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阿聯酋當地時間今天(14日)晚上18時(北京時間22時),中國男足將在迪拜的馬克圖姆·本·拉希德體育場挑戰“主隊”敘利亞隊,進行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第五輪角逐。儘管中國球迷都期盼著國足能夠贏球,不僅為自己在40強賽小組賽中出線掌握主動權,也為主教練裡皮自己緩解壓力,當然更為中國足球緩解當下的壓力,不過,我們恐怕需要明確一點,即這場敘中迪拜之戰並非決定性戰役,國足並沒有必要“畢其功於一役”!

1、國足感覺壓力不小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在緬甸採訪完中國01年齡段U18國青隊征戰亞青賽預選賽小組賽結束之後,我就趕赴迪拜。儘管每天與國足接觸的時間不算多,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國腳們雖然努力在給外界留下比較輕鬆的印象,而且訓練時氣氛也算不錯,但實際上,國足上下壓力還是不小的,甚至讓筆者有這樣的感覺:緊張怕什麼?像打敘利亞隊這樣的實力稍強一些的隊伍,賽前有些緊張屬於正常情況。如果不緊張,那反而是一種不正常的情況。而且,不僅僅中國隊緊張,敘利亞隊難道不緊張?如果不緊張,敘利亞隊賽前搞全封閉訓練幹什麼?甚至一見到中國人面孔,不管是筆者抑或還是其他普通球迷,大老遠就跑上前仔細詢問半天。

所以,參加像這樣的重要比賽,其實緊張是正常的,“不緊張”才不正常。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就是沒有能夠把握住這其中的“度”,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動之中。而且,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必要去刻意做什麼,非要讓人覺得“不緊張”,則反而會壞事。而且,賽前有無信心之類的表態,其實也大可不必,真正的自信是通過比賽的實戰表現出來的。

這場比賽的意義,其實就像是敘利亞隊主教練伊布拉辛賽前所說的那樣,“是一場很重要的比賽,對中國隊很重要,對敘利亞隊也很重要,是這個小組一場重要的比賽。”但是,重要並不等於就是決定性的。而這場敘中迪拜之戰,恰恰就不是那種“生死大戰”。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中國隊還是敘利亞隊,賽前有些緊張是正常的,差別僅僅只是在於如何儘快調整好、讓自己恢復到正常狀態之下。

2、迪拜之戰非決定性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由於國足在之前客場對陣菲律賓隊的比賽中僅僅只是0比0戰平,這讓國足逐漸開始陷入了“不信任”之中,各種“雜音”也隨之而起。而此番國足重新集中之前,中國足協宣佈組建“中國男足國家選拔隊”,以備戰東亞盃賽,主教練裡皮將不會率隊參賽。這又讓裡皮重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其各種指責不絕於耳。儘管裡皮在國家隊重新集中後的第一天就公開回應與解釋了不率隊出戰東亞盃賽的情況與原因,但各種“口水”依然沒有停過。

為了更進一步準備製造輿論,希望能夠看裡皮的“笑話”與中國隊的“笑話”,這場敘中之戰已經被冠之以“關鍵性一役”。但實際上,就像前面所說的,敘中之戰儘管很重要,但並不是什麼決定性的戰役。就國足當下的目標——進軍12強賽——而言,這場比賽出現任何結果都不可能是決定性的。如果取勝,只是讓國足重新回到小組第一,以後的比賽相對好打一些;如果平局,國足繼續小組排名第二,後面的比賽也還是要正常去打;如果輸球,則國足也還是小組第二名,後面的比賽也一樣要打,只不過壓力會更大。

換而言之,敘中之戰的結果,都不意味著國足就已經被淘汰了,後面照樣有機會獲得出線權、晉級12強賽

。所以,“迪拜之戰”根本就不是什麼決定的比賽,更談不上什麼“生死之戰”。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製造那種人為的緊張氣氛、非要擴大這場比賽的實際意義?輕鬆一些,不給球隊製造更多的緊張氛圍,莫不是可以讓國足更好地打好比賽?

