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11.11”銷售額實現2.7倍增長

每日優鮮“11.11”銷售額實現2.7倍增長

11月12日,生鮮電商每日優鮮發佈“11.11”期間戰報。數據顯示,在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真5折,省到底”大促活動中,其銷售額達到了去年同期的2.7倍。據瞭解,這是每日優鮮第四年參加“11.11”,再次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作為極速達生鮮電商的領頭羊,其最快訂單配送時長的記錄再次被刷新,達到5分51秒。

隨著人們對線上購買生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每日優鮮的這份戰報也記錄到了不少人們生鮮消費的新趨勢,比如他們對食材的新鮮度要求更高,掀起了一股在家吃火鍋的新“食尚”,在注重吃得好的同時也要吃得健康等等……而隨著每日優鮮加大食材類商品的比例,以及移動互聯網、生鮮電商的愈發普及,在年輕消費者之外,其40歲以上用戶更是同比增長了51%。

京滬持續“霸屏” 深圳“食力”超廣州

由於以前置倉模式為主的生鮮即時到家購物還是個較新的事物,一線城市仍然是每日優鮮目前的主要用戶來源。戰報顯示,北京和上海分別佔據了它“11.11”銷售額的27%和22%,而深圳“食力”力壓廣州,以13%的銷售額佔比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每日優鮮的銷售目前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但其在新一線城市的用戶數正在經歷突飛猛進地增長。以武漢為例,相比去年“11.11”,每日優鮮在當地的用戶數增長了23倍,成為其在全國用戶增長最快的城市,而合肥、南京兩地的用戶數則分別增長了311%和215%。

食材品類增速快 “三鮮”熱度暴漲

如果過去人們選擇生鮮電商是因為方便、送得快,那在今年,越來越多消費者則更看重它提供的越來越多的新鮮食材。根據每日優鮮的“11.11”戰報,它的肉類、蛋類、水產、蔬菜四大食材品類分別增長了310%、300%、200%和230%,而乳品和水果兩個品類則同比增長了100%和120%。其中,從生產到上架不超過兩天、保質期僅為7天的鮮肉類產品共售出了570噸,鮮奶類產品售出了82萬升,鮮活大閘蟹更是售出了130萬隻,用戶對食材的“鮮活度”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家吃火鍋成新“食尚” 用戶愛吃也愛瘦

除了對新鮮食材的喜好度增加,人們還愛上了在家吃火鍋,不用出門受凍和排隊,在家一鍵下單便能飽餐一頓的“宅式火鍋”成了這個冬天的C位美食。

據瞭解,在今年的火鍋季,每日優鮮不但和海底撈、呷哺呷哺、小龍坎、大龍燚等知名火鍋品牌合作,擴充火鍋類食材SKU,還貼心地增加了鍋具、餐後清潔用品等產品。數據顯示,每日優鮮火鍋類食材整體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比增長了300%。此外每日優鮮還發現,除了經典的麻辣口味南北通吃外,新式火鍋口味受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歡迎,比如華南用戶更愛椰子雞味,華中消費者喜歡番茄酸湯味,華東消費者會更多購買海鮮味鍋底,華北消費者則對羊蠍子鍋底情有獨鍾。

在愛吃、會吃的同時,線上生鮮的購買者也都很追求“保持身材”和“簡單烹飪”。在每日優鮮的報告中,即食雞胸肉、全麥吐司、酵素果凍等低熱量且有飽腹感的商品成了網紅輕食銷量增速的TOP 3,而加熱即食的小龍蝦、羊蠍子和羊雜則是網紅預製食品的TOP 3。

極速“11.11” 最快一單5分鐘送達

據悉,每日優鮮成立於2014年底,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深入社區、覆蓋周邊1-3公里的前置倉,實現了優質商品的1小時達。在其去年公佈的“11.11”戰報中,最快訂單送達時間為 9分26秒,而在今年“11.11”,北京的一位王姓用戶在下單後5分51秒便收到了商品,成為了今年“11.11”的最快一單,而今年“11.11”期間平臺的平均配送時長達到24分22秒。

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從今年2月開始升級前置倉2.0,並通過擴充商品品類、以智能化系統完善配送路徑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品類更加豐富、配送更加即時的生鮮購物體驗。無論是否是“11.11”,公司都會以同樣的高標準服務於用戶,希望能夠成為更多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新菜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