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的城市足球記憶

2019我的城市足球記憶

曾經石家莊永昌主場在裕彤體育中心,幾乎一場不落地出現在現場的我,今年到河北奧體中心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哥們兒多年間,一直很羨慕我能從家步行十分鐘就到裕彤的優越感。但2019年,當主場遠離了市區,當比賽結束夜晚快十一點進家,女兒一聲“爸爸你終於回來了”,便倒頭睡熟後,我的優越感成為了隱隱地愧疚感。石家莊我居住的這座城市裡的球迷,依然保持著高昂的熱情和戰鬥力,始終萬人以上的主場上座人數延續著“魔鬼主場”的榮譽。傍晚,體育大街上的球迷由南至北貫穿著整個城市去追逐勝利;深夜,子龍大橋上耀眼的燈光伴隨著藍色信仰的球迷們幸福回家。當離開中超聯賽1102天,這座城市再次沸騰迴歸後,所有的周折和疲憊都微不足道,所有的吶喊和歌聲都瀝瀝在目。八歲的女兒,告訴我:“她的生日願望,是能當一名石家莊永昌的主場球童時,”我發現足球已經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

2019我的城市足球记忆

已經想不起來,上次穿著球衣踢球是什麼時候的事了。當今年有機會報名踢一場球賽時,心中的激動煥起了所有運動的細胞。孩子經常問我“爸爸為什麼你總看球,卻不踢球呢”,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她“爸爸歲數大了,踢不動了”。今年,這個答案被我自己否定了,是因為懶了。習慣了坐在辦公室,手擊鍵盤,眼觀手機的我,肚腩的贅肉和勞損的勁椎很難適應球場上的節奏,僅僅在場上踢了不到20分鐘,便被隊友強行換下,運動出汗的感覺卻相當地舒服。球場邊結識了一位姓蘆的長者,年齡奔五,但卻看不出疲憊感,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要鍛鍊了,動著總比閒著強”,後來知道他始終有著一顆足球心,組織各種業餘比賽,平時的大部分精力都在足球的活動上,對他而言足球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和那名因癌症去逝的永昌球迷郭光浩一樣,一種因足球造就的有夢想的生活,超出了年齡和疾病的束縛。這樣的夢想在我看來,更勝於“一定要出線!”的成績口號。

2019我的城市足球记忆

2019年,當一個叫埃克森的球員穿上中國男足的球衣,出現在賽場上,我們已經習慣了“歸化”的到來。也許這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也許這是競技體育發展的必然,但相信更多的球迷接受的是中國足球的現狀,以及渴望突破成績瓶頸的迫切心情。今年經常有朋友來問我,孩子在學校參加“足球社團活動了,怎麼能踢好球?”我總是回答“先把學習搞好,把足球當作鍛鍊挺好”。“足球從娃娃抓起”,中國足球經歷了多少年的折騰,起起伏伏始終沒有逃離關注的焦點。今天身邊的孩子們在學校都有機會參加足球比賽,都能在一塊綠草茵茵的球場上鍛鍊。我卻開始懷念童年時,午後和小夥伴們光著膀子在水泥地上,踢著各種皮球的畫面。也許“歸化”是提高中國足球成績的助推劑,如何讓這項運動參與的人更多,使人們感到足球帶來的是快樂,恐怕才是足球騰飛的恆久動力源。

2019我的城市足球记忆

當年底到來,知道了我生活的這座城市今年也努力申辦了世俱杯的比賽,雖然落選,但我們有臉上的微笑。終於,我們有勇氣來挑戰夢想!中山路體育館內五超聯賽如火如荼,河北福美的出現,也為這座年輕的省會增添了更多的足球元素;河北華夏幸福女足回到了裕彤體育中心,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燕趙的鏗鏘玫瑰;石家莊永昌再造奇蹟,成功衝超,藍色的激情震撼著古城的天空。作為一個球迷,我在公園裡走在滿眼金色的銀杏葉鋪成的小路上,回憶著這一年來有關足球的記憶,紛雜卻不零亂,也許……這樣很幸福。

2019我的城市足球记忆

旭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