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天未破曉,萬物皆未醒,唯獨長洲海傍有一大牌檔,已是一陣沸沸揚揚。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只見爐火熊熊正盛,爐頭髮出蓬蓬響聲,上面擺了宛如一個成人般高的鋼煲,熾熱在滾,頓時一室氤氳如雲。慢慢,炊煙輕飄至窗外,更是嫋嫋。好奇,就探頭一瞥,才知煲內熬著是粥。那一口綿滑,那一道掛羮,才足夠道明小島老店的火候。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這一煲粥,已在長洲熬了81個年頭,古早味粥香,隨風飄逸三代。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字號名叫黎恩記,由祖母於街邊推車仔賣粥開始,直至父母在大牌檔找個鋪位,1991年搬到熟食市場來。今天傳到第三代黎穎森(阿森)手中,絲毫不易,說來話長。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小小的店,是現時香港極少數沿用火水爐煲粥的餐廳。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熬一鍋粥,別人用煤氣爐、電爐,調校時間掣,不消一小時就出爐。但在此大牌檔,他們就必須花兩倍時間,超過兩小時,慢工出細貨才行。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阿森凌晨三時半回到店內,先花一小時煲水,另一小時則是煲粥,猛火滾起米水,米爆開後,再轉慢火煲,須好好控制火候,避免滾瀉。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期間更要人手用棍不停攪拌,以防粘底。所以熬一煲看似簡單的粥,卻花上數之不盡的心機。

舊式人才明白,因為用火水爐,全是明火,當火水放電泵,以高壓從爐頭中噴出火焰,火力十足,勝在夠猛火,就能把米粒爆開,俗稱“爆花”,讓米膠瀉到水中,送來濃郁的米香,煮出來的粥更是滑溜綿密,怎樣說,就是有種不能取代的風味。看他費雙倍的心神,做好一件事,好像很愚蠢,卻其實在守護一種碩果僅存的老味道。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爐頭具備,卻不能缺良米。黎恩記的粥,用上兩種米,泰國絲苗和珍珠米,混合起來,黏性剛好,而且原粒煲,才煲出一種獨特的米香。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坊間粥店,或會放皮蛋、幹瑤柱、豬骨等等,但他選擇了添一點腐竹,較崇尚自然,貼近原味。阿森認為,這才像早餐的味道。他分享道,粥怎樣才好,要水滾、米靚、腐竹好,再配上猛火,執著每個細節,缺一不可。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粥煲好了,煙雖散,但人情卻繾綣。阿森於加拿大大學畢業後回港,在測量師行工作。大約1998年左右回來幫忙,從父母手中接過老店。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當時我好掙扎,新加坡有家公司聘請我過去,人工福利很好,我跟媽媽說,她卻著我回來幫忙。她說,否則兩代人的手藝便失傳。”他聽罷,思前想後,仍然拿不定主意。直至有次,他穿得西裝骨骨,卻目睹爸爸推著手推車,辛勤工作,才感到於心何忍,自此立下決心:“是這碗粥養大我,我一定要做好的食物,繼續服務街坊。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有些家業,一定要守。”語畢,他的眼神堅定不移。往後,歷經多少艱辛、汗水、燙傷,都付笑談中。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意想不到,處處是遊客的長洲,還容得下一所人情味的街坊食店。看餐牌,一目瞭然。長洲艇仔粥,有六樣餸,魚片、魚餅、碎牛、魷魚、豬皮、花生,不過$22,大大碗,料頭十足。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豬膶粥如是,七至八塊豬膶,生滾的,才賣$24。豬紅粥用鮮豬紅,原煲煮。油條選用日本麵粉,自然發酵,需事前準備,怪不得爽脆香口。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食材如此豐盛,他卻未必轉嫁於消費者身上:“我白粥四五年也沒有加價,今年也不會加價。腸粉、米粉幾年也沒有加。”阿森拍拍心口,全因為他從父母身上,學到一份做生意的老哲學,凡事憑良心,講人情味,不辭勞苦,不怕蝕底,這樣做生意,才能做得久遠。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對於阿森,除了獲街坊贊好,員工更是對他讚不絕口,說他為人隨和慷慨,今年甚至請員工去臺灣旅行。“我爸爸媽媽教我的,如果員工真的用心用力幫你,我不介意分享我們的成果。”他只是謙虛笑笑道。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日月如梭,彈指間,流過的時間彷彿在見證,那個曾經後悔屈就於大牌檔的漢子,如今決定了,要把老店揹一世。

81年老字號|長洲粥店三代堅持明火煲粥 一日賣200碗

黎恩記

地址:長洲海傍街熟食中心地下9及11號鋪

營業時間:

平日6:15am-12:30pm、星期日6:15am-1pm(星期三休息)

編採:葉雙

攝影:鄧廣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