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期貨早評:夜盤繼續下跌,整體價格走勢表現疲軟

甲醇:弱勢震盪

甲醇期貨早評:夜盤繼續下跌,整體價格走勢表現疲軟

市場信息:甲醇夜盤繼續下跌。國內煤(甲醇)制烯烴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在81.03%,基本與上週持平。儘管山東聯泓裝置停車檢修以及寧波富德開工負荷下降,但內蒙古久泰裝置重啟,本週國內煤(甲醇)制烯烴裝置整體開工率整體變化不大。國內甲醇整體裝置開工負荷為71.73%,環比上漲4.10%;西北地區的開工負荷為85.50%,環比上漲5.54%。整體來看沿海地區(江蘇、浙江和華南地區)甲醇庫存上漲至121.07萬噸,整體沿海地區甲醇可流通貨源預估在32.9萬噸附近。據卓創資訊不完全統計,從11月8日至11月24日中國進口船貨到港量在52.65萬-53萬噸附近。

觀點以及操作建議:2019年10月8日到11月12日,MA2001合約收盤價從2398元/噸下跌到1964元/噸,跌幅為18%,整體價格走勢表現疲軟。甲醇現貨方面,港口市場下跌17%,西北價格下跌22%,港口與內地出現共振。與其他品種對比,在此期間PTA的下跌幅度為6%,乙二醇的下跌幅度為8%,甲醇跌幅較為明顯。

本輪甲醇下跌的邏輯源於內地和港口甲醇共振下行。一般來講,最低現貨價格決定期貨盤面價格。目前我國港口、西北、魯南、中原和華北地區均有甲醇交割庫,因此各個區域的貨物都能實現交割。由於甲醇實行非通用倉單制度,所以在交割時空頭肯定會選擇最低價格的甲醇現貨去進行交割。但由於10月份離交割日還遠,所以當內地和港口市場價格漲跌不統一時,導致期貨無法出現流暢的下跌。而一旦內地和港口下跌節奏一致時,則期貨盤面就會出現流暢下跌。

港口方面,2019年1-9月甲醇進口量已經超過了2018年全年。2019年全年來看,有望突破1000萬噸,正是在這種壓力下,港口甲醇壓力重重。而內地市場隨著西北中下游補庫結束,內地開始下跌。因此此前出現共振式下跌。

當前逐漸臨近MA2001合約交割月,期現迴歸將成為市場的終極邏輯。港口市場在進口壓力下,仍可能是全市場摺合期貨盤面價格最低的市場,屆時倉單將會出現在港口市場,期貨價格也會以港口市場為準,價格的下跌又將以港口市場展開,而內地市場在套利窗口關閉的情況下也會承壓,就算內地反彈也不影響期貨價格,屆時需注意港口甲醇是否會繼續累庫,觀察1900元/噸的支撐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投資者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主做出判斷,獨立承擔期貨交易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