫為界。……

第二條:自瑪尼圖噶圖勒幹卡倫起,往東南行,至賽裡鄂拉,先往西南,後往西行,順塔爾巴哈台山嶺,至哈木爾達巴哈,即轉往西南,順庫木爾齊、哈喇布拉克、巴克圖、葦塘子、瑪尼圖、沙喇布拉克、察汗託霍依、額爾格圖、巴爾魯克、莫多巴爾魯克等處卡倫之路,至巴爾魯克、阿拉套兩山嶺中間,由平地行,即在哈布塔蓋、阿魯沁達蘭兩卡倫中間,擇山坡定界,自此至阿勒坦特布什山嶺東邊末處為界。……

1869年的《中俄科布多界約》和1870年的《中俄塔爾巴哈臺界約》均依照1864年簽訂的條約建立了牌博。在科布多地區,“自布果素克達巴哈,至瑪呢圖噶圖勒幹卡倫,新建界牌鄂博二十處,其間疏密不一,有行人不能越往之處,即以山為界限。所建定界址,東面、南面為中國科布多地,西面、北面為俄國地。兩國各以此次新定邊界為憑,永遠遵守,不得混淆。”在塔爾巴哈臺地區,“自瑪尼圖噶圖勒幹卡倫起,至哈巴爾蘇地方止,新立交界牌博十處。其中間隔,疏密不一,凡人不能行走之地,即為交界處所。其立定交界,東南為中國地方,西北為俄國地方。兩國各以此次新定界址為憑,永遠遵守,不可混淆。”可見齋桑湖以東地區的中俄邊界,早已十分明確。《中俄改訂條約》稱此段邊界“查有不妥之處”,純屬信口雌黃,為多佔尋找藉口。

所謂“直線”,即欽差大臣崇厚於1879年10月2日未經清政府批准與沙俄政府簽訂的《中俄裡瓦吉亞條約》所規定的科塔邊界線,該約第八條稱:

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即同治三年,塔城界約第一、第二兩條所定交界,有不合宜,擬將此界改定如左:

兩國交界,自奎峒山順喀巴(哈巴)河與布爾崇(Buwirshin,今譯作“布爾津”)二河中間山嶺分流之處,過黑伊特什(即喀喇額爾齊斯)河,直至薩烏爾嶺內堪疊爾雷克河源。

《中俄改訂條約》則將此條文簡略為“自奎峒山過黑伊特什河,至薩烏爾嶺畫一直線”。清代文獻通稱此線為“直線”。

所謂黃線,即欽差大臣曾紀澤與俄國政府簽訂的《中俄改訂條約》中所規定的科塔分界線。鑑於崇厚所訂條約失地太多,全國上下一致反對。曾紀澤與俄使談判時,據理力爭,折中調和,既不以明誼所定紅線為界,亦不以崇厚所定直線劃分,而取兩線之中定界。清代文獻通稱此線為“黃線”。此條線並未明確指明以何山、何水分界,需分界大臣在勘界談判中議定,實際操作起來會有很大出入。“直線與舊界之間,酌定新界”一語含糊不清,或左或右,有機可乘。這為沙俄在實地勘界中多分多佔提供了可能。

俄國的談判策略

1.先發制人,先佔後談

在談判前,沙俄與歷次邊界談判一樣,意欲多佔。而哈巴河一帶,平川沃壤,是新疆北部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沙俄垂涎這一地方,妄圖以哈巴河為界。為達此目的,採用先發制人、先佔後談的策略。

在《中俄改訂條約》簽訂後不久,沙俄為達到違約佔有哈巴河一帶的目的,即派馬步兵佔據哈巴河。光緒八年(1882)四五月間,沙俄先後兩次派兵共七百餘人侵入哈巴河。科布多參贊大臣清安和幫辦大臣額爾慶額得到消息後,隨即奏報清廷。奏摺稱:

