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前些天,和朋友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孩子們興奮地玩旋轉木馬、過山車、碰碰車等不亦樂乎。我就和朋友坐在一旁聊天談話,突然看見一對母女站在旋轉木馬入口處發生了點爭執。過去了解才知道,母親不答應十歲的女兒去玩旋轉木馬,害怕女兒上去了扶不好柱子會摔下來,可是女孩子對旋轉木馬充滿了期待,因此兩人因為這件事鬧得不愉快。

這一幕讓我不禁感嘆了一下中國父母對孩子安全教育的無知,對比日本的安全教育,中國父母的安全教育確實存在著一些缺陷。

日本安全教育告訴我們:讓孩子從小懂得什麼是危險,知道安全的邊界在哪裡,鼓勵孩子敢於去嘗試探索,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安全教育。

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日本的危險公園人氣爆棚

西方國家有許多看上去不同尋常的公共設施,它沒有過多的安全保障,對於中國的父母而言那可能是不容孩子靠近的危險地帶,但是在西方卻大受歡迎。

在丹麥,有一個兒童遊樂場,裡面的設施都是奇形怪狀,有極其傾斜的城堡,可怕的巨蛇等等。

在英國,有一個垃圾遊樂場,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到處撒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將石頭扔進火堆,把輪胎丟進小溪等等。

然而,在東方日本東京,也有一個類似的"危險公園",叫做"羽根木遊戲公園"。

"羽根木遊戲公園"與中國的公園不一樣,孩子們在這裡磕磕碰碰都是非常尋常的事情,它也曾對外宣佈自己"沒有安全保障"。在這裡,孩子們可以自行地挖坑、鋸木、爬樹、點火、爬房頂......公園的工作者們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向危險地帶,帶著孩子們一起做一切她們想要做但又看似危險的事情,實現孩子們的瘋狂想法。無可厚非,這些工作人員會在玩的同時告訴孩子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受傷。

在這個公園的入口處貼著一個告示:"自由玩,對自己負責。"這句話不但給了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也在提醒孩子們學會自我保護,對自己負責。

在這個只有零星的志願者和一些墊子的公園,孩子們受傷的幾率是非常大的,但為什麼還是有許多的日本家長會放心地將孩子送到這裡來呢?

其中有一個日本母親這樣說:"孩子當然會受些小傷,但這通常都是他們學習技能和成長必經的道路。我們是知道這樣潛在的後果才帶孩子來的。"

確實,在這樣的危險公園裡,孩子們會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和難題,他們可能會害怕點篝火時會燙到自己、爬樹會不小心摔下來,但是在這裡他們可以嘗試著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並且也有工作人員和父母的幫助,這樣的嘗試一定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也會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技能。

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兒童能在危險公園裡找到勇氣

在"危險公園"裡玩耍與在家裡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裡沒有過多的人造物品,沒有玩具小車,芭比娃娃,更多的是一些自然材料製造而成的東西。那麼,在這裡玩耍的孩子們又能 做些什麼呢?

在這裡,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錘子和釘子,孩子會在志願者或者父母的帶領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木板或者其他的東西釘在一起。

在這裡,孩子們也可以玩火,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篝火、生爐子做燒烤等。這對於一直生活在公寓,平日裡沒有觸碰到火的孩子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體驗。在這裡,還提供了"飛簷走壁"的設施,孩子們敢於向上跳,即便是女孩子也還不甘示弱,動作十分敏捷自如。在這裡"危險公園",孩子們可以做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玩一下更有新奇更有挑戰的遊戲。

日本的許多父母越來越體會到了讓孩子們在一定程度內體驗危險,挑戰危險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瑪麗·克羅斯說:"自信的孩子是最安全的孩子。"

而自信並不會憑空而來,自信來源於"我能做什麼",通過一次次的危險挑戰,更能夠提高孩子面對問題時的勇氣,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有自信地克服恐懼,面對困難險境時也更能做到臨危不懼。

所以,若是父母對孩子的安全嚴防死守,不懂得讓孩子自己面對危險體驗危險,則會剝奪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真實環境,才是對孩子安全的一種傷害。父母要明白,放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危險,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安全教育。

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才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

  • "體驗式"教育提高孩子警惕性

試比較中國安全教育與西方國家以及日本安全教育,我們很清晰地發現中國父母在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更多的停留在口頭,以此來提醒孩子,這樣確實是一種教育方式,但這樣的言傳絕對沒有讓孩子自身去體驗來得有效。

而西方和日本國家則恰恰相反,他們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危險,從而讓孩子更加清晰地明白危險從何而來,該如何保護自己,這更能夠提高孩子的警惕性。

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多自己去體驗生活會發生的事情,而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把孩子排斥在危險之外。舉例而言,如果你想要教育孩子溺水有多危險?第一是口頭跟孩子說:"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太靠近有水的地方,要遠離池塘,防止掉下去。"

孩子可能當成耳邊風,一呼而過,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當真正遇見時候就會亂了手腳,最後可能或會發生不可想象的後果。第二是帶孩子去泳池,讓孩子體驗一下嗆水的難受,感受水的冰冷和無情,讓孩子切身感受,提高孩子的警惕性。這能夠讓孩子在遇見水後自然地保持距離,保護自己。

所以,父母要知道感官傳達的效果高於口頭教育,給孩子"體驗式"的教育更有效。

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 鼓勵並給予孩子勇於"嘗試"的信心

在中國的許多家庭中,許多父母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不應該過早地接觸危險這類事情,而是想法設法地保護著孩子。不準孩子碰刀、碰火,甚至在車上看見車禍發生,父母的第一反應是捂住孩子的眼睛。而日本家長則是淡定地告訴孩子,如果不懂得遵守交通規則,那麼下一次的危險場面可能就發生在你身上了。通過對孩子視野的刺激來提高孩子的警惕性,讓孩子做事更加小心謹慎。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黑立國的成長過程中也還不斷地挑戰新鮮事物,不斷嘗試。在他讀完醫學院的最後一年,他告訴父母要去玩高空特技跳傘,父母剛開始由於擔憂兒子的安全並不支持,後來在黑立國的一番勸說下答應。

黑立國的一生充滿著許多的嘗試和挑戰,這給了他對生活充滿著無限的動力,也正是有了父親的支持,才讓他走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遠。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就像是一隻風箏,你放的線越長,孩子才能夠飛得越高飛得越遠。

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 懂得讓"危險"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朋友

真正地安全教育不是竭盡父母全能去保護孩子,而是學會讓孩子自行面對危險,並且學會應對危險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在以後遇見險境時能有穩定的心態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美國有一所"敲敲打打"的學校,在這裡有一個專門的場面,裡面有許多錘子、釘子、小刀、剪刀等看上去極其危險的物品。

孩子可以在這裡任由發揮自己的想法,並且進行創作。學校的創始人認為孩子們能夠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學到無可替代的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應對問題的能力。確實,孩子只有在不斷的實踐種才能得到真理。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面對危險,迎接危險,在實踐中找到學會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讓危險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朋友,而不要只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安全教育要理論結合實踐最有效,和孩子一起動手實操吧!

日本“安全教育”啟發: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大膽體驗危險

我是小航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