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爾

作為同屬以法裔人口為主的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兩個大城市,如果說魁北克市更多代表的是過去,那麼蒙特利爾則更多代表的是今天。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西面肥沃的三角洲聖勞倫斯低地上的蒙特利爾,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和海港,蒙特利爾號稱“北美小巴黎”,這個法裔人為主的城市,市內標識以法文為主,是世界上僅次於巴黎的第二大法語城市,到處洋溢著濃郁的法式風情。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蒙特利爾名字來自皇家山

1535年法國人雅克·卡迪爾(Jacques Cartier),順著聖勞倫斯河,來到河中的蒙特利爾島,他給島上一座美麗的小山,起名為皇家山。“蒙特利爾”一詞來源於中古法語“Mont Royal”,意思為“皇家山”,於是這個以法國移民後裔為主的城市,就以城市的地標皇家山而命名。皇家山山上有一座建於1876年,由美國著名的景觀設計師歐姆思特(Frederick Law Olmsted)負責設計的公園,這位設計師設計過包括紐約中央公園等許多美國著名公園,海拔只有233米的皇家山公園雖然並不高,但作為全市的最高點,這裡視野非常好,公園內有幾座觀景瞭望臺,從山頂往下眺望,聖勞倫斯河和高樓大廈林立的市區景緻盡收眼底,公園內有兩座人工湖,湖畔楓樹圍繞,秋天的時候紅楓黃葉令人心醉神迷,是蒙特利爾最美的賞楓勝地,2017年入選世界20佳城市公園。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北美洲兩座最大的教堂

皇家山上最令人矚目的建築是聖約瑟夫大教堂,這座1924年建造,完成於1965年的教堂,是北美洲最大的教堂之一。矗立在山坡上圓頂的大教堂,外形似曾相識,很像巴黎蒙馬特高地上的聖心大教堂。教堂高97米的巨型圓頂,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內部空間高大寬闊,有一架擁有5811支管子的巨大管風琴,管風琴每天都奏出悠揚的樂聲。教堂裡面還有眾多的彩色玻璃窗,一個白髮蒼蒼的主教在循循講教佈道,很多虔誠的教徒正有洗耳恭聽,氣氛肅穆。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在教堂外的廣場,則是最好的觀景臺,放眼遠眺,市區起伏林立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街道、聖勞倫斯河兩岸秀麗的姿容,都可一覽無遺。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感受著斑斕秋色中的城市色彩繽紛、美不可言。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在蒙特利爾,隨便扔一塊磚頭,就會砸中一塊教堂的玻璃。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蒙特利爾教堂多卻是不爭的事實,除了皇家山半腰的聖約瑟夫大教堂,位於蒙特利爾市舊城區中心地帶達爾姆廣場對面的聖母大教堂,也是北美最大的教堂之一,這座建成於1829年的聖母大教堂,據說是參照法國巴黎聖母院的樣式建造的,所以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小巴黎聖母院”,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聖母大教堂的正面,矗立著兩座高聳雄偉的塔樓,中間部分正上方是一個聖神的十字架,下方頭頂泛著金光的是聖母雕像,教堂門前三扇呈尖拱式的大門莊嚴而又神秘,外形也酷肖巴黎聖母院,看來蒙市的法國人把故國的地標建築都複製了一份到他鄉,以聊解思鄉念國之情。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聽說這個教堂是蒙市最漂亮的教堂,內部有記載蒙市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彩繪玻璃,但現在除了宗教活動,一般都不對外開放,無緣一飽眼福。演唱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依舊”的著名歌星席琳·迪翁的婚禮,就是在這座教堂舉行的。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同性戀之城和美食之都