3、可以再犯一次錯誤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所謂“不謀萬事者不足以謀一世,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樹立一個“全局觀”,就是

在明確當下的目標之後,任何情況下實現目標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否則事物的發展也就不可能是“波浪形”的,前進與上升的線路是“螺旋形”的

相信每一箇中國球迷都希望中國隊能夠在小組賽8場比賽中8戰全勝、以24分昂首挺進12強,然後在12強賽中又每戰必勝、拿到卡塔爾世界盃入場券。但希望是一回事,現實是另外一回事。就以這次國足參加的40強賽為例,在5支球隊的小組中,國足8場比賽拿到至少18分,基本就可以確保小組前兩名、挺進12強賽。18分意味著就是6場勝利,意味著另外兩場比賽中可以“犯錯”,也就是可以犯兩次錯誤。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40強賽時的情景。當時中國男足小組排名第二、積分為17分,因印尼隊遭到國際足聯禁賽、被取消參賽資格,所以在比較各個小組第二名時,必須拋去與同組最後一名的比賽成績,亦即中國隊勝不丹隊6比0與12比0的6個積分與12個淨勝球不算,以積11分、淨勝球8個去與其他小組的第二名進行比較,最終是“全亞洲幫忙”,國足以成績最好的四個第二名中的最後一位,勉強躋身12強賽。

在上屆40強賽中,中國男足先主場平香港,“犯了第一次錯”;然後客場0比1輸給卡塔爾隊,“犯了第二次錯”;隨後又在客場0比0再平香港隊,“犯了第三次錯”。最終,國足不得不依靠“國家力量”,幸運地拿到了出線權、15年後第一次取得了參加世界盃預選賽最後階段比賽的資格。換而言之,中國隊“犯錯”的次數超過了可允許範圍內的一次,讓自己喪失了主動權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事實上,在上屆世界盃預選賽40強賽中,像伊拉克隊、敘利亞隊都是小組第二名的身份晉級的,伊拉克隊的積分是12分(與印尼隊同組),而敘利亞隊的小組積分是18分,拋去與同組第五名柬埔寨隊的6分,也是12分。阿聯酋隊在小組中的積分是17分,刨除與同組第五名的6分,積分也是11分,淨勝球排國足之前。如果中國隊在與中國香港隊的兩場比賽中,任何一場比賽只要取勝、多拿2分,亦即少犯一次錯誤,也就不會不得不靠全亞洲的“幫忙”而晉級!因為如果從香港隊身上多拿2分,意味著國足的小組積分是19分!

這樣的經歷告訴我們:這次40強賽中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如果說國足客場0比0戰平菲律賓隊算是“犯下一次錯誤”,則後面的5場比賽中,還可以“再犯一次錯誤”。這樣的“錯誤”可以出現在任何比賽之中。如果此番迪拜客場哪怕是輸給了敘利亞隊,則等於是中國隊“犯下了第二次錯”,也就意味著後面的4場比賽包括主場對陣敘利亞隊的比賽就不允許再犯下任何錯誤。於是,中國隊在菲律賓隊身上丟掉2分、在敘利亞隊身上丟掉3分,在總共可以拿到的24分中還有19分。憑藉著這19分,國足依然可以沒有懸念地以四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之一的身份挺進12強賽。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而且,有別於上一屆的是,因為此番40強賽中沒有球隊被禁賽,也就是對陣同組弱隊時所拿到的進球數將計算在內,這顯然有助於國足在淨勝球方面佔據一定的優勢。另一方面,因卡塔爾隊將不會參加12強賽,意味著成績最好的第二名中排位第五的球隊也可以參加12強賽。這意味著國足可以在各個小組的第二名中排位至第五,也依然能夠出戰12強賽。

任何一個教練在指揮一個大的戰爭時,沒有人可以確保在指揮每一個小的戰役時都是“百戰百勝”的,總有可能會出現失誤,我們也應該允許這種失誤或錯誤的發生。這就好比在上一屆12強賽中,國足最終無緣隨後的附加賽,大家一致的意見是客場對陣敘利亞隊時最後時刻丟球,以2比2言和敘利亞隊是致命的。但實際上,因為在前面的4場比賽中,中國隊已經連接犯錯、“犯下了三次錯誤”也就是輸掉了三場比賽,

在裡皮接手後的6場比賽中就不允許再犯任何錯誤,但偏偏就是客場戰平了敘利亞隊,從而最終無緣晉級

敘中迪拜之戰非決定性一役 國足可再犯一次錯

於是,這場迪拜之戰的重要性也就談不上那麼重要了。哪怕是輸給敘利亞隊,也不至於出不了線!或許,有人會說,這麼一個分組,連敘利亞隊都贏不了,何以談衝擊2022、進軍卡塔爾?竊以為這是兩回事,40強賽與12強賽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兩種賽事,即便是40強賽磕磕絆絆,也不意味著12強賽就沒有希望;而40強賽順風順水,同樣不意味著12強賽就可以順利出線。這其中並無必然的邏輯關係。當然,

從“看笑話”的角度來說,只有國家隊輸球了,才能混淆邏輯、找到“目標”與“靶子”,實施全面“炮轟”,則這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所以,敘中之戰,其實並沒有外界所強調的那麼重要,國腳們還是應該放平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