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從“餐飲人”到“企業家”,再到新加坡首富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從“餐飲人”到“企業家”,再到新加坡首富

張勇,四川省簡陽市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海底撈火鍋創始人。

海底撈的“前世今生”

張勇從18歲進工廠,成為拖拉機廠的一名電焊工人,上班幾年後覺得無聊,就毅然辭職,跟幾個朋友在街邊擺起了四張桌子,開始賣麻辣燙。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兩年,因為對餐飲業有著莫名的興趣,1994年3月,海底撈第一家火鍋城在四川簡陽正式開業,張勇和太太、同學和同學太太四人,組成了海底撈最初的創業團隊。

那時張勇連炒料都不會,只好買本書,常常都是左手拿書,右手炒料,就這樣邊炒邊學,可想而知,這樣做出來的火鍋味道很一般,所以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要什麼速度快點,有什麼不滿意多賠笑臉。

因為服務態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願意來吃,做的不好客人也樂意提出以做改進,甚至有時會上手幫忙。漸漸的他們發現優質的服務能夠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從此更加賣力,幫客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都二話不說去幫忙。這樣做了幾年之後,海底撈在簡陽已經是家喻戶曉。

1999年,張勇決定將「海底撈」的牌子做到外地去,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選在了西安,因為西安那邊有人願意和海底撈合作。

但事與願違,海底撈剛到西安頭幾個月都接連虧損,眼看就要把他們之前辛苦積攢下來的老本賠個精光,危急關頭,張勇果斷要求合夥人撤資,委託得力助手楊小麗全權負責,重拾海底撈的核心理念--服務高於一切!短短兩個月內,西安海底撈店居然奇蹟般地扭虧為盈。

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響,餐飲行業陷入低谷,海底撈也未能倖免,營業額直線下降,往日賓客滿座的火鍋店變得冷冷清清。

身為西安店的經理,楊小麗開始尋思對策:客人不願進店就餐,那可以給客人送上門去,她馬上就在報紙上發佈了一條關於海底撈火鍋外賣的消息。送火鍋上門,這很新鮮,海底撈的訂餐電話立刻響個不停。

為了送貨方便,他們將傳統的煤氣罐更換為輕便的電磁爐,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電磁爐。這事當時還被「焦點訪談」欄目作為餐飲業在「非典」時期的重大創新進行了專題報道。

經過多年不斷的探索與創新,海底撈最終發展成如今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全稱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至今為止,已在在北京、上海、西安、鄭州、天津、南京、杭州、深圳、廈門、廣州、武漢、成都、昆明等大陸城市有上百家直營餐廳。在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美國、韓國和日本也有數十家直營餐廳。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從“餐飲人”到“企業家”,再到新加坡首富

成功的秘訣--人性化

現如今,提起海底撈,不僅僅是味蕾上的誘惑,還有他特有的服務模式及人性化的用人制度。海底撈的服務員很多都是經人介紹過來的:老鄉、朋友、親戚甚至是家人……這種招聘方式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眾所周知,餐飲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所以一定要貫徹以人為本。張勇認為,只有當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才會真正快樂地工作,用心去做事,然後再透過他們去傳遞海底撈的價值理念。所以他為員工租住的房子全部是離店不遠的正式住宅小區的兩、三居室,且都會配備空調;還有專人負責保潔、為員工拆洗床單;公寓還配備了上網電腦;如果員工是夫妻,則考慮給單獨房間……

另外,為了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公司每個月會給大堂經理、店長以上幹部、優秀員工的父母寄幾百元錢,對於員工的孩子,則出資千萬在四川簡陽建了一所寄宿學校,讓員工的孩子免費上學。還設立了專項基金,每年會撥100萬用於治療員工和直系親屬的重大疾病。雖然這樣的福利和員工激勵制度讓海底撈的利潤率縮水很多,但張勇覺得這些錢花得值當。

海底撈員工的薪酬水平在行業內屬於中端偏上,但有很完善的晉升機制,層層提拔,這才是最吸引他們的。

他們對每個店長的考核,只有兩項指標:一是顧客的滿意度,二是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對於服務員,不可能承諾讓所有的顧客都滿意,只要做到讓大多數顧客滿意,那就足夠了。激情+滿足感=快樂,這兩條都滿足了,員工自然就會快樂,並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之中。所以海底撈的服務自然特別受到大家的喜愛併為人津津樂道。而如此的“人性化”無疑成為了海底撈生意那麼火爆的關鍵秘訣。

帶領餐飲業進入“企業家時代”

2018年10月,張勇、舒萍兩位新加坡籍夫婦以5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34位。2019年8月29日,據《聯合早報》報道,財經雜誌《福布斯亞洲》發佈了最新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張勇以138億美元(約192億新元)淨資產登上榜首成為新加坡首富。

2019年10月,張勇、舒萍夫婦以1200億元財富排名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9位。

從多次表態不上市到三家上市公司;從溫良敦厚的老實人形象到殺伐決斷的商業旗艦舵手;從偏遠小城的幾張桌子到新加坡首富……

即使你能學會海底撈,你也學不會張勇。

4月24日,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理事大會上,海底撈張勇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最頂級企業家圈子”的餐飲人。和他一起加入的,還有他的好基友、樂視控股賈躍亭,“海底撈粉絲”、小米科技雷軍等一批企業界“大咖”。

從整個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風向標”。在張勇加入之前,這個圈子只有44名企業家(主席+執行理事會+理事),沒有一個是餐飲人。

張勇進入這個高含金量的組織,是“老闆張勇”到“企業家張勇”的轉變。這種轉變就像一個高中生考進了北大、清華。

樂觀地說,張勇的一小步,行業的一大步。從此,餐飲人有了成為企業家的機會。

因為,餐飲業的格局已經改變。大資本、新技術、高端人才的進入,正在徹底改變著餐飲業。餐飲業未來的紅利,如同N年前的房地產業......行業的發展,將使一些餐飲人成長為“真正的企業家”。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從“餐飲人”到“企業家”,再到新加坡首富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柳傳志為海底撈張勇授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