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莊沈酒文化之二:饕餮盛宴印象沈子國之夜

酒城瀘州,史稱江陽,地處長江、沱江交匯之處,枕帶雙流,依山傍水,四通八達,歷來為川、滇、黔、渝樞紐。縱觀歷史,這片土地熱忱擁抱四方來往之人,文人墨客、王侯將相停留此地,留下隻言片語、詩詞文賦。

瀘州酒城之名,早就有跡可循,從文人詩詞中大抵可以窺得些許蛛絲馬跡,譬如司馬相如稱讚“蜀南有醪兮, 香溢四宇”,韋莊有詩云,“瀘川杯裡春光好,詩書萬卷楷春老”,黃庭堅也曾寫瀘州 “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餘”。又如清朝詩人張問陶在《瀘州三首》中寫道:“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瀘州釀酒業早早興起,瀘州之酒得眾人稱讚,為世人所知,由來已久。

中國酒莊沈酒文化之二:饕餮盛宴印象沈子國之夜

“護國軍興事變遷,烽煙交警振闐闐。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直到朱德將軍在詩中稱呼瀘州為酒城,酒城之名遂傳揚開來。天時地利人和,瀘州與酒達成奇妙的組合,酒在瀘州,瀘州有酒。

中國酒莊沈酒文化之二:饕餮盛宴印象沈子國之夜

在酒名傳四方的瀘州,名酒不少,特色酒更不少。而今天要講的沈子國酒莊,也來自這片熱土。沈子國酒莊,前身是始建於明清之時的“同發生”糟坊,後經莊主沈鴻林易名方得沈子國酒莊。酒莊坐落於長江之濱,地處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中國白酒核心產區、名酒金三角、瀘州核心區,不僅是一個釀酒基地,更是一個旅遊景區,其中酒莊主要以藝術與文化為載體,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白酒匠心精神及“世守勿替”的百世傳承。在2019年6月27日舉辦的“首屆中國名酒莊、中國名酒大師” 評選活動中,沈子國酒莊更是一舉摘取桂冠。

沈子國酒莊,顏值吸睛,不僅有著青磚黛瓦、亭臺樓榭,猶如江南女子般靜雅純美,並且內裡格局古樸大方,又似雍容典雅貴婦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尹漢胤曾在參觀沈子國酒莊時,揮筆寫下:“沈坊賴家同發生,風過漕溪飄酒香。”

沈子國酒,貴乎稀有。沈子國酒莊,不僅著重釀酒,更注重將文化與沈酒結合,並善於傳承發揚白酒文化,深耕沈酒文化內涵,舉辦多種文化活動。從瀘州特色飲食風俗九大碗轉變為酒大腕,可見一斑。將九大碗與沈酒巧妙組合起來,“酒大腕”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火熱出爐,而“印象沈酒之夜”則將活動一舉推向高潮。

蘇東坡曾在《浣溪沙·夜飲》中吟誦:“佳釀香飄至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間。” 夜晚,美酒,兩個總能發生奇妙化學作用的搭配。李白曾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夜晚飲酒,似乎少不了清冷淒涼、寂寞之感。

中國酒莊沈酒文化之二:饕餮盛宴印象沈子國之夜

在6月30日沈子國酒莊裡,夜晚是鬧熱的,夜晚充滿了激情與生命力,但總的來說,無論白天與夜晚,沈子國酒莊是一個不會讓人感到寂寞的地方。有酒,有人、有知交。眾多愛酒客、酒界人士、大腕千里迢迢趕來,為沈酒之美吸引,相聚一堂。魅力沈子國之夜,才剛剛拉開序幕。

眼光可見之處,是一片片耀眼的中國紅。紅燈籠、紅桌布,好一片紅色海洋。中華民族偏愛紅色,以至於紅色成為中國人眼中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有中國紅在的地方,自有喜慶熱鬧、溫暖與希望。圓桌上,佳餚次第擺上,中間放有一株別緻的擺件,外形似樹,金色枝蔓上開出五團由康乃馨製成的紅繡球花,另點綴一隻清爽的蓮蓬,別有趣味。單有九大碗還不夠,沈酒重磅出場,為印象沈子國添上畫龍點睛之筆。傳承六百餘年沈酒,是這個夜晚的重頭戲。

晚會前,舞臺上節目令人流連,舞蹈《蜀宮》、民樂連奏《印象中國》《新茉莉花》《狂歡》和雜技《青花韻》依次上演。帶有濃重古典色彩的節目為現場染上歡樂祥和的色彩,氣氛逐漸高漲。晚會正式開始後,“三重大雅”震撼上幕,第一篇章“大腕雲集,文化傳承”,第二篇章“中國沈酒,家族傳承”,第三篇章“中國傳統,血脈相連”,無一不在述說沈酒人細緻的用心和對美酒的愛意。

中國酒莊沈酒文化之二:饕餮盛宴印象沈子國之夜

家族傳承是沈酒的根基,而濃縮之白酒文化更需要傳揚發展。血脈筋骨連接起一個家族的核心凝聚力,美酒則是那起連接作用的脈絡。在莊主沈鴻林看來,秉承“酒道酬誠”的經營理念,堅守固態古法傳統釀造工藝,不負酒界泰斗的厚望,不負喜愛沈酒之人的期望,為消費者奉上一杯放心酒,便是對沈家家族最好的傳承。

當釀酒事業成為傳承,當釀酒人將酒看做孩童,將靈魂注入酒中,諄諄教導成為最細心的工藝技巧,何愁佳釀不成。歷經六百餘年,沈酒經歷過風雨起伏,在酒城瀘州這塊釀酒福地上,沈子國酒莊、中國沈酒莊以酒莊形式站立起來,中國沈酒也開始了新的征途。

“印象沈酒之夜”以傳統白酒文化為根,融合瀘州九大碗民俗,吸引酒客欣然前來,將沈酒的傳承文化講述給眾人,贏得眾多青睞。沈酒,在瀘州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名酒莊號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