竊奴才等……據烏梁海左翼散秩大臣巴圖莽乃報呈:四月十四日,有俄兵馬隊二百餘人突至哈巴河地方,細詢來由,據云奉伊國札飭駐紮哈巴河。又於五月初間,復來俄人五百餘名,亦於斯地駐紮,各等情。……復據密探差員並各卡倫侍衛等,先後稟報俄情,與巴圖莽乃所報無異,均令隨時確探呈報。

先發制人,先佔後談,是沙俄在劃分邊界問題上的慣伎。早在1862年至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談判期間,沙俄便採取這一策略。在1862年的談判之前,沙俄分界大臣巴布闊福認為“武裝佔領邊界已經完全必要”,“及時用軍隊佔領沿邊地帶最重要的據點”,並說:“用我國部隊佔領全部國界線上的各個戰略據點”,“這樣就有充分根據要求中國人也這樣辦理。這一切是在逐漸地、慢慢地使中國人意識到,常設卡倫所在的那些地方的這條界線,實質上也就是國界。“軍隊是外交的後盾,而這種情況首先無疑地在當前談判進程中對我們產生有利的影響。”

沙俄在重勘中俄科塔邊界談判前一年,重施故伎,派兵佔據哈巴河,同樣是向清政府和中國人表示,哈巴河地區是按照《中俄改訂條約》,已經劃歸俄國所有。

駐紮哈巴河的俄兵,直至中俄科塔邊界談判結束後一個月才撤離。《中俄科塔界約》於光緒九年(1883)七月初十日換約。據額爾慶額在建立中俄科布多新界完峻後的奏摺中稱:“於八月初十日旋至哈巴河,查該處原駐俄兵已經俄國帶兵官全行撤回。”

2.選派重臣

根據《中俄改訂條約》的有關條款,在1882年至1884年間,中國西部中俄邊界分三段談判,即科塔一段、伊犁一段和喀什噶爾一段。俄國選派的分界大臣共有3人:一是鄂木斯克軍區參謀長巴布闊福(БабковИ.Ф.)中將,主要勘分中俄科塔邊界;二是俄國七河省長弗裡德(ФридеА.清代文獻譯作“佛哩德”、“福哩德”等)少將,主要勘分中俄伊犁地區邊界;三是費爾幹省副省長梅金斯基(МединскийВ.,清代文獻譯“密登斯開”、“咩登斯開”)少將,勘分喀什噶爾地區中俄邊界。在三位分界大臣中,巴布闊福職務和官銜最高。

巴布闊福是沙俄政府中最富邊界談判經驗的重臣之一。他在1862年至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邊界談判中,利用《中俄北京條約》中的含混規定,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和《中俄科布多界約》(1869年)等割地條約,深受沙皇政府的賞識和嘉獎,步步高昇,歷任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沙俄政府之所以委派巴布闊福為勘分科塔邊界的全權代表,是因為在三段邊界中,惟科塔一段,約內僅說明其邊界走向,未確定具體的邊界點,需要分界大臣在勘界中商酌議定。出入大小,取決於分界大臣的才智。而沙俄企圖在實地勘界之時,多分多佔,佔據哈巴河一帶沃壤之地和滿山是寶的阿爾泰山,所以,派經驗最為豐富的巴布闊福作為特派全權大臣。

此外,伊犁和喀什噶爾兩段邊界談判,俄國只派一位代表談判,而科塔一段則派一正一副代表,副代表為參謀上校彼甫佐夫(ПевцовМ.В.,清代文獻譯作“撇斐索富”等),這也說明沙俄對這次談判的重視。

3.磨延戰術

《中俄改訂條約》雖未明確議定科塔一段邊界線,但也言明在紅線與直線之間,“酌定新界”。也就是說,應該在紅線與直線取其中為分界線。沙俄欲違約多佔,並不想取其中線,而希望以直線即以哈巴河為界。所以在談判前一年派兵佔據哈巴河以西地區。

然而,軍隊佔領哈巴河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要迫使中國分界大臣最後在條約上畫押簽字,才能真正把哈巴河劃入俄國領土。因此,俄國分界大臣在談判中,竭盡狡辯之能事,非以哈巴河為界不可,與中國分界大臣反覆爭辯,企圖磨跨對方。

