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拿出2004年的選秀名單,除了德懷特-霍華德之外,並沒有第二位球員達到過超級巨星高度,比之2003年自然遠遠不及,但這一年還是誕生了幾位同時代最著名的總冠軍球隊的黃金配角,在他們的巔峰期,只要你提到冠軍拼圖的話題,很快就會想到他們的名字,他們是——3D球員的標準模板,超級得分後衛的貼身護法,特雷沃-阿里扎;外線防守悍將的同義詞,鐵血意志,磨礪與絞殺的見證者,託尼-阿倫;神經刀的詮釋者,最佳第六人,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JR史密斯。

以及,利文斯頓,伊戈達拉。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我跑啊跑,只為追上曾經那個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關於利文斯頓的文章,通常會配上這段文字,因為沒有比這段文字更能簡單又準確的概述利文斯頓的職業生涯,從天賦少年開始,到22歲遭遇生涯毀滅性大傷,這是個不少球員剛剛進入聯盟的年齡,彷彿利文斯頓剛起步就來到了岔道口,等待他的兩條道路,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一條開啟於2004年夏天,首輪第4的高位秀——比伊戈達拉高了5個順位——19歲,高中生直接進入聯盟,2.01米,運控技術高超的天才控衛,當代“魔術師”,在快船場均得到27.3分鐘開始職業生涯,但在生涯第三個賽季遭遇大傷,天才版本利文斯頓的現實故事戛然而止,進入腦補模式,未來能達到什麼高度完全看旁觀者對籃球的理解和想象力;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一條開啟於2008年夏天,從聯盟歷史上最恐怖受傷畫面中走出的球員,不變的是2.01米的身高,變化的是一條几乎重塑的腿,24歲的年齡,沒有得到續約合同,需要重新尋找工作,在邁阿密打雜了4場比賽被交易,隨即被灰熊裁員,開始漂泊流浪的人生。

從國王到乞丐,大概就是這樣的故事,我不太想把利文斯頓那個未知的人生描繪的過於雄偉——有很多理由支持我這樣認為——但如果沒有那次大傷,利文斯頓的職業生涯還是會完全不同。變形的膝蓋對於任何人都是可怕的身體摧殘,利文斯頓從傷病回到賽場,花了20個月的時間,加上藥物治療對精神的副作用,單單是傷病本身帶來的折磨,就已經足夠殘酷。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利文斯頓的生涯成長軌跡被徹底打亂了。

傷病讓快船沒有在利文斯頓新秀合同結束後選擇續約,從2008年夏天,利文斯頓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涯,為了一份穩定的打工合同在聯盟中苦苦掙扎。先是在熱火只打了4場比賽,被交易至灰熊立刻被裁,到雷霆再就業再被裁,一直到在奇才打短工,26場比賽裡場均得到9.2分,才算稍微得到了一些認可。2010年夏天,利文斯頓終於拿到了新秀期之後,第一份還算像樣子的合同——夏洛特山貓提供了2年700萬美元——不管是當時,還是以今天的眼光看,這都不算如何了不起,但對於短短兩年內,已經2次被裁,輾轉了4支球隊的利文斯頓來說,穩定意味著重新開始的機會,已經十分難得。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可惜的是,這依然只是流浪中的普通一站。利文斯頓的職業生涯有兩個敵人,膝蓋大傷是第一個,這個敵人強行將利文斯頓從安逸平穩的快速車道上趕了下來,讓他在原地踏步接近2年後,在一條佈滿坑窪的山路上艱難追趕。

另一個敵人是版本更新與他奇怪定位的衝突。利文斯頓本應該早出生20~30年,如果出現在80年代或者70年代的賽場,不管是他曾經鍾愛的爆炸頭髮型,還是習慣的攻擊方式,利文斯頓的存在都會顯得更加和諧一些。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利文斯頓是對位神器,他比聯盟裡所有的1號位都要高大,可以用翻身跳投懲罰對位者。但利文斯頓經歷了一個擋拆逐漸佔據主流的時代——這個過程剛剛好伴隨利文斯頓的職業生涯——利文斯頓的投籃出手姿勢雖然優美,發力卻太過依賴手指,下半身只負責起跳,手臂只負責出手高度,這種方式限制了利文斯頓投籃力量的可控範圍,導致利文斯頓更適合在近中距離出手翻身跳投或者急停跳投,並不適合原地定點和距離太遠的持球投,他在生涯早期雖然也投一些長兩分,把握性完全比不上他的近中距離,三分球更是整個生涯沒有開發,恐怕不是利文斯頓不想,而是要開發這個能力,要對投籃方式調整太多,傷筋動骨。

加上本就不強壯的身體和大傷削弱了的運動能力,利文斯頓的攻筐也存在上限。這些技術特點綜合起來,決定了利文斯頓無法成為一個無限擋拆拔升產量的持球手,他在這項能力上天然存在上限,而沒有三分射程又很難轉型無球。

