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騎兵兩次“死亡衝鋒”:被沙俄步兵屠殺,成功突破土軍防線

提到騎兵,提到衝鋒,或許很多人都會想到《戰馬》這部電影。

英國騎兵兩次“死亡衝鋒”:被沙俄步兵屠殺,成功突破土軍防線

這部以一戰為背景拍攝的電影,在影片之初展示了英國騎兵作戰的場景。剛剛抵達戰場的英國騎兵,對德軍的駐地進行了一次偷襲。面對手無寸鐵、且毫無防備的的德國步兵,英國騎兵取得驕人的戰果。但是,當英國騎兵想要趁勝追擊之時,卻遭遇德軍的機槍陣地。於是,剛剛還“砍瓜切菜”的英國騎兵,馬上變成了別人“案板上的魚肉”,結果是全軍覆滅。在看到這場景之時,觀眾除了對英國指揮官的魯莽進行批評之外,似乎就只能哀嘆騎兵已經走向沒落。

英國騎兵兩次“死亡衝鋒”:被沙俄步兵屠殺,成功突破土軍防線

當然,並非每一次騎兵的衝鋒都會落得如此下場。同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遠離歐洲的小亞細亞半島,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組成的騎兵,就進行了一次成功的騎兵衝鋒。只不過,此時的澳洲牛仔們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騎兵,他們只是將戰馬當作代步工具,而不是作戰的工具,作戰時需要下馬。但是,為了奪取比爾謝巴的水井,800名大洋洲的牛仔必須用快速襲破土耳其軍隊的陣地。於是,這些大洋洲的牛仔們,在沒有任何遮蔽物的沙漠上,跨上戰馬,揮舞著刺刀,一舉擊破了土耳其軍隊的陣地。這次在戰史上被稱之為“別士巴衝鋒”的戰鬥,以大洋洲牛仔們的輝煌勝利而告終,也為騎兵的衰亡奏響了最為華美的“輓歌”。

英國騎兵兩次“死亡衝鋒”:被沙俄步兵屠殺,成功突破土軍防線

因為,一次作戰的勝利,根本不能證明騎兵已經走向沒落的事實。畢竟,騎兵早已成為明日黃花。早在19世紀50年代的克里米亞戰爭時期,英國騎兵就在巴拉克拉瓦戰役中,被沙俄軍隊打得屍橫遍野。當時,由673名槍騎兵和輕騎兵組成的英國輕型旅,被賦予奪取沙俄軍隊的野戰火炮的任務。但是,想要完成這一任務,英國騎兵需要在毫無掩護的情況下衝過1500米的距離。但是,當英國的騎兵放平了長矛,駕馭著戰馬以密集的隊形開始加速衝刺時,迎接他們的是沙俄軍隊的步槍和30門火炮。雖然,沙俄軍隊被一致認為腐朽且裝備落後,但是他們的步槍和火炮依然可以噴射出致命的“毒舌”。在短短得20分鐘時間裡,英國輕騎旅損失了247人和497匹戰馬,英國的輕騎旅被徹底的摧毀了。

英國騎兵兩次“死亡衝鋒”:被沙俄步兵屠殺,成功突破土軍防線

如果說,“別士巴衝鋒”是為騎兵奏響的華美“輓歌”,那麼巴拉克拉瓦戰役則是為騎兵敲響的“暮鍾”。因為,在19世紀中葉,熱兵器已經面臨著重大的變革。步兵戰術從簡單列線射擊(有網友也戲稱為“排隊槍斃”),向壕塹和鹿砦方向發展。同時,武器也從簡單的火繩槍進步到後膛槍。所以,曾經在熱兵器時代令人恐懼的騎兵,再也無法續寫往日的輝煌。於是,曾經如若無人之境的騎兵,在面各熱兵器射擊而出的槍林彈雨時,往往是人仰馬翻,所以只能被稱之為“死亡衝鋒”。

英國騎兵兩次“死亡衝鋒”:被沙俄步兵屠殺,成功突破土軍防線

如今,看到騎兵之時,依然會產生一種敬仰之情。但是,對於騎兵的美好記憶,則永遠的留在中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