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國企虧損嚴重卻沒有倒閉?

首先,國有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存留著大量的工人,而這些企業往往又在歷史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重大貢獻的。至少曾經都是納稅大戶,現在由於經營不善,而面對虧損局勢。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政府考慮一旦讓這些國企破產關閉,不僅簡單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而且大量工人下崗失業,社會影響實在不好,所以,寧願財政對其予以補助,勉強維持生存。也不會答應其破產關閉。

為什麼一些國企虧損嚴重卻沒有倒閉?

國有企業一直給人的印象是生產效率低下,機構擁腫,人浮於事。最典型的就是一二把手並不是從下面員工中擇優選拔,而是從別的國企中抽調過來的空降幹部。所以,國企不管你是壟斷或是非壟斷都不如民營企業有創新力、有發展潛力,能夠保持不虧損就算不錯了。

當然,我們很多百姓都看到了,一些國有企業呈現了虧損狀況,卻一直沒有答應其宣佈破產,還是繼續由國家財政給予拔款輸血,以防止其關閉。那麼,這些虧損嚴峻的國有企業,為啥會一直沒真正的破產關閉,退出歷史舞臺呢?

為什麼一些國企虧損嚴重卻沒有倒閉?

再者,有些國企只是歷史包袱重了一些,只要進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還是有望扭虧為盈的。那麼,當地政府就不會答應其關閉。尤其是在過去,校園、醫院、分房等福利,都是由國企來承擔的。在這樣的沉重負擔下,讓國企去參與市場競爭,確實有點勉為其難。所以,現在經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卸去國企之前的包袱和過重的負擔。這樣的企業雖然現在虧損,未來還是有望救活的。

最後,也有一部分國企雖然經營不善,呈現虧損,可是其債務率很高,如果讓其存活下來,還有經過借新償舊的可能性,不如果真的讓這些欠著銀行鉅額債務的國企都關閉了,那麼國有銀行的不良率和壞賬率都會快速上升。因為,過去銀行喜愛把錢借給國企;所以國企很簡單就能從銀行那兒借到錢,現在國企虧錢了,銀行也只能答應其延期償還,否則國企關閉,銀行日子也不好過。

當然,上面我們說的是能夠挽救過來的國企一定要救過來,可是對於那些扭虧無望、效果低下,處於嚴峻產能過剩行業中的國企那一定要將其淘汰出局,絕不能讓其繼續消耗國家財政資源、浪費銀行信貸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