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打出的這2張“牌”是針對美國“極限施壓”的反制嗎?也許第3張牌才是關鍵

11月的8日、9日兩天,伊朗官員通過媒體分別打出了兩張“牌”。前者是伊朗胡齊斯坦省省長沙里亞蒂(Gholamreza Shariati)通過媒體對外稱,

伊朗軍隊在該省的港口城市馬赫夏赫爾領空附近擊落了一架來歷不明的無人機。後者是伊朗原子能機構發言人卡馬萬迪(Behrouz Kamalvandi)通過媒體對外稱,伊朗位於弗爾多(Fordow)的鈾濃縮工廠的鈾濃縮能力已接近了“伊核協議”簽署前的水平。

隨後,一位媒體的朋友就問我,伊朗打出的這兩張“牌”是針對美國“極限施壓”的反制嗎?對此我回答說,也許伊朗的第三張“牌”才是關鍵。

要解釋我這個回答,就先要預期前兩張“牌”的效果。簡單說,在11月8日伊朗在波斯灣用國產防空導彈擊落無人機後,美中央司令部馬上就出面聲明無人機不屬於美軍。這無疑就再次證明了繼6月20日擊落美“全球鷹”無人機後,伊朗軍方完全有能力在波斯灣範圍內塑造有利於伊朗的安全態勢。而在11月9日卡馬萬迪宣佈弗爾多鈾濃縮工廠的鈾濃縮能力已接近了“伊核協議”簽署前的水平後,美主流媒體還轉發了英《獨立報》一篇題為《特朗普對伊朗“極限施壓”的政策適得其反,專家稱其將會失敗》的報道,而這無疑也證明了

伊朗仍可以通過不斷減少對“伊核協議”的承諾進而對美進行反向“逐漸施壓”

但客觀地說,伊朗的這兩張“牌”都是可逆並有其“上限”的,其“上限”就是:伊朗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和宣佈生產武器級的濃縮鈾。因此,伊朗的這兩張“牌”更像是伊朗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伊朗打出的這2張“牌”是針對美國“極限施壓”的反制嗎?也許第3張牌才是關鍵

11月10日,伊朗南部布什爾核電站正式啟動了第二座核反應堆的混凝土澆築工作

那麼伊朗的第三張“牌”是什麼呢?其實就在伊朗打出前兩張“牌”的幾天前,位於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表了一份長達271頁、題為《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的網絡》的報告。這份報告的大致觀點是,儘管美國及其地區盟友在常規軍力方面仍比伊朗擁有優勢,但伊朗在黎巴嫩、敘利亞、也門和伊拉克的“代理人”軍事組織顯然是“更有效的力量”。該報告稱,與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核計劃以及正規軍相比,伊朗贊助的國外“代理人”對伊朗的軍事實力來說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報告還稱,伊朗在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也門總共投資了160億美元,而且每年向黎巴嫩真主黨提供7億美元軍事援助。同時報告認為,儘管美國對伊朗實施了“極限施壓”式的制裁,但伊朗的“代理人戰略”並沒有遭到任何重大的國際反對。當然,該報告也指出,雖然伊朗會繼續“抓住機會”擴大其第三方的力量,但伊朗也要控制其軍事影響力過度擴張和被視為干涉別國內政而遭拒絕的風險。

說到這兒,我的那位媒體朋友有所感悟地說,難怪幾天前伊朗一直在指責美國、沙特、以色列參與了伊拉克和黎巴嫩目前持續不斷的國內“騷亂”呢。接著他又問我:

伊朗的這第三張“牌”能打下去嗎?對此我回答說,這恰恰是接下來國內媒體要認真觀察並要從中汲取啟示的。中國之所以要從伊朗打的第三張“牌”中汲取啟示,是因為在2019年7月中國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專門有一章是“積極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一章中,明確地闡述了中國軍隊有“著眼於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深化同周邊國家軍事夥伴關係”的使命。

訂閱2020年三聯生活週刊(贈送2020年故宮日曆,期期快遞)

伊朗打出的這2張“牌”是針對美國“極限施壓”的反制嗎?也許第3張牌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