利文斯頓的視野和創造力雖然得天獨厚,但這種能力又太吃隊友和體系,需要遇到一個良好的環境才有機會施展,對於輾轉於各種球隊,尋求穩定出場時間的利文斯頓來說,這樣的要求過於奢侈了。

利文斯頓又從山貓被交易到了雄鹿,之後又被交易,再被裁,再返回奇才,再被裁,然後去了克利夫蘭——反反覆覆,沒有一個地方看起來是利文斯頓的歸宿。

如果故事就此結束,你完全可以說,利文斯頓的職業生涯被傷病徹底摧毀了,他的成長節奏被打亂後,再也沒能回到平穩的軌道上前行,利文斯頓已經不求成長為如何了不起的人物,從2008年開始,利文斯頓的需求,僅僅是在這個聯盟裡找到一張穩定的飯票。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13-14賽季是利文斯頓生涯的轉折點,籃網為他提供了一份底薪合同,利文斯頓把握住了機會,這一季拿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狀態。

不帶任何勵志加成的提問——利文斯頓追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自己了嗎?

06-07賽季,在利文斯頓倒下前,他場均能拿到9.3分——很不起眼,但那是利文斯頓職業生涯場均得分最高的一季,在此之後,場均最高得分就是13-14賽季的8.3分,從這個角度看,你會覺得無比失落嗎?

我想是的,即使我不認為真的有一個平行宇宙裡利文斯頓實現了當代“魔術師”的設想,他的人生高度也不應該停留在大傷前的場均9.3分。毀掉的膝蓋的確打亂了一切,讓利文斯頓永遠不可能拿到一組接近全明星的基礎數據單。

但即使只是場均8.3分,對於一個顛沛流離的、一轉眼間已經29歲——利文斯頓進入這個聯盟時不過19歲——不做出人頭地打算,僅僅需要立住腳跟的利文斯頓來說,也是珍貴的成績。

13-14賽季,是利文斯頓高階數據的巔峰,這一季的他,中距離跳投進入了節奏,3-10英尺,10-16英尺命中率分別達到了46.7%和44.8%,身體狀況也頗為不錯,攻筐頻率是生涯最高,甚至完成了生涯最高的50次扣籃。他的OBPM、DBPM均為生涯最高,出勤率也是生涯最好的一季。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事實上,能有一個完整的展示自己、擁有穩定的球隊位置、不被交易、不被裁員的賽季,對利文斯頓來說就不容易了。何況這一年是他在05-06賽季後,第一次重返季後賽。利文斯頓終於得到了一次從頭到尾、完全徹底的讓世界再次認識他的機會,這改變了利文斯頓的人生軌跡,鋪墊了利文斯頓苦難命運和頑強鬥爭之後的故事。

2014年夏天,被歲月洗禮後的全新利文斯頓迎來了新的使命,金州勇士提供了一份3年1600萬的合同。

利文斯頓可能是14-15賽季開啟的金州王朝裡,最具代表性的配角球員——伊戈達拉同樣是配角打法,但他作為死亡五小一員,FMVP獲得者,在這支金州勇士之中,很難稱得上配角。如果你要選擇一個獨特的球員視角,講述從14-15賽季到18-19賽季的這段故事,那麼利文斯頓是最佳答案,因為他整整齊齊的經歷了這5年,一年不多,一年不少。

金州勇士席捲聯盟,把三分浪潮拍進了每支球隊管理層的引援名單,前衛、時尚、新穎,所有表達對新鮮事物讚美的詞彙都可以用在這支球隊之上,所以當利文斯頓再次扛起古典主義旗幟,用美如畫的姿態在勇士的隆隆炮火中衝鋒陷陣時,新潮與老派的和諧一體就成為了這支球隊一道值得觀賞的獨特風景。庫裡和利文斯頓,就像一個完整的籃球創造被強行分裂成兩個部分,在不同的頻段出場,展示籃球的一體兩面:

前者是三分之神,後者完全不投三分,但通曉中距離翻身跳投的精髓;

前者是錯位毀滅者,擅於利用掩護摧毀高大的護筐手,後者是對位神器,擅於直接了當的在低位懲罰任何矮小的防守者;

前者是推節奏大師,在場時勇士隊總會打出快攻、搶攻,後者則穩健傳統,在場時勇士隊的單位時間回合數接近聯盟的最低標準。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金州勇士的戰術體系裡有多種不同角色,包括擋拆發起者、移動型射手、組織者、掩護者、切入者和單打手等等,這其中最核心的又是擋拆發起者和移動型射手,利文斯頓扮演這兩個角色都有問題。

但利文斯頓的身材和運控能力可以完美的與水花兄弟任意一人搭檔後場——跟庫裡搭檔可以接管強點,跟克萊搭檔可以扮演持球組織者,剛好與兩人完成能力互補——並且可以扮演勇士體系中的其他角色,把他的優勢和特長展示出來:

他的視野和創造力作為弧頂或者低位組織者綽綽有餘,在不怎麼需要打擋拆的情況下,利文斯頓在勇士的第一個賽季就交出了接近受傷前的每36分鐘助攻數(6.4次,利文斯頓這項數據生涯最高是6.6次);

