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消息:

美國是智能音箱出貨量最大的國家,

2018 年出貨量達 5600 萬臺(僅統計亞馬遜、谷歌以及蘋果的出 貨量)。

2018 年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顯著增長,達 1625 萬臺,但國內智能音箱的高出貨量更多是得益於龐大 的人工基數,智能音箱滲透率相較於美國仍有較大差距。

美國 2018 年智能音箱普及率高達 41.0%,而國內智能音箱滲透率截至 2018 年 6 月僅為 1.02%。

調研數據顯示智能音箱使用最多的功能為播放音樂,超過 70%的美國用戶主要使用智能音箱播放音樂; 檢索信息、購物及控制智能家居等智能應用場景緊隨其後,分別佔比超過 55%、28%、31%。

因此短期來 看音樂市場是驅動智能音箱市場增長的因素;而長期來看,家庭智能場景的開發將決定智能音箱市場的發 展空間。此外,供給方面,智能音箱廠商也會加快市場教育的進度,從而帶動智能音箱出貨量的增長。於 是,我們主要分析智能家居、音樂市場以及供給三大方面。

價格: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按均價600元的價格算,市場空間在435億以上

國內競爭格局的演變是由巨頭主導。從市場份額來看,2017 年前五大廠商佔有 97%的市場份額;

2018 年第三季度阿里、小米、百度佔有 78%的份額,而京東出貨量與百度相近,以 20%來估算京東份額, 智能音箱出貨量(萬臺) 增長率前四大廠商佔有 98%的市場份額。可以看到,17 年-18 年競爭格局的變遷主要便是各巨頭相互搶佔份額的 過程。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相關產業鏈: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智能音箱方案主要由聲智科技、先聲互聯、摩爾聲學等公司提供,包括語音識別、麥克風陣列、硬 件方案設計等多方面設計。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智能音箱芯片主要由聯發科、Amlogic、全志科技等芯片廠商生產,其 中聯發科已佔據 Echo 過半的芯片份額,目前多數芯片兼容多個平臺和網絡協議。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HomePod智能音箱的爆發增長

揚聲器:國光、致伸、美律掌握最優質客戶,具有較為明顯優勢。致伸和美律為 Echo 的揚聲器供應商,目前 Echo 為市面上出貨量最大的智能音箱產品,累計銷 量已上千萬臺,17 年目標出貨量超千萬臺。

而國光則收穫 A 客戶產品揚聲器訂單,

供應鏈預估首年度出貨量將達千萬臺。在 Apple HomePod 作為標杆的帶動下,中 高階智能音箱產品對於揚聲器的標準要求也會逐步提高,揚聲器大廠更為受益。 國光此前並非一線消費電子品牌的供應商,此次切入國際大廠,預計將成為業績彈性較大的品種。

歌爾、AAC 在微型揚聲器領域均具備較強實力,但業務戰略和技術差異使得短期 不會和國光等形成競爭。目前 A 客戶的智能手機微型揚聲器供應商主要是歌爾、 AAC、Knowls 和美律。歌爾已成為 Sony 和 Oculus 的 VR 產品代工廠,VR 業務 是目前階段的戰略重點,而 ACC 的非聲學業務(觸控馬達、無線射頻和光學鏡頭)成重要增長動力。戰略佈局的差異和音箱揚聲器與微型揚聲器的技術差異使得短 期內不會構成競爭。

MEMS 麥克風:樓氏和歌爾佔據領先地位,MEMS 芯片供不應求。MEMS 麥克 風主要供應商為樓氏電子、歌爾,兩家在智能手機領域已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iPhone7 的 4 顆 MEMS 麥克風便被兩家瓜分。藉由客戶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他們 在智能音箱領域也佔據領先地位,BSE、Invensens 等廠商也具備一定競爭力。

中高階智能音箱通常配臵 6-8 個麥克風,快速起量的智能音箱直接導致 MEMS 麥 克風的需求激增,MEMS 麥克風芯片短期內供不應求。據 Digitimes,國際 MEMS 芯片大廠如英飛凌、歐姆龍等無法滿足突然爆發的市場需求,MEMS 麥克風芯片 市場出現 30%以上的供應缺口,也驗證了智能音箱產品的快速爆發。MEMS 麥克 風市場份額領先的樓氏和歌爾較為受益於市場需求爆發。

富士康、國光電 器、漫步者、奮達科技等 ODM 公司為多個品牌代工。

富士康獲得了 Echo 的組裝訂單,今年 4 月,富士康宣佈在衡陽地區擴大生產線,新增智能音箱及平 板計算機生產線 30 條,主要便是為了滿足 Echo 的訂單,也可看出富士康對於智 能音箱的重視。、

據供應鏈調研反饋,英業達則獨家獲得 HomePod 的組裝訂單,成 為最大受益者。從 PC、Tablet、智能手機到智能音箱,臺系 OEM 廠延續了自身強勢地位。

傳統音響廠也具備較強實力

。國光、致伸、通力電子、東科控股、奮達科技是業 內實力較強的音響 OEM/ODM 廠商,近兩年的業績主要受益於無線音響產品的快 速增長,各家均在智能音箱產品上有所儲備,其在揚聲器和組裝上的豐富經驗將 幫助其在智能音箱市場 OEM/ODM 佔據一定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