蒙特利爾是個高度開放的城市,由市政府公開支持的大型活動就有同性戀黑藍節、同性戀大遊行和同性戀國際電影節等。每年一度的同性戀大遊行是蒙特利爾最盛大的活動,有45萬戶同性戀家庭走上街頭遊行,向公眾展現自己的性取向和價值觀。據說遊行時蒙特利爾萬人空巷,場面非常壯觀。同樣,每年一度的同性戀國際電影節,則上演世界各地的同性戀電影,演員會來參加首映式和討論會,其中也有不少好萊塢的國際影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6年舉辦的首屆世界同性戀運動會。2014年4月蒙特利爾旅遊局還啟動了一項價值2300萬加元的宣傳活動,名字叫“性感蒙城”,旨在向全世界旅遊者宣傳蒙特利爾性感浪漫的一面。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市中心最繁華的街道聖凱瑟琳街,是加拿大規模最大的商業街,白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晚上燈紅酒綠醉生夢死,這條大街也是蒙市夜生活集中之地,哥特式教堂尖頂下的街道上,除了酒吧啡館、時裝美容、電影劇場等,還有很多性用品店、男女同性戀者俱樂部、脫衣舞等色情場所,有人醉臥街頭胡言亂語,有穿著超短裙露大腿的姑娘款款走過,有三五成群的美眉在街頭吸菸吞雲吐霧,有成堆的男青年聚在一起交頭接耳,有全裸出鏡的夜總會招牌燈火通明,也有流浪街頭的行乞者綣縮一角……光怪陸離的夜生活,不知這是否也算蒙特利爾性感浪漫的的一個註腳?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有“小巴黎”之稱的蒙特利爾,也是一個美食之都,以多元的美食文化著稱,市內有超過4,000多家的餐廳,大餐以口味正宗的法國菜式為主。也不乏加拿大其他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如日本料理、越南粉、意大利比薩和英式牛排等。燻肉、百吉餅和普丁都是蒙特利爾著名的特色小吃,不同口味的奶酪和巧克力糖則是逛街時的最佳小食,多種口味的佳餚美味,吸引了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美食家。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奧運和世博之城

1976年蒙特利爾曾經舉辦過第21屆夏季奧運會,當時蒙特利爾雖然擊敗了美國洛杉磯、蘇聯莫斯科和意大利佛羅倫薩獲得主辦權,但這一切付也出了昂貴的代價,由於經濟蕭條,物價暴漲,據說這屆奧運會虧空了10多億美元,還債都還了幾十年。奧會後場館都改為文化娛樂商業用途,其中奧運主會場變成奧林匹克公園,這個外形貶多於褒的主體育場,樣子比較奇特,因為它有一座世界最斜的電梯,與橢圓形的運動場組合一起,有人說像飛碟,有人說像燙鬥,甚至有人說像夜壺,真是想象無窮。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由原來的自行車比賽場館改建的自然生態博物館,是蒙特利爾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緊挨著奧林匹克體育館,1992年開幕的自然生態博物館,全館共分熱帶雨林、極地、加拿大落葉林、聖勞倫斯河等四個自然生態區,展示整個美洲從熱帶雨林到南北極的自然生態,有大量珍奇動植物供人參觀。園內共有超過4,000只動物和5,000棵植物,以及水族館等,深受遊客的喜愛。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館內主要是仿照各種動物生活的環境,放養了許多動物,其中禽類最多,有企鵝、鴛鴦、野鴨、鸚鵡、火烈鳥等,魚類也不少,很多叫不出名來,還有加拿大起源的海獺,因為歐洲人早期來到此地,就是與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做海獺皮的生意。這個自然生態博物館,最駭人聽聞的是裡面養著一隻來自亞馬遜的巨型老鼠,竟然像一隻小豬般大小!這裡是小朋友的最愛,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讓他們從小就認識自然、熱愛自然。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早在1967年,蒙特利爾市就舉辦了一屆20世紀規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世界博覽會,“人與環境”、“人與地球”是這屆博覽會的主題,當時加拿大舉國人口約2,100萬,而蒙特利爾世博會的參觀人次就超過了5,000萬。以此為契機,加拿大作為富裕發達的現代化國家亮相,開始穩健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未來之城

作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的蒙特利爾,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除了傳統的工業與商業,主要是得益於其發達的航空、金融、設計和電影等行業。蒙特利爾擁有11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包括成立於1878年,加拿大第二大的大學蒙特利爾大學等4所大學、多家學院以及許多私立和公立學校。2006年,蒙特利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設計之城”。在蒙特利爾的360萬人口中,有67萬受過高等教育,還有17萬大學在校生,包括來自160個國家的1.7萬名外國留學生,在校大學生人口密度在北美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 2017年,蒙特利爾被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評為“世界最佳留學城市”。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蒙特利爾有大大小小共62家電影院,法語、英語、其他語言的電影都有放映,而且幾乎每週都有免費電影。眾多的劇院、電影院和國際盛事為戲劇、音樂、舞蹈和電影愛好者提供了終年不斷的世界級演出。而蒙特利爾的交響樂團、加拿大大芭蕾舞團、太陽雜技團等,都是世界級水平的。蒙特利爾擁有眾多舉世聞名的博物館、藝術品畫廊和展覽中心,蒙特利爾舊城區的街頭有著各式各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和藝術狂歡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這裡每年有超過百萬的爵士樂迷湧入這座城市,欣賞一千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樂隊以及加拿大本土樂團的表演。蒙特利爾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已經成為加拿大和全球領先的文化中心。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佈,蒙特利爾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加拿大的北美“小巴黎”蒙特利尔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蒙特利爾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夢在遠方的晨依 發佈:2019.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