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從茅草屋到瓦房再到現在的高樓大廈,似乎已經經歷了幾十個年頭。但是你知道國內最高大廈的發展裡歷史嗎?國內最高大廈的記錄雖然一直都變,但是每一次刷新都是時代的進步,也代表著一個偉人誕生。

1996年,深圳的地王大廈正式建成,總共69層,當之無愧的深圳第一高樓,同時也是國內的第一高樓。14年忠厚,這個記錄被打破。京基100取代了地王大廈成為中國第一高樓。

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而現在,國內第一高樓的記錄再一次被刷新,它就是高銀117大廈。這座大廈坐落於天津,總高度500多米。建造這座大廈的人來頭也不小,他叫潘蘇通。

說起這個人,不知道是該嘆息還是滿懷感慨。真正的白手起家,直到千億身價。直到斥資80億想要打造中國第一高樓,然而這座大樓卻成為了第一爛尾樓。

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潘蘇通出生於廣東,從小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跟著奶奶相依為命,在他13歲的時候,奶奶也因為癌症去世,而潘蘇通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

隨後繼母把他“送”到了國外,可是潘蘇通根本就沒有辦法在國外生活,於是就偷偷的回到國內。

當時的潘蘇通連生活都很成問題,他為了掙錢想盡了一切辦法,後來道聽途說小作坊來錢快,於是潘蘇通就建了一個小作坊。

也是因為潘蘇通對錢的渴望,慢慢的將小作坊做大,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潘蘇通成立了人生第一個公司,松日集團。

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潘蘇通對錢的渴望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經歷數年的沉澱,潘蘇通也成為了身價千億的富豪,有錢以後潘蘇通對錢已經沒有了敬畏。

記得有人說過,潘蘇通有一次去酒店,連菜單都沒有看,直接說了一句話“把價值一萬的菜,都端上來”。

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那個時候的人民幣價值和現在是沒法比的,一萬元的價值遠遠高於現在的一萬元。正當潘蘇通考慮接下來要怎麼做的時候,他想到建一座中國最高的大廈,建造大廈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只是希望以後人們看到這座高聳的大廈可以想起自己的名字。

但潘蘇通顯然沒有把心思放在高銀大廈的建設上。

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投資的80億眼看著就要打水漂,而潘蘇通似乎一點也不著急。高銀117的落成時間一直在拖延,現在已經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爛尾樓,看著這個“骨架”真不知道是應該惋惜,還是期待。

不過以潘蘇通的實力,這座大樓的建成應該不是問題。

從小無雙親,13歲時奶奶去世,白手起家掙千億,卻建了一座爛尾

最主要的是,建造大樓和潘蘇通所想的事情哪一個更重要罷了。不過還是希望這座大廈能夠早日建成,本質上,這座大廈現在還沒有真正的成為國內第一高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