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座博物館以舊宅廢料裝飾,藏品沒“火”,建築本身卻火了

博物館是認識一個城市的窗口,給大家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筆者曾經參觀過不少博物館,各具特色,卻很少有看到一座城市的博物館建築本身比其藏品更吸引遊客的,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談一談這樣的一座博物館—寧波博物館。


浙江這座博物館以舊宅廢料裝飾,藏品沒“火”,建築本身卻火了


寧波博物館位於寧波市的鄞州區,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沒有故宮博物院那樣的悠久歷史,它還非常的年輕,08年開放至今也就11年曆史。比起一些國內著名的博物館,寧波博物館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藏品,但是這座建築卻非常“火”,甚至有遊客專門跑到寧波博物館來留影,甚至還有人跑到這裡拍婚紗照的。那麼,這座博物館的建築有什麼魔力呢?


浙江這座博物館以舊宅廢料裝飾,藏品沒“火”,建築本身卻火了


浙江這座博物館以舊宅廢料裝飾,藏品沒“火”,建築本身卻火了


原來寧波博物館是普利茲克獎目前唯一一位中國籍得主王澍的作品,普利茲克獎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其第五任獲獎者是貝聿銘,從這裡多少可以看出寧波博物館的含金量。當然,僅僅是一名著名背書設計師不足以說明什麼,在筆者看來,這個建築體現出了老寧波人對於鄉土的眷戀。


浙江這座博物館以舊宅廢料裝飾,藏品沒“火”,建築本身卻火了


寧波博物館的四周是一大片卵石,給人的感覺猶如一片廢墟,而這座博物館就是建立在“廢墟”之上。不僅如此,這座博物館的牆面是用破磚碎瓦堆砌而成的瓦爿牆。瓦爿牆是浙東一帶民居特有的牆面形式,在寧波周邊的古村鎮上還能找到它的蹤跡。隨著時代的發展,寧波周邊越來越多的鄉村民宅變成了城市的高樓大廈,這些拆除剩下的廢料也就成了寧波博物館的“外衣”。


浙江這座博物館以舊宅廢料裝飾,藏品沒“火”,建築本身卻火了


據說寧波博物館的外牆用了上百萬塊磚、瓦、龍骨磚等材料,這些材料也許來自某位寧波市民的舊宅。故土雖然已經變成了城市,但是它卻以另外一種形式保存了下來。在網上看到有人用“未來沒有拋棄過去”來形容寧波博物館,筆者深以為然。這些過去的東西賦予了這座年輕的博物館生命。也許很多人去寧波博物館拍照只是純粹的覺得這裡好看,確實,給博物館披上一層這樣的“外衣”確實非常的好看。那麼,寧波博物館您去過嗎?對於這裡的”瓦爿牆”,您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