“磨”也是沙俄對外談判的慣伎之一,早在同治初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談判之時,便採用這一戰術。在1862年的談判中,從8月初起至10月初,歷時兩個月。在1864年談判中,從9月初至10月初,又歷時一月之久。在談判之時,俄國代表依強逞橫,“執意要挾,貪求愈甚”,非以俄方炮製的國界草案分界不可。中國代表反覆以理剖辯,談判“自午至酉,幾至舌敝唇焦,無如該使臣仍雲絲毫不能更讓。其為胸有成見,牢不可破,萬難理喻。”

科塔邊界談判事宜較之塔城中俄西北界談判,簡單得多,明確得多,按照《中俄改訂條約》所規定的走向分界,是極為容易之事。但沙俄為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仍採取“磨”的戰術。第一階段,沙俄在毫無道理可講的情況下,仍與中國分界大臣“相持十餘日之久,未有成議”。至第二階段,“又相持十餘日之久,未能定議”。談判從六月初二日開始,至七月初四日才議定新界,僅在談判桌上就相持一月餘,時間不可謂不長。由於中國分界大臣據約力爭,步步為營,最後未能讓沙俄的陰謀得逞,議定以阿拉克別克河為兩國邊界。雖然此次分界,沙俄又佔據原屬中國的“海留圖河中間之山與齋桑淖爾、瑪呢圖噶圖勒幹卡倫”,但基本上還是按照《中俄改訂條約》在紅線與直線之間酌中定界。

清政府的談判策略

1.勘界總原則

《中俄改訂條約》簽訂之後,清廷對接收伊犁和重新劃分西部邊界十分重視,多次頒佈諭旨,作好接收伊犁和重新分界的準備。清廷純屬關於勘分科塔邊界的諭旨,最早者為光緒八年六月乙亥日(1882年8月4日),是在接到清安、額爾慶額關於俄人帶兵潛入科境、宜先事籌備的奏摺後所頒佈的諭旨:

又諭:清安等奏,俄人帶兵潛入科境,宜先事籌備一摺。據稱四、五月間,俄人數百名,突至哈巴河地方駐紮。該處為科境門戶,又為塔城屏蔽,俄人早經垂涎。且恐有覬視阿勒泰山之意。新定條約內奎峒山,系俄人詭譎,即是阿勒泰山。若任其勘改,實有關礙等語。……西北邊界,於科塔兩城,均有關係,既經定約,只宜按約勘改。惟條約內載,自奎峒山過黑伊爾特什河,至薩烏爾嶺,畫一直線,就此直線與舊界之間,酌定新界等語。所指地名,必須查考確實,方免混淆。至舊直線以西、舊界以東,酌定新界,稍有遷就,出入甚大。長順於查勘地界時,務當詳慎妥辦,不得稍涉大意。並著金順、升泰隨時會商辦理,以清邊界。將此由五百里各諭令知之。

從光緒八年六月第一次諭旨至光緒九年五月,前後不到一年,便頒佈八次諭旨,可見清廷對勘分科塔邊界的重視。從清廷關於勘分科塔邊界的諭旨來看,其總原則是:充分準備,據約力爭,內外相安。充分準備,即詳細查勘界址,妥善安插、撫卹蒙、哈等族,選派勘界大臣。據約力爭,即“按約勘改”“力與指辯”“勿稍遷就”“毋得稍涉大意”。內外相安,即“妥慎辦理”,勿使蒙、哈“滋生事端”,勿使“俄人有所藉口,轉多車葛”。

清廷的這一勘界總原則,在中俄交涉史上可說是比較強硬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當時國內較穩定,沒有大的動盪。新疆自左宗棠驅逐阿古柏匪幫之後,局勢較為穩定。而且,當時伊犁已收回。中外關係除了與俄國之外,也較正常,與其他國家沒有大的矛盾和衝突。

