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給粗放經濟危機帶來的思考

最近越南頻頻登上財經頻道,最吸眼球的就是,中國、日本 很多企業往越南進行產業轉移。感覺越南像極了中國的九十年代外資剛剛開始進入中國時候的情形。

進博會,給粗放經濟危機帶來的思考

以粗放型經濟,以人力資源為主的區域經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落下帷幕 。競爭力逐漸下降。 甚至部分地區,隨著企業人員瞬間減少,房價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以資源型經濟為主的鶴崗,當人口散去,房子一下子成了白菜價。

進博會,給粗放經濟危機帶來的思考

以人員密集型、代加工、低附加值的企業紛紛轉型和產業轉移,也許會有更多城市,在沒有替代產業和產業升級帶來驅動的同時,會出現類似鶴崗一樣的城市危機。

進博會,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會更有力的衝擊低競爭力的企業。同時也是企業自己變革,自我升級的有力推動力。 在越來越開放的同時,老百姓也會有更多的選擇,當沒有了貿易保護,很多國產企業會和國外產品在一個起跑線上。

進博會,給粗放經濟危機帶來的思考

剛剛,山東公佈了前三季度工業利潤總額,等一些列經濟數據。可以看出,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同時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陣痛 。主動進行產業升級,也是很多領導看到了經濟發展從注重產量,向 注重質量靠攏。劉家義也提出了,沒有高質量的發展一切等於零。進博會,更是加快了國內產業升級的步伐,更優質,更先進的,國外產品會更快速的進入中國,加快進口,一方面中國巨大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是倒逼自己升級的更有效的方式。

當年WTO很多人喊狼來了,經過這麼多年,相反中國前所未有的變得更強大,進博會,更深度的開放,會讓中國企業更急迫的加快發展。

部分地區,高能耗,高汙染,高勞動密集度,也許會在越來越開放的市場競爭與越來越嚴格環境保護的政策下會失去市場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