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沒錯,河北人民為了抗戰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發生在公元1944年5月的一場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保定蠡縣的張村營。

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1944年的5月14日(農曆三月初四),冀中八路軍第24團的第三連接到上級命令。命令說,第二天會有駐紮在蠡縣縣城的日偽軍部隊要去小陳一帶的村莊搶糧。三連和縣大隊的一部需抓住機會,打擊這夥敵人。

作戰的第24團系八路軍後來成立的基幹團,團內直轄六個連隊。作戰的三連人員精幹,由大約百人,加上蠡縣的地方部隊,作戰力量有大約200人。最後,三連決定在張村營一帶設伏,另由縣大隊的第一二三分隊在小王莊、張村一帶設伏,打擊敵人一部,並密切注意博野方向的日軍動向。縣大隊的第四分隊為預備隊。

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第二天凌晨五點,敵人進入24團預先設置的伏擊圈,第一輪戰鬥中,先頭的偽軍部隊被殲滅20多人,叛徒姚林也被擊斃。張從新連長下令迅速打掃戰場,並等待嗣後來臨的敵人。

三個小時後,敵人從博野、蠡縣分三個方向蜂擁而至,八路軍戰士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十點鐘,敵人意識到了,張村營方向的部隊是八路軍主力,遂集中力量對這裡進攻。

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危急時刻,縣大隊大隊長谷振海讓第四分隊來到張村營支援,並希望三連撤出戰鬥。張連長說,撤出後怕敵人對老鄉們撒氣,讓村子裡老百姓抓緊時間疏散、轉移。三連打算再堅持一段時間,為大家贏得轉移時間。

戰至下午兩點,敵人向張村營陣地發起了猛烈炮擊,不斷有我軍戰士傷亡。日偽軍趁機突破了八路軍第一道防線,向著村內進攻。臨危不懼的戰士們與敵人展開白刃格鬥。戰鬥中,四分隊戰士全部犧牲。

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下午三點,張連長要大家集中彈藥,給連隊中的神射手,以更有效地殺傷敵人。接下來,一連有20多位敵人被打死。敵眾我寡,彈藥又不足,近傍晚時分,連隊張從新連長和指導員都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戰士只剩下二十多人。

夜晚來臨,陣地上僅存的20多位戰士端起刺刀向敵人殺去,大多犧牲。

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經過戰後統計,此戰三連和蠡縣縣大隊200餘人的部隊,面對精銳裝備的2000多日偽軍臨危不懼,戰鬥持續了一整天,共擊斃、傷敵軍近600人,而三連和縣大隊也付出了近120人犧牲的慘重代價。

這犧牲的100多位戰士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蠡縣當地人,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5歲。

後世,為了紀念在這場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蠡縣本地在張村營建立起了“三五烈士陵園”(戰鬥發生時間為農曆三月初五),並建立起了戰鬥紀念館。2007年,蠡縣對張村營村的烈士陵園進行了重新整修,並新增了展室。

河北中部有座烈士陵園,記錄著75年前的一場戰鬥,開國上將為它題詞

呂正操將軍

2008年清明節,曾在冀中地區長期作戰的前八路軍冀中軍區司令、開國上將呂正操為“三五烈士陵園”題詞,對英勇無畏的河北人民給予了高度評價。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