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狗作為早在矇昧時代就陪伴在人類身邊的重要夥伴,其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服務於戰爭,從巴比倫到古埃及,從羅馬帝國到大漢王朝,大量的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都有著大量將狗用於軍事行動證據和記載。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在人類文明開化之初,犬類就大量的應用於軍事目的

在冷兵器時代,用於軍事目的的軍犬大多執行的是警戒、追蹤和輔助作戰的任務,個別財大氣粗的武裝勢力甚至會為狗配備裝甲來增加其在戰場上的格鬥能力。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軍用犬在戰爭中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成為警戒、追蹤、輔助作戰、運送補給、搜救傷員等領域不可缺少的工作幫手、甚至是拖拽電話線和進行通信聯絡這些對動物而言較為複雜的領域,都出現了軍用犬的身影。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一戰時期,將犬類用於物資運輸的比利時軍隊

至19世紀末期,世界上已經出現了諸如德國牧羊犬這類專門為了軍用目的而選育的犬種。順便說個題外話,德國牧羊犬在1899年就已宣告選育成功,並跟隨著德國軍隊東征西討,一戰結束之後,出於對德國人的憎惡,英國人將該品種改稱為“阿爾薩斯狼狗”,一直到1977年,該犬種才最終被重新命名為“德國牧羊犬”。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德國在軍用犬種的選育上,曾經遠遠走在了世界前列

回到正題,20世紀20年代,蘇聯和德國這兩個被主流國際社會極度孤立的國家,在巨大壓力之下逐漸的走在了一起,在軍事和經濟領域建立了深度合作,而德國在軍犬選育和訓練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蘇聯。1924年,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批准了“將犬類用於軍事目的”的提議,並很快的就在莫斯科成立了一所專門進行犬類訓練實踐和研究的學校,除此之外,另外十二所犬類訓練學校也在其他地區迅速的建立起來,而這些學校所培訓的內容,基本上涵蓋了軍犬使用的所有科目:搜救、運送補給、通訊、搜尋爆炸物、輔助戰鬥和破壞敵對勢力軍事目標。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1931年的蘇聯軍犬培訓學校

此時的蘇聯雖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集中力量快速的創建犬類訓練學校,但是由於缺乏在該領域研究的積澱,導致了這些學校根本沒有專門的軍犬培訓師可供調派,無奈之下,許多有訓狗經驗的獵人、警察甚至是馬戲團的馴獸師都被招募進了學校,這些人在少數幾位動物學專家的帶領之下,很快就熱火朝天的投入到工作之中。除了專業人才的稀缺,蘇聯方面在軍犬的選擇上也是困難重重,由於在短時間內實在無法徵募大批的純種軍犬,所以除了德國牧羊犬之外,蘇聯的軍犬培訓學校也擁有大量的其他犬種。五花八門的人員來源和品種豐富的訓練用犬,雖然在專業性上略顯不足,但是無形之中卻給蘇聯的軍用犬訓練工作帶來了許多新奇的思路。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1938年,接受檢閱的蘇聯軍犬部隊

20世紀30年代,蘇聯人在犬類的軍事用途上有了新的想法,就是使用軍犬進行反坦克作戰,該想法很快得到了實踐,雖然負責這一項目的所有人員都幹勁十足,但研究的過程卻並不順利,按照最初的構想,經過訓練的軍犬,可以自行前往作戰目標,並在到達目的地之後用牙齒解開可以自行脫落的綁帶,將可遙控或定時引爆的爆炸物留在作戰目標附近。然而較之豐滿的理想,骨感的現實常常將人類所構想的美好目標徹底擊碎,經過進六個月的實踐,這些訓練員卻最終發現這些軍犬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複雜的操作,這些忠誠的夥伴們除了因為環境改變無法正確判別目標之外,最可怕的後果就是它們經常會帶著炸彈重新回到己方陣地。失去耐心的項目組最終採用了一種極端的辦法——根據之前的訓練成果,將訓練科目變為犬類單程自殺性攻擊,至此所有的困難都迎刃而解了。到了1935年,不僅適合於綁在狗身上的炸彈得以設計成功,就連專業的反坦克犬類作戰單元也組建了起來,順便提及一下,此時的十三所犬類訓練學校之中,有三所是專門用於訓練反坦克軍犬的專科學校。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反坦克軍犬所採用的爆炸裝置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蘇聯方面損失了大量的國土、軍隊和物資裝備,即將亡國滅種緊要關頭,蘇聯最大戰略目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滯德國的進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些犬類培訓學校也將犬類訓練的重點全部轉移到了反坦克犬的訓練上來,第一批參與實戰的30條反坦克犬和40名訓練員很快的到達了前線,結果在實戰中,訓練的缺陷很快的暴露,為了節約燃料和彈藥,在日常訓練中,這些訓練學校的做法只採用靜止不動的坦克來訓練軍犬,結果在戰場上有一部分軍犬居然停留在了坦克附近,等候轟鳴的坦克停下來,最終被德國方面所射殺,而另一部分軍犬則被轟鳴的引擎和槍炮的巨響所驚嚇,對著己方陣地飛奔而來,造成了己方部隊的傷亡,此次行動,僅有四隻軍犬在德國坦克附近引爆了炸藥,造成了情況不明的損壞,六隻軍犬返回了己方陣地,造成了己方的傷亡,除此之外,德國人還拼死搶奪了三支被打死的軍犬,而其餘的軍犬,則被德國人或者自己的士兵所射殺。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訓練中的反坦克軍犬

而在之後的作戰行動中,這些軍犬部隊和暴露了另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蘇聯人對軍犬進行訓練用坦克採用的是柴油發動機而非德國人所使用的汽油機,結果就造成了這些軍犬經常誤傷己方部隊坦克的惡果。而德國人通過對這些軍犬的分析研究,認為這完全是一種無效的作戰方式,然後利用自己的宣傳工具大肆的對蘇聯進行攻擊,對外宣稱蘇聯的戰鬥意志已經完全崩潰,士兵根本不願去戰場上拼命,蘇聯當局甚至只能驅趕動物進行作戰。當然在進行輿論欺騙的同時,德國人還是對己方的士兵下達了對戰場上出現的犬類動物一律無差別射殺的命令。由此也可以推斷這種作戰方式還是有著一定的效果。

戰鬥民族二戰中將戰爭潛力挖掘到極致,利用軍犬炸翻德國坦克

1945年2月,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國家博物館附近,蘇聯工兵和地理嗅探犬

關於反坦克軍犬的戰績並無確切的記錄,蘇聯方面宣稱約有300輛德國坦克被這些英勇的軍犬所毀傷,這一數據多少還是有一些可信度,根據能夠查閱到的記載,這些軍犬部隊在某些戰鬥中取得了較好的戰果,比如在庫爾斯克戰役之中,蘇聯方面就曾以16只軍犬的代價,取得了擊傷12輛德國坦克的戰果。不過也有一個細節問題就是從1942年開始,這種用於自殺式攻擊的軍犬數量就開始大量的下降,從側面上倒是可以推斷出這種作戰方式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而蘇聯的軍犬學校則將培訓重點轉移到了地雷搜尋和物資投送方面,但是反坦克犬的訓練項目一直到1996年6月才徹底停止。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