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關於恐怖片,有的人喜歡疑神疑鬼的靈異事件,而那些血肉橫飛、酣暢淋漓的喪屍片總能小眾的,具有鼻祖意義的喬治·A·羅梅羅的

《活死人之夜》(1968)到馬克·福斯特的《殭屍世界大戰》(2013),西方已經有了完整且深刻的“喪屍文化”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他們在喪屍電影上自成一派,甚至對於喪屍這一現實生活中並存在的事物形成了一些創作上的基本法則,還有應對方法……數十年來,喪屍電影是越來越受觀眾的喜愛,相較於西方的成熟,東方喪屍電影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小有成就。最火的還是韓國在2016年上映的《釜山行》,算是亞洲喪屍電影的代表作了。

不光是韓國,日本的《請叫我英雄》也同樣優秀,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喪屍”。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喪屍”(Zombie)這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出自西方的舶來品,其最早為海地巫毒教中的,人在被施以巫術後變成的亡靈Nzambi,與中國人所熟知的“殭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說起東方的殭屍起源,並不是浮於表面的,中國文化流傳上千年,其中的神話傳說更是數不勝數,而“殭屍”的演變過程也是經歷許多變化才形成的。在最早談論鬼怪的《山海經》中提到:“早既太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魃,早神也”

此時稱為“旱魃”,又因為各個朝代對於神話以及自然的態度所改變,所以人們否定了旱魃的神性,並將它的形象轉為了一種邪惡的面貌,漸漸轉變為我們熟知的“殭屍”形象。

我們知道的“殭屍”形象都是從老港片中獲取的,它們常常身穿清朝官服,兩手身在前面,一蹦一跳,算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了。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而西方的“喪屍”,前面也有提到,這個詞來自巫毒教,而它們是一種不死生物,根據巫毒教的信仰,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復活死者,但這些死者不會擁有自主意識,並被舉行復活儀式的人所控制。所以我們常常在西方電影中看到的“喪屍”,大多都是從一些不可知的藥物中被創造出來,由此可見西方科技發達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深深的顧慮。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釜山行》並沒有延續好萊塢喪屍片中的風格,就算它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足以讓人感到恐懼,把人們圈在一個狹小的列車空間內,更能增加人心中的緊迫感。《釜山行》中令觀眾恐懼的點,就是被喪屍追逐的緊張感,現在的恐怖電影,著重劇情,走的是心理路線,即使沒有血腥畫面,觀眾也會感到心理上的恐懼。

同屬於東亞文化圈的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頻繁,韓國自古以來就受到中國傳統儒家的深厚影響,中國儒學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家庭本位文化。所謂“家庭本位”,就是指把家作為萬事萬物的參照點,把一切事物都和家聯繫在一起。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影片《釜山行》的故事敘述就是在家庭本位的東方傳統家庭倫理下進行的。除了儒家,佛教在韓國影響力也很大,更是在韓國文化歷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佛教思想也常常被當成東方時敘事思維。《釜山行》中多處情節都設置了“因果報應”的東方傳統佛教文化思想。

雖然《釜山行》一開始的定位是“亞洲喪屍災難片”,但是隨著影片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把它定義成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批判電影,片中的“喪屍”就像是被異化的人,就是用來考驗人際社會關係的工具人。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在有“文以載道”傳統的東亞,如中日韓三國,喪屍電影也承載著對社會問題發掘的任務,例如2017年上映的國產電影《妖鈴鈴》,它本身是一部喜劇,但電影中“喪屍”的出現是因為房地產商和“釘子戶”之間的產生的矛盾。

雖然說電影中“人假扮喪屍”這一個設定,有點令人失望,但能夠避開審查才是最重要的。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那些專屬於東方的倫理道德,人情世故,甚至是因果報應常常被融入到東方喪屍電影中,這也是西方電影裡沒有的,在西方電影人拍攝了大量的喪屍電影,並形成一種萬年不變的套路時,韓國的《釜山行》突然出現,一鳴驚人。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日韓乃至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開始集合本土文化後,東方喪屍電影才是真正的崛起,雖然現在國內還沒有出現好看喪屍電影,但回顧之前老港的“殭屍片”也是一種經典。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所以真正區分開殭屍和喪屍的區別的,不是國界,而是文化起源,在各種文化中,我們都給殭屍、喪屍賦予了相當繁瑣的行為方式與種類,我國古代很多傳說故事都是在講“殭屍”,比如唐代著名忠臣顏真卿,傳說他死後屍身不腐,栩栩如生,進而昇仙得道。

當然,這樣的故事套用在歷史上每一個名人身上都是行得通的,畢竟我們總會把那些比自己強大的人封為“神”或者“仙”。而讓殭屍從“仙”變成“鬼”的,要從清朝說起。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清朝的時候殭屍已經從仙家變成妖怪了,這一切都是以為叫袁枚的人一首造成的,在他著作的《子不語》中,記載了大量關於殭屍鬼怪的故事,比如《殭屍求食》、《秦中墓道》等等,在他筆下,殭屍變成鬼怪,甚至還分出了各種類型:夜肥晝瘦、兩眼深黑、綠色眼睛、渾身白毛……所以在清朝大部分小說中,殭屍都是“遍身白毛”的形象。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白僵、黑僵、跳僵、飛僵、魃、魔”等這六個等級就是用來劃分殭屍的。

不過香港的殭屍片雖然是中國文化的特有產物,但電影歸根結底都是借鑑了西方吸血鬼電影,所以《殭屍先生》的英文名是Mr Vampire,並不是Mr Zombie。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到了90年代,香港的殭屍片就不再風光了,畢竟大家總是有膩的時候,大量的“新瓶裝舊酒”式的作品湧現,擱誰都要沒興趣了。不過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也正是有了這些文化上的交流,使得東西方的電影也在相互交融。

現在我們國產電影受到的限制還很多,並不代表我們沒有優秀的題材和人才,相信今後我們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特有的“殭屍”電影。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