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若在中國問一個小學生的理想大學,十有八九得到的答案是清華、北大。這兩所處於國內金字塔頂尖的高校,已經成為一個鮮明的符號,象徵著最好、最優秀。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自從2017年"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國內高校的發展起伏便時時刻刻牽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心。作為致力於分享高教信息給大家的小編,自然也不能遺漏這兩所重點大學。今天,小編就從5項指標出發,將清華、北大近三年中的一些表現、成績整理如下。我們一起來看看,"高處不勝寒"的清北,誰的發展比較猛?

四大國際大學排行榜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目前國際上關注度與認可度最高的大學綜合排行榜有四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最新的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清華大學成為唯一一所進入世界50強的內地高校;QS世界大學排名中,躋身世界50強的只有三所內地高校,除了清北之外,第三所是復旦大學;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北大是唯二進入世界50強的內地高校;

在幾項排行榜上,顯而易見,清華大學的位次一直力壓北京大學,可以說是我國高等教育亮相世界的"高光"了。有人說,越拔尖則越難進步,這話放到清華身上卻並非如此。看近三年的位次變化,清華大學無一例外都在上升,US News排名直接進步26位,實屬難得。北京大學略遜一籌,有兩次小小的位次下降,但總體來看依然呈現前進趨勢,而且在US News、ARWU等排名中有望突破世界50強。

學科是高校的基本組成單位,因而學科實力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學校實力。我們先來看ESI領先學科。

ESI領先學科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世界範圍內用於衡量科研績效、跟蹤學科發展趨勢的指標工具,提供了全球高校和機構在22個學科入圍前1%的具體排名情況,已成為判斷學科發展水平的重要參考。

一直以來,清華、北大入圍ESI前1%、1‰的學科數都是領銜國內高校的。關於ESI前1%學科,北大數量一直領先,以21個穩定勝出;清華近三年新增4個,今年已達20個,與北大平分秋色。關於ESI前1‰學科,北大以細微優勢領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清華大學擁有一個ESI前1‱的學科——工程學。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軟科每年會對全球範圍內的4000餘所大學進行學科排名。2019年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公佈於6月,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清華、北大分別以44、43個上榜學科數排在全國第2、3名,僅次於浙大。

來看近三年變化,總上榜學科數取得明顯進步的是清華大學,數量從37增至44;相對來說,北大較為平穩。在頂尖學科上,清華大學的通信工程位居世界第一,且其位居世界前10、前50的學科數一直遠遠多於北大。

總結來看,北京大學的學科實力分佈更為平均,總體優秀;而清華大學學科實力進步較快,且能夠成為世界頂尖級別的學科數量多,潛力大。

最後再來看兩組科研方面的數據。

自然指數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自然指數,是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

在2019自然指數年度排行榜(統計時間節點為2018.1.1—2018.12.31)中,北大位居內地高校第1位,全球高校第6位;清華位居內地高校第2位,全球高校第9位。看近三年變化,二者都在強勢進步,均從世界10強之外躋身前列,尤其北京大學,直逼世界5強之位。

教育部"三大獎"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也稱為教育部"三大獎",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獎項,面向全國高等院校每年評審一次。

作為僅次於國家"三大獎"的教育部科技獎項,其含金量不言而喻。這個方面沒有研究年度變化的必要,我們只看獲獎總數。近三年中,清華獲獎總數為44項,北大獲獎總數40項,相差不大,說明這所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實力相當。

從5大指標看:近三年,清華、北大誰的發展最猛?

作下總結:國際排名方面清華具有明顯優勢;學科實力方面二者各有千秋,清華拔尖學科多,北大總體優秀;科研實力方面二者旗鼓相當。但總體而言,清華大學似乎比北京大學表現得更有活力,在多個領域更為突出。

最後想說明一點,小編依據各項指標數據得此結論,大家不喜勿噴。也歡迎各位留言區交流,廣納思想,共辯真理!

關注"高校與科研",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新鮮資訊和原創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