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白條?杭州某銀行新規:半年內有過2次以上網貸記錄,拒貸

剛過去的電商購物狂歡日——雙11,天貓僅用1分36秒銷售額破百億。天貓一個平臺,平均每秒就有一億人民幣的交易達成。

花唄白條?杭州某銀行新規:半年內有過2次以上網貸記錄,拒貸

在此之中,許多人都習慣使用花唄預付。而其它的電商平臺,也都有類似的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等等。

像這種互聯網信貸產品,是否與銀行信用卡一樣,只要按時還款就可以了呢?至於它衍生出的如借唄、微粒貸等,又能帶來什麼影響呢?

首先給大家看一則報道:

杭州有銀行出新規:半年內有過2次以上小貸記錄,拒貸!

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借貸可以隨便用,哪怕按時還款也會影響貸款。



花唄白條?杭州某銀行新規:半年內有過2次以上網貸記錄,拒貸

報道中有這樣的對話:

記者提問:“使用過螞蟻借唄、微粒貸、京東白條等互聯網信貸產品,即便按期還款,也會影響銀行貸款嗎?”

該行某支行個貸部經理回答:“確實有這個規定,上個月收到的通知,這個月開始實行。像白條、借唄等互聯網金融平臺,半年內有2次以上的使用記錄就很可能拒貸。”

另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個貸部經理也回覆道:“各家銀行的容忍標準不一樣,一般主流銀行的標準是貸款、信用卡2年內不連3累6,但網貸確實會影響額度。”

不過從報道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銀行瞄準的主要是小額借貸行為。而且徵信的大網,也已經向互聯網信貸展開。

花唄:主要應用於阿里體系,徵信機構為芝麻信用,對銀行業務影響不大。

借唄:對應央行徵信,借款行為都會上傳至央視個人徵信報告,會影響到銀行業務。

京東白條:在京東商場購物時與花唄一樣,不上徵信。但是使用白條日常消費、旅遊、教育、裝修就屬於小貸行為,會上傳到央行徵信,影響銀行業務。

微粒貸:對應央行徵信,與借唄一樣屬於小貸行為,會影響到銀行業務。

蘇寧任性付:對應央行徵信。使用任性付發生逾期後不僅會產生違約金,逾期信息還會上傳至徵信系統,影響到銀行業務。

花唄白條?杭州某銀行新規:半年內有過2次以上網貸記錄,拒貸

個人徵信報告作為銀行考察客戶資質必查的東西,在銀行準備對網貸下手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控制下自己的消費慾望,謹慎網貸。

而且報道中兩大銀行已正式發聲:很難給使用支付寶借唄、京東白條的人放款

農行:我們暫時沒有硬性規定,但如果在支付寶借唄、京東白條上借過錢,必須要先結清,不然很難放款。

招行:如果在支付寶借唄、京東白條等互聯網借貸上借過錢,的確會比沒有在這些平臺上借過錢的人難批。

其實這行為也不難理解,互聯網信貸產品雖然門檻較低、辦理方便,但其利率是要比銀行對應信貸產品最高利率還高出兩倍有餘,年化利率一般都在18%左右的。



花唄白條?杭州某銀行新規:半年內有過2次以上網貸記錄,拒貸

銀行看見有人有過網貸記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個人得多缺錢或資質多差,才不辦理銀行的優勢產品,選擇了高成本的互聯網信貸。

這也是我們常說“網貸最花徵信”的由來,因為即便按時還款,信用良好。銀行也會認為客戶資金緊缺,還款能力值得商榷。

守護徵信,從拒絕網貸做起。同時我們也應該發現,很多我們不留意的地方會直接影響到銀行對客戶資質的評判。而且各個銀行要求準則也不盡相同,我們需要做好前期的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