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人文攝影:萬佛湖久旱現“草原”,水庫“喊渴”何時來甘霖?


近一段時間,安徽舒城萬佛湖成為新聞的焦點,甚至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和網友們的密切關注。怎麼回事呢?原來自今年夏季以來,安徽遭遇嚴重乾旱,降雨偏少,氣溫比往年同期較高。受此影響,萬佛湖的水位持續下降,大片的湖底土地裸露出來,甚至形成一塊塊“綠色草原”的神奇景觀。

通過航拍的鳥瞰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昔日較為寬闊的河棚河口,已經換了顏色,被大片綠色所覆蓋,少量的河水在原河道東側低窪處流入龍河口水庫。有人在上面放牧養羊,有人漫步其中,甚至偶爾還能聽見汽車的飛馳聲……

據《舒城縣水利志》記載:河棚河,系杭埠河支流,原名烏沙河、龍河,發源於舒城縣、潛山縣交界的黃土關王道墳,全長近30公里,自新開嶺流入龍河口水庫。主要支流有三條:沈後河、廬鎮河、嵐衝河。

今天,在萬佛湖周圍修建一條環湖大道,目前工程順利進行交工驗收環節。圖中為跨河棚河大橋。

當然,形成這樣的景觀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圖中也是一片裸露出來的湖底土地,但與上文“神奇景觀”所不同的是,這裡沒有草原,只有大片的龜裂與死一般的寂靜。

對於許多不熟悉她的人,有必要再一次介紹她的身份。事實上,與其說她是旅遊風景區,不如“水利工程”來的更加貼切。六十多年前,當這座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壩在大別山的深處拔地而起,“龍河口水庫”橫空出世!

本世紀初,帶著“萬佛湖”這一新名稱,龍河口水庫開啟全新的旅遊路線。2016年,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安徽省第十一家。來自管委會的數據,2019年十一小長假期間,萬佛湖風景區共計接待遊客13.35萬人次,門票收入744.97萬元。圖中下方一艘遊艇駛過湖面,留下一道白痕。


但很明顯的是,今年萬佛湖水位下降,也直接影響到遊客的觀賞體驗。除了這一因素外,景區定位、項目內容、配套設施等也引發網友的吐槽。

景區管理方除了應對多年難見的乾旱外,也許該多聽一聽網友們不同的聲音。畢竟無論是地理位置、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還是水利功能,萬佛湖佔有 絕對的優勢,而這種優勢需要得到長期的運用和可持續的發展。

夕陽西下,風光無限美好。近處萬佛湖水緩緩流淌,遠處重巒疊嶂,連綿不斷。晚霞映紅了西山,大地多了幾分薄霧,村莊炊煙緩緩直上,願明日醒來甘霖傾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