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藥方”治“懶病”永登縣武勝驛鎮結合主題教育轉作風促整改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旭永通訊員薛金勇

為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見實效,連日來,永登縣武勝驛鎮轉作風,促整改,開出“八個藥方”治“懶病”,旨在攻克作風漂浮、推諉扯皮、應付差事、憑經驗辦事等問題。截至目前,共檢視具體問題八大類335條,已整改到位203條。

走進群眾“家門口”整治拖延症

近日走訪,記者瞭解到,解決幹部缺乏親力親為的精神,遇事久而不決,變相逃避,不講工作時效性,謀劃不足,能拖則拖,重安排輕動手,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問題。武勝驛鎮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走進群眾“家門口”的“藥方”。

此“藥方”要求班子成員經常深入村社開展工作,對矛盾較多、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採取現場辦公的形式,解決久而拖延的問題,對一些需要解決的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等118個具體問題,限定時限掛牌銷號,及時辦理,辦理結果在微信群予以公告。

錘鍊黨性“解民憂”整治牢騷症

解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的消極想法,外界稍有不如自己所願,就滿嘴牢騷,為消極找藉口,為懶散找出口的問題。該鎮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錘鍊黨性“解民憂”的藥方。

此藥方要求黨員幹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黨性教育,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到解決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的39個問題的實踐之中,打造過硬的幹部隊伍,讓幹部開口傳黨音,進屋聽民聲,出院解民憂,開誠佈公辦實事,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服務群眾“找差距”整治推責症

解決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工作上沒有責任心,缺乏擔當精神,遇到問題不解決,而是主動上繳,分管領導互相推責,沒有形成工作合力,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對待工作,甚至互相猜疑,各行其事的問題。該鎮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服務群眾“找差距”的藥方。

此藥方堅持從怨聲載道中找自身差距,從群眾期盼中找工作不足,從群眾笑臉中找工作成就的辦法,使幹部沉到工作一線,沉到項目現場,沉到糾紛場所,解決責任不清方面存在的6個問題,切實讓幹部改作風、敢擔當。

幹事創業“跟時代”整治憶舊症

解決高談闊論,經常說以前幹工作辦法多、經驗足,對各項工作得心應手,而面對新形勢下的各項工作,憑經驗辦事,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不夠,與新時代脫節,對出現的新問題、新困難束手無策,沒有很好的應對辦法,動不動留戀過去,憑經驗而不動腦的問題。該鎮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幹事創業“跟時代”的藥方。

此藥方進一步加強教育管理,督促黨員幹部每天堅持“學習強國”“甘肅黨建APP平臺”學習不少於1小時,讓幹部懂政策,促使幹部順應時代潮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現實選擇,努力解決工作中憑經驗辦事的想法。

工作落實“在一線”整治應付症

解決能過則過,消極應付,對各項工作不精益求精,抱著只要完成任務就能交差的消極思想,掐點上下班,到崗出工不出力,一推一動、不推不動的問題。結合檢視到的問題,該鎮開出工作落實“在一線”的藥方。

該鎮黨委組織幹部學習先進經驗,按照各自工作職責,4次深入到所包村社項目建設現場、企業服務對象、脫貧一線戰場,廣泛接觸群眾,實地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變應付為主動,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轉變作風“亮承諾”整治撞鐘症

解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對待各項工作得過且過,混日子下山,堅守崗位不盡責,對抓黨建促脫貧、鎮域經濟發展等一知半解,憑嘴功而不動腿的問題。該鎮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轉變作風“亮承諾”的藥方。

班子成員均向幹部群眾做出承諾並張榜公佈,建立問題清單臺賬,細化整改措施,對公開承諾的事項,落實量化評估制度,一條一條兌現承諾,一項一項解決問題。

落實工作“重實績”整治耍滑症

就是解決表面上一套、背地裡一套,嘴上說得多,工作落實的少,對安排的工作任務,面上答應的很誠懇,私下裡卻是不為所動,想幹不想幹的思想作怪,簡化程序,投機取巧的問題。該鎮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落實工作“重實績”的藥方。

該鎮黨委瞄準這一突出問題,提出將解決民生小事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的辦法,立查立改,重點處置脫貧產業單一、農村環境髒亂差、廁所革命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小事,讓群眾評判工作成效,使耍滑頭者無藏身之處,讓親幹者、實幹者有說頭、有看頭。

長遠發展“可持續”整治短視症

解決幹部學習不深入、不繫統,看待問題不長遠、目光短淺,對新形勢下的各項工作認識不清,把脈不準,斤斤計較鼠目寸光的問題。結合檢視到的問題,開出長遠發展“可持續”的藥方。

該鎮黨委採取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的辦法,切實解決意識“差”,能力“慌”,基層“苦”的問題,適時組織幹部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尤其是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分類指導,對違法破壞環境者,嚴查重處;對違法行為舉報者,表揚獎勵;對運營不規範企業,說服教育。治理中對問題不迴避、不遮掩,幫助其轉化行為,合法經營。要求黨員帶頭投身鄉村振興,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