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縣新莊村的大棗,怎樣才能更“紅”?看看棗農老郭的“品牌”經

修武縣新莊村的大棗,怎樣才能更“紅”?看看棗農老郭的“品牌”經

 “老郭,你那兒的冬棗還有嗎?再來兩箱。”

雖然採摘季已過,但修武縣王屯鄉新莊村玉富棗園的郭玉富每天仍會接到不少求購電話。

修武縣新莊村的大棗,怎樣才能更“紅”?看看棗農老郭的“品牌”經

“俺種出來的棗個大脆甜,焦作、新鄉還有鄭州都有遊客開車來我的棗園,不但自己買棗,還常常幫朋友捎帶。”老郭得意地說。

新莊村種植大棗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水文土質,造就了新莊大棗肉厚、核小、酥脆、含糖高、微量元素豐富的特點。老郭從1997年開始承包棗園,是村裡最早“吃螃蟹”的人。

擦亮新莊大棗品牌

前些年,棗農為搶佔市場打起了價格戰,每斤大棗只賣七八毛錢,不僅棗賤傷農,而且參差不齊的質量嚴重影響了新莊大棗的口碑。老郭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定要擦亮新莊大棗品牌!”他暗下決心。

多年種棗賣棗的經驗告訴老郭,只有品質高、服務好才能贏得口碑、積累客戶、佔領市場。因此,他沒有簡單地擴大生產規模,而是選擇走高端路線。

修武縣新莊村的大棗,怎樣才能更“紅”?看看棗農老郭的“品牌”經

為了種出高品質的大棗,他白天在地裡勞作,晚上利用電視、手機、圖書學習現代科學種植技術,栽種、剪枝、防病、澆水、施肥,老郭邊學習邊實踐,種出來的大棗不但越來越甜,品相也越來越好,今年舉辦的“新莊大棗採摘文化節”上,老郭一舉奪下“大棗王”的稱號。

修武縣新莊村的大棗,怎樣才能更“紅”?看看棗農老郭的“品牌”經

為了保證大棗品質,每個大棗要在老郭手裡“過三關”,通過手工採摘、低溫保鮮、裝箱分揀3次篩選,有瑕疵的大棗決不裝箱銷售。為了讓新莊大棗名揚全國,老郭還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在網上賣出了80元1公斤的高價。

以棗為媒,日子越過越紅火

藉著縣裡發展美學經濟的東風,新莊村建起了中國棗木文化園、大棗文化長廊、棗文化村牌,眼瞅著遊客越來越多,老郭又辦起了家庭農場採摘園,四月賞花,五月採桑葚,六月嘗杏,七月八月吃桃,九月十月摘棗,園子裡還散養雞鵝,出售新鮮雞蛋鵝蛋,原本個把月的採摘季硬是被他拉長到大半年。

修武縣新莊村的大棗,怎樣才能更“紅”?看看棗農老郭的“品牌”經

“去年棗園收入1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15萬元。”老郭偷偷對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如今,在老郭的帶動下,新莊村已發展大型棗園7個,小型棗園40多個,佔地700多畝,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棗之鄉”。村民們以棗為媒,大力發展生態觀光遊、休閒採摘遊等鄉村旅遊項目,收入節節攀升,日子越過越紅火。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言 通訊員 李維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