其二,不失地利,以固邊防。沙俄在談判前派兵佔據哈巴河,欲以哈巴河為界。而哈巴河“為科境門戶,又為塔城屏蔽,俄人早經垂涎。且恐有覬視阿勒泰山之意。”若任其勘改,失地利,後患無窮。

其三,保障蒙、哈生存空間,各安生業,穩定邊疆。

哈巴河的蒙、哈等族見俄兵佔據哈巴河,惟恐今後無地安身,眾心惶惶,紛紛表示不願分讓。清政府為民情所迫,若將哈巴河分隸俄屬,會失去民心。正如清安和額爾慶額的奏摺中所說:“若俄人佔居此地,哈夷無所棲止,必至全行移居烏梁海一帶遊牧。此地蒙民窮苦,惟仗牲畜養命。哈夷素來強橫,雜居其間,霸佔水草,彼此必至爭鬥,互相傷害。”

2.充分準備,妥善籌劃

清政府在重新勘分中俄西部邊界的準備工作方面,主要是議定分段勘界、選派分界大臣、安插牧民、查勘界址、籌備談判所需用品等。

a.分段勘界的議定

中俄西部邊界線綿延數千裡,如何勘界?分幾段勘界?這是首先必須確定的問題。在《中俄改訂條約》簽訂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清政府在是否分段勘界問題仍是認識不清的。最早提出分三段劃分邊界的是伊犁將軍金順和伊犁參贊大臣升泰。他們在光緒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的奏摺中提出分三段勘分西北邊界:

奴才等伏思分界事宜,關係久遠,非親身周曆查勘,難期詳審。況中外交涉又不容稍緩時日,邊地冬雪深厚,春暖較遲,三四月間始能消化,一年之中惟夏秋兩季山路方覺可行。計塔爾巴哈臺至納林,自納林至喀什噶爾,延袤數千裡。其間曲折彎環,險峻難行之處尚多。……奴才等再四熟商,伊犁、塔爾巴哈臺、喀什噶爾三處界址,非各分地段,不能迅速藏事。……可否仰懇天恩,迅派分界大臣二員,各按地段,會同俄國所派分界大臣,查勘分劃,以期無誤。

清廷接到金順、升泰的奏摺之後,即於光緒八年五月丙辰日諭令添派哈密幫辦大臣長順和巴里坤領隊大臣沙克都林札布為分界大臣,與升泰分別勘分三段中俄邊界。清廷的諭旨稱:“分界事宜,即著添派長順,分勘西北邊界(即科塔一段)。沙克都林札布分勘西南邊界(即喀什噶爾一段)。即行傳知該大臣等,會同俄官,詳細查勘,妥為辦籌。”

b.選派分界大臣

在確定分三段勘分西部邊界之後,清廷於光緒八年五月指定升泰勘分伊犁一段,長順勘分科塔一段,沙克都林札布勘分喀什噶爾一段。

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清廷頒佈諭旨,命升泰勘分科塔邊界:“……即著升泰馳赴科布多,會同清安、額爾慶額,一面安插蒙民、哈薩克等,一面迅將界務詳細履勘,酌中定議,並會商金順,妥為辦理。”

在科塔邊界談判中,尚有副代表一名,即科布多幫辦大臣額爾慶額。委派額爾慶額為勘界副代表的時間是光緒八年七月,伊犁將軍奏升泰因病回京,請旨派額爾慶額前往勘分科塔邊界。清廷於光緒八年七月諭令:“即派額爾慶額,前往會辦。”

c.安插蒙、哈,請款撫卹

根據《中俄改訂條約》,在科布多、塔爾巴哈臺地區“勘改”齋桑湖以東的舊界。舊界內的蒙、哈等族,均為中國屬民,分界之後,將有不少地區劃歸俄屬。而這些地區的民眾大多不願為俄國之民,而願作中國之民。在中俄科塔邊界談判之前,沙俄便先派兵侵佔哈巴河,致使當地蒙古和哈薩克牧民人心惶惶,不肯分讓。科布多參贊大臣清安和幫辦大臣額爾慶額在光緒八年的奏摺中,便擔心“倘至該處與俄官劃分之際,眾民堅不肯讓,必致釀成事端。”而一旦滋生事端,必影響中俄邊界談判,甚至會招致戰爭。所以,清廷對妥善安插蒙、哈一事十分重視。多次發佈諭旨,在邊界談判前,妥善安插蒙古、哈薩克牧民,撫卹窮困邊民,防止發生事端。