高大的身材、不俗的運動能力和良好的終結手活,可以勝任空切終結點,除了最後一個賽季,利文斯頓在勇士時期的籃下命中率均超過了70%;

勇士體系常見的最後一道保障是低位的一對一,這自然是利文斯頓的拿手絕活,特別是在二、四節陣容出場時,他的神準翻身中距離長期扮演了勇士缺少持球強點時段的硬解法;

利文斯頓的身高也很符合勇士的換防體系。雖然在勇士諸多外線防守尖兵裡,利文並不算顯眼,但他也是科爾信賴的對位外線強點之一,特別是球隊遭遇傷病缺少人手時,利文斯頓會被委以重任,比如2018年總決賽G1,他在銜接段要負責對位詹姆斯。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14-15至18-19的金州勇士是一支神奇的球隊,風格迥異的球員們被捏合在一塊,都能在這套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利文斯頓從傷病走出後,在時代大潮的沖刷下,復古的打法在他大半個職業生涯的時間裡都沒能幫他走向成功,卻最終在一支最能代表現代化風格的球隊裡得到了充分利用。

一個鮮明的利文斯頓——如果要我形容勇士的利文斯頓,就是這樣。你知道他出場每一分鐘的價值,知道他在戰術中精確的權限範圍。利文斯頓不投三分,甚至到了勇士之後完全不投長兩分,—他把技術環節中不穩定的部分完全剔除,極少作為擋拆發起者,嚴格的執行技戰術,只打自己身高、近中距離、傳球三大王牌能力,然後讓勇士體系去解決自己不擅長的東西。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利文斯頓生涯的最後一站,跟“魔術師”再也沒有什麼關係,沒有人會在29歲的時候再去幻想成為傳說中的那個自己。不是利文斯頓沒有野心,而是一路走來的現實讓人清醒。但你依然要珍視身上寶貴的天賦,找到開發他們價值的方式,利文斯頓最終作為一個標準的配角拼圖找到了位置,在一支偉大的球隊裡合奏了職業生涯最輝煌的樂曲——他不是主音鋼琴,也不是solo的吉他手,他可能只是全情沉浸的在敲擊三角鐵,但你知道,那也是這段樂章裡不可缺少的組成。

再一次提問:利文斯頓追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自己了嗎?

還是很難說得清楚。如果一切順利,利文斯頓本能出場更多的時間——利文斯頓的最高場均出場時間就定格在受傷的那個賽季,29.8分鐘,之後的最高記錄是26分鐘——拿到更漂亮的基礎數據單,或許早些年拿到稍微大一點的合同。他會成為全明星球員嗎?不知道,他的技術特點往核心向發展,也有一定難度。

但我們有一個橫向對比方式——2004屆新秀,成就最高的是狀元霍華德,他拿到了3次最佳防守球員,5次一陣。

其次呢?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恐怕就是利文斯頓的隊友——伊戈達拉。利文斯頓沒有伊戈達拉那些年當球隊核心的經歷,但伊戈達拉最終實現職業生涯昇華的地方,同樣在金州勇士,他們倆在這段王朝歷程裡,分別是這支球隊第5和第6重要的球員。

現實與理想最大的距離,可能不過如此

關於那個問題,我想你們心中也有了答案。

18-19賽季,是利文斯頓在金州勇士表現最糟糕的一季——有點意外。在17年夏天利文斯頓續約時,本來預期,以他的身高和打法,應該不會出現如此迅速的下滑。但不管這一季的過程如何,次輪G6,勇士的那場生死之戰,利文斯頓站了出來,打出了彷彿積蓄了一個賽季的能量,讓自己生涯的最後一季沒留遺憾。

我很想知道,2019年夏天退役的念頭,最早產生在什麼時候。當利文斯頓這份合同第三年確定為非保障時,恐怕他就清楚,18-19賽季必然是在勇士的最後一季。利文斯頓還有燃料再戰嗎?或許還有一點點,34歲不算老,但他應該感覺到身體狀況沒那麼好了,不在勇士體系下,他與這個聯盟格格不入的風格,也是再就業的阻礙——利文斯頓經歷了太多的漂泊,職業生涯5次被裁,算上交易就被裁的情況,輾轉過10支球隊,在34歲的年紀,讓他重新回到為了一份穩定工作流浪的狀態,他已經無法接受了。

在尚有餘力的時候,帶著古典主義最後的幾點微光昂首告別——19歲的高中生意氣風發而來,15年後滿載而歸,只看一頭一尾,這也是個不錯的故事。

這是利文斯頓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球——總決賽G6,勇士隊形成搶斷,利文斯頓反擊,速度不快,但聰明的用身體靠了一下萊昂納德,為自己創造了空間,扣籃得手。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我跑啊跑,發現跑得不快了,但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然後奮力躍起”


利文斯頓——我把命運的追擊擋在身後



這才是利文斯頓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