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01

最近,被年代劇《奔騰年代》中的“機車伕婦”撒狗糧、圈粉。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由佟大為和蔣欣組CP領銜主演,佟大為扮演的常漢卿,是一位資本家後代的歸國科學家,為新中國研發電力機車。蔣欣飾演的金燦爛,則是一位戰鬥英雄,從鐵道兵部隊轉業分配到機車廠。

在階級分明的年代,這樣兩個人,一個在小資的生活和書海里浸泡長大,一個是整天滿身泥,見慣了生活的苦楚,一個是被打倒的對象,一個是被推崇和學習的榜樣,很難走到一起。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

兩人在火車上巧偶鬥嘴,又在同一間機車廠共事,幾個回合下來,“死對頭”變成“生死交”,成了讓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戀人,在時代背景和個人情愫的推動下,最終結婚生子。

劇中,照顧常漢卿長大、如母的大姐常漢坤,一直瞧不上金燦爛的出生,對她身上的“農民”習氣,各種挑剔,嫌棄金燦爛上不了檯面和俗氣。

在一次對話中,常漢坤再次嘲笑金燦爛的俗氣,連帶著把常漢卿也帶得俗不可耐,金燦爛說:

生活就是需要雅俗共賞。

深以為然。生活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一俗到底的婚姻,缺乏生活的活力;沉迷風雅的婚姻,沒有生活的踏實。

02

雅俗共賞的婚姻,是平淡生活中的儀式感

前段時間,鄧超送給孫儷的禮物,又引得“娘娘”的吐糟: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鄧先生買這個耳環的時候,怎麼就認為會適合我呢,是筷子?是書籤?是刮痧板?還是我脖子不夠長。

繼上次送的“養生襪”,不到兩個月時間。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這對明星夫妻的日常,看上去很“逗逼”,卻是另一種甜。

這些小禮物,就像給平淡的生活撒了一點糖,枯燥的日子,多了些許儀式感。

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具體到每段婚姻中,也就是為生活而奔波、為五斗米折腰的現實,將“愛情”的神聖和高潔緊緊的裹脅著,直到有一天,彼此看不到“愛”的模樣,沒有了心動的感覺,婚姻中的雞毛蒜皮,自然就埋葬了愛情。

生於紅塵中,難免會倦怠。

婚姻也是這樣,兩個在不同環境下長大的人,在荷爾蒙的鼓動下,從原來的家庭中出來,走到一起,組成新的家庭。

而“鎖碎”,也是生活的本來面目。當兩個人每天被“俗”氣的生活包圍著,細碎、真實、殘酷而又磨人,厭煩和疲憊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給婚姻增添“儀式感”,也就是給這個平淡的生活,投下些許漣漪和心動。

在最新的《幸福三重奏》中,張國立和鄧婕,一個辣妹子,一個慢性子書生,兩個人的婚姻中,也是雞毛蒜皮,每天扮嘴。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只不過,張國立會在出門在外時,給鄧婕買一些甜棗;鄧婕是麥霸,即便插不上嘴,張國立也會在一旁做綠葉符和著;他們會一起分一枚雞蛋;會在另一半出門前,吻別和送別......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很多人以為“儀式感”,需要很多的金錢和浪漫的堆積,事實上,金錢和浪漫堆積起來的“儀式感”只是所謂的形式而已,真正的“儀式感”,是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

而真的“儀式感”背後,是愛和成全,是心中時刻有彼此,是知道對方的喜好和習慣。

03

雅俗共賞的婚姻,是對彼此的接納

看過一句話:世上唯一的完美,就是不完美。

最好的婚姻,就是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父母愛情》中,江德福和安傑生活了一輩子。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江德福時有時無,口口聲聲的要改造安傑的“資產階級大小姐”的臭毛病;安傑也把對江德福農民習氣的厭煩,滲透到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兩個人,生活了一輩子,吵鬧了一輩子,也恩愛的一輩子。

被彼此改造,又堅守了自己。

一個重要的原因,離不開對彼此的接納。

江德福一邊嚷著要清除安傑的“小資情結”,一邊又在出差時,不忘給安傑帶回咖啡,同意她在院子裡種花,接受她和朋友在閒暇的午後,一起坐在院子裡喝咖啡;也默許她留著當年的旗袍和“封資修”的小說。

至於安傑,表面上看,她在江德福面前時常任性得像個孩子,然而,她也知道,江德福要面子、重視家人,所以但凡有外人在場時,她總是收起自己“大小姐”的脾氣,給足他面子;對待她怎麼也看不上眼的小姑子江德華,也是能接納就接納。

就是這樣,江德福的“俗”,安傑的“雅”,融合在一起,成為幸福婚姻的典範。

什麼樣的婚姻,才是好的婚姻?

是一見鍾情的難得與激動;是相濡以沫的堅持和守望;是至死不渝的感動與不悔。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古至今,都沒有一個定論,每個人對婚姻,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

只不過,所有幸福的婚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彼此的接納,不苛求去改變對方,不強迫彼此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變得完美。

就像

楊絳先生,接納了錢鍾書先生的“生活白痴”;

應採兒,接納了陳小春的爆脾氣;

劉若英和丈夫,可以同時進電影院,卻看不同的電影。

就像,黃磊在寫給太太的信《我太太這樣的女人》中所說:“在日常生活中,她幾乎從來不會干擾我的工作,我也不太喜歡要求她。”

《奔騰年代》佟大為蔣欣“機車伕婦”撒糖:好婚姻,都會雅俗共賞

好的婚姻,不是讓彼此成為自己心中完美的人,而是願意傾聽,也樂意分享,卻不去改造和糾正,這樣的婚姻,才會相處不累,久處不厭。

04

俗的婚姻是常態,雅的姿態是撒糖

馬伊琍: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9個字,道出了婚姻的不易。

而彼此珍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於俗不可耐的平凡生活中,用一個小禮物、突如其來的偷吻、一次擁抱、一聲“我愛你”,抹去掩蓋在“愛情”身上的“一地雞毛”,將愛情曬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金星說過:“愛情可以拋開生活去談,但是婚姻不可以,婚姻就是生活。”

生活中,少不了“俗”,開門就要花錢,睜眼就要吃喝,芸芸眾生中的每個你我他,都是“俗不可耐”的教科書,沒有“俗”氣生活的打磨和歷練,也難懂生活的真

“俗”得太多,會令人感受到無盡的“苦”,那麼,來一點“雅”,就像喝咖啡時,往裡加一點奶和糖,會更加醇香和濃情,更重要的,對喝不習慣的人,容易入口。

同樣的道理,在婚姻中,一味追求“雅”,整天抱著詩詞歌賦過日子,是難以填飽肚子的。

就像徐志摩和陸小曼,愛得如此轟轟烈烈,最後卻尷尬收場。

兩人一心追求所謂的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當徐志摩深知,自己的生存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陸小曼的生活需求,在陪伴與賺錢兩者之間,他難以兩全,不堪重負之時,只會心生怨懟。

這樣的“雅”,對於婚姻生活而言,不是“雅”,是沒有認清婚姻的生相,是盲目的追逐。

婚姻中的“雅俗共賞”,往小裡說,是生活中的一點儀式感,往大了說,是對彼此性情的接納和不改變。

這樣的婚姻,才是活靈活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