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本文 Jesse Chan 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DXO Mark 排名第一,2799 起。

這是小米 CC9 Pro 的一句話概括。小米希望打造一款「最強拍照手機」,同時售價只有 Mate 30 Pro 的一半不到。從 DXOMark 得分的角度來說,小米做到了。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就在小米 CC9 Pro 發佈後幾天,DXOMark 給 iPhone 11 Pro Max 的相機打出 117 分,低於小米 CC9 Pro 和 Mate 30 Pro 的 121 分。這一結果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有不少人認為小米和華為能得到如此高的分數,是有意識地迎合 DXO 的偏好後的結果,相當於一種「應試教育」。

我從一開始就不喜歡「給手機的某項表現打分」這一做法,我自始至終認為,手機的體驗無法被量化,所以我根本不關心 DXO 如何用 121 分定義 CC9 Pro 的相機。小米 CC9 Pro 是一款很好的拍照手機,在體驗它的一週時間裡,我對「手機拍照」也有了新的理解。

一億像素

小米似乎想把「一億像素」當作 CC9 Pro 相機最重要的賣點。

起初,我想拿兩千萬像素的黑卡 6,在白天光線充分的條件下和 CC9 Pro 的一億像素模式比比解析力。但出去拍樣張的那天,我忘了給黑卡 6 插卡。我也因此意識到拿相機和手機比解析還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手機真正的意義在於它「就躺在你的口袋裡」,這是手機攝影永恆的優勢,沒有必要拿來與相機對比,所以我也就沒有做後續的補測。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一億像素的照片,縮小至四分之一後,仍然有 3.6M 大小

為了凸顯 CC9 Pro 主攝一億像素這個賣點,小米特意在軟件中搭載了「一億超清」功能。在「一億超清」模式下,小米 CC9 Pro 輸出的照片分辨率是 12032 × 9024,像素高達 1 億 800 萬,照片體積則是 20M 起步。

的確,「一億超清」模式下拍出的照片比普通模式要更清晰,但原圖動輒 20-30M 的體積,微博微信這種社交媒體是真的吃不下,更何況也沒多少人會把你的照片放大 10 倍去看細節的解析力。而一億超清模式下的照片在拍攝完成後還需要 3-4 秒的時間在後臺進行軟件算法處理,才能最終成片。

所以一億像素的 CMOS,更多隻是為主攝畫質提供保障。即使不開「一億超清」模式,CC9 Pro 的畫面解析力也相當優秀,主攝拍到的畫面邊緣,物體的細節也保留得相當足。但這還並不是 CC9 Pro 相機最值得稱道的特性。

5 倍光變

作為一個攝影「半吊子」,從今年 3 月到現在,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練習用黑卡 6 拍照。

黑卡 6 的最大特性在於 24-200mm 焦段的全面覆蓋,對於初學者來說,學習使用不同的焦段進行構圖可以說是攝影的第一步。而且大部分初學者在取材的時候又相對比較害羞,經常不敢走到近距離去拍,這時,長焦鏡頭能給你一個在遠處發現美的機會。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很認可手機廠商在長焦鏡頭上的嘗試。

對長焦鏡頭來說,畫質和防抖是兩個避不開的問題。焦距越長,相機的輕微抖動在畫面上表現得就會越劇烈。小米 CC9 Pro 配備了一顆等效五倍光變鏡頭,且配備了四軸光學防抖。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使用 5 倍長焦拍攝

實際測試的過程中,CC9 Pro 5 倍長焦鏡頭的對焦很快,加上四軸光學防抖,成片率沒什麼問題。畫質上,手機上搭載的 5 倍變焦鏡頭一定不會很好,解析力仍有不足,包括逆光時紫邊的現象也挺嚴重的,但相比起 iPhone 等其他手機 5 倍數碼變焦「幾乎不可用」的畫質,CC9 Pro 這顆變焦鏡頭是完全「可用」的,你可以用它拍出很多好照片。

我是一個很喜歡用長焦的攝影者。就像我之前說的,因為長焦能讓我在距離足夠遠的情況下「講故事」。在測試 CC9 Pro 的過程中,大部分讓我覺得很滿意的照片,都是用這顆 5 倍長焦鏡頭拍到的。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廣角&微距

小米 CC9 Pro 的廣角鏡頭是迄今為止我體驗過最好的一顆廣角鏡頭。

無論是曝光控制、解析力、畸變修正,都相當好。畫面邊緣會不可避免地糊一點,但這部分完全可以理解。總體來說,它的廣角畫質超過我體驗過的一加 7T、三星 Note 10 和 iPhone 11 Pro。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另外,微距也是我非常在意的一個功能。因為在使用黑卡 6 + iPhone 的這一年裡,我缺的就是一顆能拿來拍食物的微距鏡頭。CC9 Pro 這顆微距鏡頭不好控制,對焦需要雙手穩穩拿住,焦外的畫面也需要有意識設計一下,否則遇到一些大光比的情況容易翻車。但它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變化,你可以拿這顆手機上的微距鏡頭來捕捉物體的細節。這就已經足夠有意義了。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DXO 優先」的產品設計

不難看出,CC9 Pro 的產品設計幾乎全部圍繞「如何提升相機畫質?」這一個核心宗旨展開。在拿下 DXO Mark 最高分之後,雷軍在內部發郵件嘉獎了「相機組」,不是 CC9 Pro 的產品研發組,而是「相機組」。

因為一切都要為相機讓路,CC9 Pro 在產品上出現了一些瑕疵。包括不夠科學的攝像頭排布,正常握持手機的時候手指常常會摸到最下面的兩顆鏡頭,微距鏡頭的位置也不利於用戶進行構圖。還包括將近 1cm 厚的機身,雖然不太影響握持,但還是能明顯感覺到它的厚重感。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CC9 Pro 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這顆驍龍 730G 處理器。即使我們拋開 730G 對一款手機夠不夠用這個問題不談,僅僅從相機的角度去看,730G 也拖了 CC9 Pro 相機體驗的後腿。無論是取景器的畫面質量、成片速度、無極變焦的流暢度、切換鏡頭的速度,CC9 Pro 都還有進步的空間。如果能搭載一顆更好的旗艦處理器,CC9 Pro 能成為一臺更極致的拍照手機。

如果說 iPhone 11 Pro 的三攝能夠「像一顆鏡頭一樣工作」,那麼 CC9 Pro 的五攝則像是五個「截然不同的鏡頭」,它們都很好,都能在 DXO Mark 的測試中斬獲高分,但它們的體驗還是相對割裂的。

小米 CC9 Pro:拋開分數,「最強相機」的意義是什麼?

當然,我明白小米內部有嚴格的成本控制,CC9 Pro 想要贏得市場,不僅要有強勢的拍照性能,價格也要足夠「香」。畢竟無法在市場上贏得用戶的產品,連呼吸都是錯的。過去一年嚴酷的市場環境,讓小米變得愈發謹慎。但這也意味著小米 CC9 Pro 距離「完美」,還是差了最後一步。

毫無疑問,小米 CC9 Pro 當下最好的拍照手機之一,它對長焦、廣角、微距等多焦段鏡頭的覆蓋,讓你可以用它來學習、練習拍照。這是小米 CC9 Pro 最大的價值,也是一臺「好相機」最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