乾隆年間平定準噶爾之後,今阿勒泰地區屬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其居民原來主要是阿爾泰烏梁海人。自《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和《中俄科布多界約》(1869年)簽訂之後,原臣屬清朝而其地分入俄屬的哈薩克,因不堪受沙俄的敲詐勒索,紛紛湧入清朝管轄的塔爾巴哈臺和科布多境內,尤其是阿爾泰烏梁海人居住的阿勒泰地區。如何安插哈薩克族,是當時的一大問題。光緒八年八月,清廷接到清安、額爾慶額安插蒙、哈的奏摺之後,即諭令:“至圖中黃線(新的分界線)以西,蒙民、哈夷約有若干,應如何擇地安插、籌款撫卹之處,並著清安、額爾慶額,會商金順、升泰,悉心妥籌具奏。”光緒八年九月,當決定升泰為勘分科塔邊界大臣時,清廷又諭令升泰“會同清安、額爾慶額,一面安插蒙民、哈薩克等,一面迅將界務詳細查勘”。並反覆強調:“該蒙民、哈薩克等,並應剴切開導,妥為安插,毋任滋生事端。”

d.查勘界址

詳細查勘界址,是邊界談判前最主要的工作。清廷在多次諭旨中諭令分界大臣詳細查勘界址。如光緒八年六月乙亥日的諭旨稱:“所指地名,必須查考確實,方免混淆。至舊直線以西、舊界以東,酌定新界,稍有遷就,出入甚大。長順於查勘地界時,務當詳慎妥辦,不得稍涉大意。”在光緒八年九月的諭旨中又稱:“科塔界務,……尚須臨時斟酌,顯有出入之處,其履勘議分,關係尤為緊要。”

3.據約力爭,步步為營

邊界談判的成敗與否,除了客觀條件之外,談判戰術也相當重要的。前述俄國分界大臣在派兵佔據哈巴河的情況下,採用磨賴、拖延的戰術,但畢竟因違約理虧,未能達到目的。中國分界大臣之所以能挫敗沙俄的陰謀,除了有約可據之外,在談判戰術的運用方面也是比較成功的。

欽命勘分界務伊犁參贊大臣升泰和科布多幫辦大臣額爾慶額於光緒九年(1883)四月初三日由科布多起程,五月十二日抵達哈巴河談判地點。據瑪呢圖噶圖勒幹卡倫侍衛富保於光緒九年五月十一日所寫的文書,漢文部分說讓堆三伯特(Dǜzmenbet)所屬哈薩克準備氈房五十頂,哈薩克文部分則讓準備氈房五十五頂,羊五百隻,以及鍋、爐、灶、地毯、花氈和食物等,為分界大臣及隨行人員食宿之用。哈薩克族的氈房有大有小,若一頂氈房住八人計算,則五十頂氈房可住四百人,五十五頂可住四百四十人。勘分邊界系國家之大事,隨行人員必多。另外,談判前一年,沙俄欲佔哈巴河,先後派兵七百餘在哈巴河駐紮。升泰、額爾慶額抵達哈巴河時,距俄兵營十餘里駐紮。為保障分界大臣的安全及會談的順利進行,中國亦必須率適當的衛士前往。據此,中方分界大臣、隨從人員及衛士共有四五百人是完全可能的。

五月二十四日,雙方開始正式會談。在光緒九年四月升泰等人給清廷的奏摺中,便定下了與俄使談判的基本戰術,即“穩中力爭”,他們在奏摺中稱:

紅線與直線之間,尚有黃線一道,就此三線形勢,必須歷勘地名,詳加考核,庶幾胸有繩墨。如圖約與地面稍未符合,有關出入者,亟應向俄使力與指辯,斷不敢遷就其事,亦不敢妄起爭端。總期中俄兩得其平,共敦和好。

《中俄改訂條約》規定在紅線和直線之間酌中定界。雖然當時清政府的測量技術還較差,但他們在光緒八年便基本瞭解黃線(分界線)應在阿拉克別克河西,楚什喀裡湖東。當俄國分界大臣開口以哈巴河劃界之後,並沒有針鋒相對,提出應以阿拉克別克河為界。也許,升泰等人認為,若中方直接提出以阿拉克別克河為界,俄使必然會堅不肯允,進而討價還價,反而達不到目的。他們採用以柔克剛、步步為營的戰術,“力與指辯,答以哈巴河斷難劃分,並派隨營委員更番前往比喻”。

為不讓俄使陰謀得逞,升泰等“一面默察其意,一面力抵其誣。”並將《中俄改訂條約》中關於齋桑湖以東地區的分界辦法,讓通事“細譯與聽”。巴布闊福、彼甫佐夫對這些條文無疑早已相當熟悉,他們以為清政府官員地理知識很差,沒有進行過實地測量。加之沙俄早就企圖佔有哈巴河一帶富庶之地,於前一年便派兵侵佔。故當他們聽到按約分界時,“慢言支狡,語涉齟齬”,意欲撇開改訂條約中關於科塔邊界劃分的有關條文。但升泰等頗有耐心,既不能以哈巴河為界,又不能因爭論過激而致使談判決裂,“惟靜以待之,禮以折之,總以按約酌中定界一語回答。”經過長時間的爭辯,巴布闊福等見中方代表“屢系照約與爭,持論公允,知哈巴河不能議分,始轉圜允退離哈巴河迤西約八十里之畢裡克河劃分”。

畢裡克(Bilezik)河在哈巴河與阿拉克別克河之間,並非在舊界與直線之間。若以此劃分,仍為俄多佔,於約不符,於理不合。升泰等“復婉言會商”,並就俄使帶來之圖,讓俄使“按照西洋算法,由舊界至哈巴河直線止,其間共寬若干裡。”俄使彼甫佐夫不知是經驗不足,還是其他原因,隨即算出“共有二百八里餘里”。中國代表得知此一里程後,隨即據約力爭,指出“裡數既經算明”,即應按照條約所定,“折中議分,方昭平允。”若以畢裡克河劃分,則中國“所分者僅八十餘里,而俄所佔者約二百餘里,是道里遠近已不得其平”,若照此“辦理則仍屬不妥”。俄使雖自覺失理,但仍不放棄多佔領土的慾望,仍希望以磨的辦法達到目的。升泰等再次按約力與理爭,又相持十餘天。

升泰、額爾慶額審時度勢,決不退讓,於七月四日,“率同科塔及隨營各委員,齊抵俄營,開誠佈公。”曉以非按舊界與直線之間分界,“決難遷就允從”,並“剴切與之妥議”。巴布闊福等見中方代表眾志成城,意識到不按約劃分,勢難定界,於是“便復允退五十里,議定在阿拉喀別克河為界”。

阿拉喀別克河至哈巴河直線有一百三十里,即在舊界與直線的中點黃線東邊,而中點黃線應是一百四十里。即以此河為界,俄方仍多佔十餘里。但此時升泰、額爾慶額由哈巴河議至阿拉喀別克河,逼迫俄使一再退讓,心中已經滿足。而且自思俄方不可能再退讓,如再次與之爭辯,必至決裂。於是以阿拉喀別克河為基準,“其餘應分之處,均照此類推,仿照黃線所指方位劃分,或依山,或傍水,順其形勢,建立牌博,以為新界。”其新界尾為阿克哈巴河源,距奎峒山已有一百五六十里。奎峒山“高聳雲表,群峰環抱,與額爾泰山腹背相連,踞形勝之地,為中外關鍵,俄人蓄意圖佔,原非一日。”經分界大臣力與指辯,“奎峒山仍歸中土,庶可扼其險要,誠為邊圉之幸”。

