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貓雙11”看零售業未來趨勢:上雲是關鍵?

李禮 零售氪星球 昨天

文丨李 禮

來源丨零售氪星球(ID:LS-KXQ)

2019天貓雙11再觸新高:1分36秒2019天貓雙11成交破100億,1小時03分59秒,天貓雙11成交總額衝破1000億大關,5億人參與2019天貓雙11,全天成交總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這一新的商業紀錄見證了新零售爆發。

在這一新紀錄背後,阿里雲成為新零售成功的一個關鍵要素。

作為新零售的標杆,今年阿里巴巴的核心交易系統100%運行在阿里雲上:中國唯一自研的飛天雲操作系統,成功扛住全球最大規模的流量洪峰。

除此之外,諸多采用阿里雲技術,如數據中臺、業務中臺、AI技術的新零售企業也都在此次雙11中創造了商業奇蹟。

正如《2018零售企業營運資本管理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實體零售企業面臨收入放緩,成本上升的多重壓力,已經進入了微利甚至負利的時代。

傳統零售門店靠產品或者門店位置吸引顧客進店購買的獲客方式已經失效,向新零售轉型,利用雲計算等新技術實現商業創新才是正解。

01

第一批全面上雲的商超百貨怎麼樣了

此次雙11預熱時,銀泰百貨就在“喵街”App上發出多款福利,每次不到15秒就會被搶光,這背後就是阿里雲在保障“搶券”通道的暢通。

前不久,阿里巴巴副總裁、銀泰百貨CEO陳曉東在微博宣佈銀泰百貨已經實現了100%雲化。同時,他還透露:“銀泰百貨在全國8省35城擁有65家門店,目前90%的交易已經完全來自互聯網,58%的內容都已實現了數字化,未來還會上升到100%。”

從“天貓雙11”看零售業未來趨勢:上雲是關鍵?

10月16日銀泰百貨CEO陳曉東分享

作為百貨商場零售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銀泰百貨單日的交易峰值增長達20倍以上,但IT成本並沒有上漲。

銀泰百貨的雙11大促持續17天,多箇中心城市共振,旗下65家店共同參與,線上線下形成聯動。

2019年雙11第一天,銀泰商業CEO陳曉東在社交媒體上發出戰報:“11月1日零點雙11開場,14分鐘銷售過百萬,凌晨兩點線上成交額超去年全天。”

嚐到甜頭的不只是銀泰。同樣全面上雲的聯華華商,在雙11大促中全程技術穩定,超額完成5.3億交易額目標,創5.5億新高!

銀泰和聯華的案例證明,如果傳統百貨商超及時向“新零售”轉型,就不會有被淘汰的命運。而曾經經營27年,被稱為北京最能賺錢的百貨商場——北辰購物中心亞運村店,固守傳統經營模式,依賴於地理位置,沒有跟上數智化時代改造,業績連年下滑,最終在前年被迫宣告停止營業。

從“天貓雙11”看零售業未來趨勢:上雲是關鍵?

2017年底北辰購物中心亞運村店宣告停業

02

上雲的海底撈為顧客提供更極致服務

在餐飲零售行業,海底撈與阿里雲合作,實現企業智慧生產、智慧管理和智慧運營。顧客到店後在APP上就能完成排位、訂位、點餐、外賣等,還能通過軟件提交私人定製專屬口味鍋底需求。據數據統計,顧客點菜下單-智能菜品倉庫配菜-機器人傳菜-菜品到達餐桌全程僅需三分鐘。

此外,傳統繁瑣的工作通過科學技術得到極大改善。基於阿里雲數字技術,海底撈打造了智能的自動配鍋機、能源管理系統和智能後廚管理等,提升效率的同時,也節約了不少人工成本。

新零售幫到的不只是海底撈一家餐飲企業。

2019年天貓雙11,包括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漢堡王、海底撈在內的9大餐飲巨頭,首次實現了在口碑、餓了麼、淘寶、天貓、支付寶的多平臺運營,享受聚划算、淘搶購、88VIP、蜂鳥即配等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服務。

從“天貓雙11”看零售業未來趨勢:上雲是關鍵?

海底撈在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國內的老牌餐飲雖然名氣大,但經營狀況每況愈下、門可羅雀。對於餐飲老店的現狀,曾有網友評論:“老店們”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學習新技術跟上趨勢,克服管理僵化、體制落後的弊病,否則早晚會失去競爭優勢。

03

八成服飾品牌上阿里雲

2019年初至今,一家靠傳統模式經營的大型服裝連鎖零售企業,在全國的連鎖門店數量從超6000家銳減2000多家,半年虧損5億元。

有人落後,也有人迎時代趕上。不少窺得時代發展先機的服飾零售企業幾年前就開始向新零售轉型,包括安踏、李寧、雅戈爾、紅蜻蜓、太平鳥、熱風、鴻星爾克、七匹狼等頂級服飾品牌,近八成頂級服飾企業在新零售數字化轉型時選擇阿里雲。

其中,國貨經典品牌李寧近兩年與阿里雲合作並完成了數智化轉型。2019年上半年,李寧營收為62.55億元,同比增長32.7%,業務淨利潤達5.61億元,同比增長109.1%。

從“天貓雙11”看零售業未來趨勢:上雲是關鍵?

李寧近兩年與阿里雲合作數智化轉型

今年雙11開場2小時,李寧與安踏、波司登、太平鳥等45個服飾品牌共同躋身“億元俱樂部”:安踏17分29秒成交過億,比去年提早40分鐘,李寧1小時30分破3億。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與阿里雲合作的零售客戶已超過6000家,雲計算、中臺、AI技術為新零售企業的轉型提供了更多可能。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也藉助“上雲”、轉型新零售,成功實現增長收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控制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