縱觀此次談判,沙俄雖早有預謀,欲違約多佔,以哈巴河為界。為達目的,談判前派兵強佔,以造成既成事實。並選派重臣,力爭談判得手。在談判中又採用磨延戰術,以逼使中方代表按照俄方的意願劃分邊界。但畢竟有約在先,企圖違約多佔,於理不通,於情不合。且當時新疆地區穩定,其他地方又沒有大的動盪,沙俄沒有可利用的機會。而中國分界大臣採用步步為營的戰術,一步一個腳印,迫使俄國分界大臣步步退讓,使沙俄的陰謀未能得逞。

結 語

縱觀世界歷史上的兩國邊界,最長者莫過於清代中俄邊界,東自吉林圖門江口起,西至帕米爾烏孜別裡山口止,綿延二萬餘里。中俄勘界締約之多,亦為世所罕見,前後共二十餘次。

清代西北中俄邊界,勘分多次,前後數十年,締約十二次。每次勘界,沙俄依強逞橫,狡詐多端;製造分裂,趁火打劫;先兵後禮,先佔後勘;得寸謀尺,貪心不已;甚至自定議單,自立界牌。每勘分一次,則沙俄多佔一大片土地,清王朝多失一大片國土。沙俄屢勘屢佔,清王朝屢勘屢失,此為清代中俄邊界談判的基本規律。

清政府之所以每次勘界均遭沙俄圈套,除了沙俄伎倆狡詐之外,其自身原因亦有不少。其一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對邊疆地理不詳,如恭親王奕訢在與俄使訂立《中俄北京條約》之前,倘若熟悉邊情,瞭解西部卡倫有常設、移設、添設之分,便決不會把常設卡倫作為分界的標誌,以致釀成喪失西北大片領土。科布多辦事大臣瑞洵曾謂:“當時分界大臣,固非有心讓地,委緣才識庸闇,平日並不察閱輿圖,考求形勢。一旦身膺重任,躬輿界務,到彼之後,直如盲人瞎馬,夜臨深池。加以彼族要挾逼迫,又凡事不如俄人之精熟,不得不拱手奉送。”

其二是測繪技術落後。清代雖有大清一統圖等,但都粗疏,無精細之邊疆圖。當勘分邊界之際,亦無測繪地圖之人。自咸豐、同治以來,中俄勘界地圖,均出自俄人之手。如上所述,光緒九年中俄勘分科塔邊界,中國分界大臣雖然清楚黃線應在阿拉克別克河之西,但不知距哈巴河有多少里程,後經俄使告知,才知有二百八十餘里。額爾慶額與俄使建立科布多新界牌、鄂博之時,其界圖亦出自俄人之手。瑞洵曾謂:“奴才曾以詢當年隨去之員,據云額爾慶額往分阿拉克別克界務,因未帶有畫界之人,其畫界圖,即出俄人之手,草率了事,失算已極。”

其三是對邊疆地區重視不夠。昔日左宗棠曾謂:“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衛京師。新疆不固,蒙古不安,匪特甘陝山西,時虞侵略,即直北關山,將無晏眠之日。”但這一正確看法並沒有被歷代某些當權者所認同。有的人視新疆為荒漠戈壁,無足輕重。中國歷史上的西北邊疆,以蒙、藏、新疆為要,而新疆位於蒙藏之間,臂指相聯。昔日蒙古完成統一大業,先徵西域,迨西域、蒙古二區在握,而後四徵弗庭,前後左右,鞭笞裕如。從歷史上看,新疆不安,中原不穩。自漢武帝通西域以來,新疆為中西交通之孔道,東西文化之交匯處,其地位十分重要。只重沿海和內地,忽視邊疆建設,乃短視之舉。

【注】文章原載於《西域研究》1999年第1期。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